最近看到一位新媽媽提出的困惑,「孩子目前四個多月,我的產假還有一個月就要上班了。我婆婆不會照顧孩子,是一個我生完閨女第二天我還沒下床就跟我閨女說再給她來個弟弟的女人。我也不想指望她。我媽媽帶孩子挺好的,但是太愛抱怨了,有時弄的我也挺上火的。我老公掙錢能勉強夠家裡的日常開銷。他還行,不算勤快,但在男人裡面算不懶惰的。知道收拾屋子,給孩子洗澡洗衣服。我的工作算事業單位吧,在政府部門工作,工資不多。領導是個特事兒的女人,我不是上進的人,不溜須拍馬,所以女領導對我也不好。想好好陪我的女兒長大,送她去幼兒園我再就業。這是我的全部背景了,想知道辭職在家的全職媽媽都怎麼樣了?」
能不能選擇辭職做全職媽媽,好好陪伴孩子幾年,應該說是很多對孩子和家庭有愛心、關愛孩子成長的女性所關注的一個共同的話題,作為一個獨自帶孩子兩年多的全職爸爸,我非常理解這種心情,也跟不少全職媽媽有很多充分的交流,對於這個話題,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我自己的經歷和體會
我是70後,原本從來沒想過生二胎,更沒有想過做全職爸爸的可能,以前一直在一家高科技IT公司工作多年,算是核心中層了,年薪接近50W左右,太太是公務員,收入穩定,在一個準一線城市算是比較舒適的水平了。本來只有一個女兒,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也挺好的,但是2013年二胎政策放開之後,我們兩口子就一直蠢蠢欲動的想要二胎,但一直到2015年才成功懷上,2016年初夏時節,小傢伙出生。
二寶一歲以前,太太休了產假又請了假,把小傢伙帶到一歲,其實當時已經隱約動了辭職帶孩子的念頭,因為大寶小時候我很少陪伴,總是忙於工作,所以多少是帶有一些負疚感的,到了二寶一歲之後,換成我父母過來我這邊幫忙帶孩子,會發現老人帶孩子存在很多問題,不管是育兒觀念還是日常的生活習慣,都跟我希望的、要求的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在糾結了大半年之後,2018年年初的時候果斷辭職了,自己回家帶孩子,讓我父母回老家安享退休生活去了,一來斷絕隔代寵愛的問題,二來也讓父母能夠過的輕鬆一些,不要再為了孫輩整天忙前忙後的。
最初的時候,孩子是存在不少問題的,語言發展嚴重滯後(男孩子可能普遍有這種情況),運動能力很弱,安全感缺失,依戀情緒強烈等等,最初的時候讓我真心體會到焦頭爛額的感覺,好在通過這兩年的耐心陪伴和細心照料,小傢伙慢慢的獨立、自信、開朗起來,無論是運動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反應能力,還是自律性、動手能力、規則意識、膽量、社交能力等等,都已經達到甚至優於同齡孩子的水平,3歲半學會騎兩輪自行車,4歲的英語聽力詞彙達到500-1000的水平,諸如此類的能力提升,我自認為跟我的全力投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但是這種投入,對於我自身來說也會有很多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失去重要的收入來源。對於我的家庭而言,我的收入占了大頭,雖然有一定的經濟儲備和投資管理的能力,但畢竟會對家庭的生活水平、大額消費能力造成較大的影響,尤其是當下這種經濟環境下,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當然,我目前雖然沒有了主業而工作,但也會通過兼職等方式獲得一些項目機會,利用閒暇時間來掙錢貼補家用,此外,在投資方面有較豐富的經驗也能夠幫助我做到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人脈網絡被廢棄了。原來因為工作的關係,在政府、IT、金融等多個領域已經積累了不少的人脈關係和社交圈,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自從我選擇了居家帶娃之後,這些關係自然而然的淡化、疏遠了,畢竟,沒有了利益的交集,也就缺少了繼續維持聯絡的必要性。
三、職業能力的弱化。任何工作都是一個持續訓練、學習的過程,一旦離開工作崗位,長時間遠離原來熟悉的工作內容的話,勢必會逐步喪失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一些積累和優勢,如果再重返工作崗位,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來重新熟悉、學習,尤其是對於技術更新疊代速度快的專業領域,尤其如此,一旦落後了技術發展的步伐,要跟上去就會非常吃力。
四、心態的影響。在以前的工作狀態下,雖不說呼風喚雨,但多少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圈子了,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而一旦當你一日三餐、吃喝拉撒都是圍著家人孩子的時候,那種日常的瑣碎繁雜和日復一日重複的生活,很難說給你帶來有成就的感覺,尤其是當你因為不能掙錢而被誤解埋怨,因為孩子的頑皮、淘氣、不聽話而讓自己生氣,孩子的能力發展達不到自己的預期的時候,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調整能力的話,將會很難讓自己開心起來。
身邊全職媽媽的眾生相
做全職爸爸久了,因為整天要帶孩子上學、興趣班和小區裡面活動,難免會在各種全職媽媽圈子裡面混,多多少少也了解了一些媽媽們的狀態,就分享幾個案例吧。
案例一:媽媽A
A以前是一家醫院某科室的護士長,跟先生結婚後很快有了孩子,因為先生的收入還比較高,家裡老人又不能幫忙照顧孩子,A在生完孩子後乾脆辭職做起了全職媽媽,每天圍著灶台和孩子轉,剛開始還是挺充實的,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和小學之後,白天有了空閒的時間,再想回去卻發現回不去了,這個時候,沒有收入,只能靠老公每個月上繳生活費,回頭一看,當年的同事做到護士長的基本上一年都能有2、30萬的收入了,覺得特別的不甘心,可又無可奈何。
後來有段時間,A覺得自己實在太無聊了,先是去一家零售店做起了售貨員,但是乾了沒多久覺得沒意思就辭職了,然後又去附近的一家民辦幼兒園應聘了生活老師的工作,乾了幾個月後再度辭職,直到前兩年的時候,盤下了一個生活品牌的專營店,開始做起了老闆娘,讓自己有了忙碌起來的理由,不過,這種狀態下,對孩子的照顧又疏忽了。
案例二:媽媽B
B的老公是一個做外貿的企業主,家境相對比較優越,所以B在生了大兒子之後,就開始做起了全職媽媽,負責照顧孩子和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後來又有了二兒子,就越發忙碌了。因為B的大兒子和我的大女兒是同學,兩家非常熟悉,所以B經常會組織一些活動,郊遊、野餐、旅行等,豐富孩子的認知和生活閱歷,然後B的生活重心能夠比較明確的一直放在孩子和家庭關係氛圍的營造上,尤其是她老公經常出差不在家,所以B會特別注重跟孩子的溝通和情感方面的交流,關注孩子的學習和身心成長,所以,在我看來,B雖然十幾年沒有工作了,但是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心態。
該如何進行選擇?
在我看來,要想選擇做全職媽媽(或者全職爸爸),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權衡考慮。
一、經濟條件是否允許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工薪家庭而言,經濟壓力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下,房貸的壓力、養育孩子的壓力、贍養老人的壓力,往往會需要依賴夫妻倆共同努力工作掙錢來保證家庭的正常運轉,一旦你選擇辭職回家做全職媽媽,那麼家庭裡面的會不會承受很大的經濟壓力,一個人的收入能否保證日常的家庭開支,家庭的存款儲備是否能夠用來應對突發情況,這些都是需要進行充分的評估的,總之,要避免讓家庭陷入經濟困境。
二、家人是否支持
辭職在家帶孩子,對於很多人看來有點不務正業的感覺,尤其是老人、特別是公婆的那種,很有可能會叨叨個沒完,覺得你不掙錢還要花錢,覺得你不體貼老公,覺得你各種問題。此外,有不少男士本身就有大男子主義,如果你再不掙錢,經濟上必須依附於他的情況下,會不會經常給你臉色看,會不會不支持你的決定,都是需要充分評估和溝通的。
三、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選擇做全職媽媽只能是一段時間內的選擇,往往會在孩子上幼兒園、小學之後,重返工作崗位,這樣的女性我接觸過不少,那麼,如果選擇辭職回家待幾年的孩子,跟原來的公司、行業、人脈圈子徹底脫鉤,那麼幾年以後當你重返的時候,是否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和條件,會不會對你的職業規劃造成嚴重的影響,也是需要你進行充分的權衡取捨的。
四、能否對孩子的成長帶來明確的幫助
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應該陪伴在孩子身邊,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該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和幫助孩子成長,我見過太多的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打電話、看手機、跟他人閒聊,任由孩子隨意的折騰,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正面管教、約束和指導,對孩子的要求經常不予回應甚至有辱罵的情況,這樣的做法,並不能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帶來積極的效果,反而可能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因此,如果你選擇做全職媽媽,一定要思考清楚,你準備怎麼做好這個角色,除了照顧家人之外,如何用你的時間精力幫助孩子營造一個有愛、學習、積極的氛圍。
如果做不到,則不如交給專業的機構算了。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