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發一瓶飲料,同事帶回家給孩子喝,他是不是太摳門了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文/姚志芸
今天系統推薦讓我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單位發一瓶飲料,同事帶回家給孩子喝,他是不是太摳門了?
父親從農村出生,家裡兄弟姐妹很多,從小生活一直很艱苦,就算現在有些退休工資也捨不得花。父親說節儉可以養德,奢侈浪費就容易犯錯誤。所以家裡能用的東西絕對不會丟棄,能自己修好的物件就動手自己修。為了拉扯我和哥哥長大,給我們城裡孩子的生活,父親當兵復原後和母親留在了縣城,一無所有的一家人從零開始。
聽母親說,我小學之前,家裡沒有房子,是住公房,後來拖家帶口就外面租房子住。那個年代房價低,一個院子5000多塊,可一分錢就是一分錢,錢硬氣值錢。為了安家落戶,我的童年記憶里特別節儉,飯菜很簡單,只要吃飽肚子。
因為簡單和窮,我唯一最開心的記憶就是父親的公文包,時不時的父親會帶回來很多我沒有吃過見過的美食,兩顆糖,一把葵花籽,一個點心,一兩個紅棗……偶爾有一瓶飲料的話,我會開心很久很久。
父親的公文包里裝著他的工作,更裝著我童年最美好的希望。散文詩作者唐弢的《童年》這樣寫道:夜應該是黑暗的吧!然而我卻經歷了一個並不黑暗的夜,你也許以為那晚上有月亮,有星星,再不然便是有燈光或者火炬,但都不是,只因為在我的寂寞的記憶里懸掛著一個笑臉,它照亮了我的童年。
一個家庭需要這樣子的男人來承擔家庭的重擔,一點點小福利自己吃了無可厚非,但因為小福利換來孩子所有沒好的願望,我相信沒有那個做父母的會拒絕。現在的人都一再強調對自己好點,對自己好點,可越強調越自私,父母家人都不顧的自私,對自己好點又有什麼用?
去年十月,我帶著兒子去逛街,遇見一農用車的大蔥在叫賣。因為價格合理,我打算給父母買一捆,雖然自己不常做飯,可父母親節約慣了,總是自己做飯吃。平時只要我看見父母有需要的東西,多多少少都會買一點送回去。
買大蔥的人問我,你是不是我同學**?我很吃驚的看了看這個已經禿頂穿著隨意的中年男人,我沒有認出他是誰,更詫異我帶著口罩他都能認出我。出於禮貌我假裝認出了他,或許他意識到了我在假裝,就說他是我初中同學***。
他,是我初中同桌,雖然當時大家家庭條件都差不多,或許說他本來就是城裡人,雖然是城裡的莊稼漢,可有房子。這樣比起來,他家條件又比我家好很多。那時候他卻羨慕我有一個好父親。父親要是不忙就會騎著自行車來接我放學,坐在父親後面吃著父親公文包里的小零食。
這些我沒有在意,可他在意了。說自己的父親從來不會給他帶好吃的,還總是一個人去外面吃好吃的,自己和母親妹妹天天吃漿水飯,還時不時的受父親的冷嘲熱諷。小時候的我不懂家庭環境能影響一個人的成長,更不懂一個好父親對孩子三觀和人生道路具有毀滅性的作用。
或許是他運氣不好,或許是他自己不夠努力,看著生活不易早已經讓他成為了路人甲,誰又能說出對與錯來?車旁邊坐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全神貫注的玩著手機。他苦笑著說自己結婚早,不像你讀大學了,結婚也晚。
笑臉照亮了我的童年,朝陽爬上海面,霧氣散了,一萬顆金星在波濤上跳動,第一線春光印進了小小的心。我在紫雲英的綠茵上打滾,在暖洋洋的潮水裡濯腳,聽鷓鴣在嫩綠叢中試著它的新聲,楊柳枝頭盤繞著青油油的潮氣,不知道這是雲,是霧,抑是昨夜農家遺留下的炊煙?
只有幸福的童年才能讓愛活在生活的角角落落里。有些人活了一輩子,用大半輩子去治癒童年的傷,有些人卻用童年治癒了一輩子,努力讓自己越來越好。雖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卻完全可以選擇自己孩子的童年,他的夢由父母造。
白鳥在波濤上緩緩地翱翔,驀地,像中了彈一樣地直落到水面,又霍地飛了上去,它已經找到了它的豐盛的早餐。雄健的翼子在藍天裡劃開一線笑痕。我的心裡也漾起了一線笑痕.,心化開了,我笑著跳著,珍視我自己的童年。
童年只有一次,這是絕對公平的,沒有人有機會能返老還童。
人生道路上有很多事很自然而然的會遺傳,好的家風更是如此。父親把捨不得吃的東西留給了我,同樣我當了母親後,把捨不得吃的東西留給了兒子,留給了父母和丈夫。起初丈夫不是很理解,因為他父親去世很久了,沒有像我父親一樣的父親去言傳身教,只知道一人吃飽全家不愁。
在外人的眼裡我很節約,有同事請紅白喜事時派發的糖我都會存給兒子吃,有什麼好吃的都第一時間先給父母,無論是家裡還是去酒店吃好的,我總是留著心看父母丈夫兒子吃好了沒,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我心裡門清。原本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這些小禮物根本不值幾個錢,但有些無形之中的傳承就在這不經意間。
人生在世不就是這樣子嗎?人是該對自己好點,但一個其樂融融的家不是會讓好更好嗎?有一天,當你的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回到家。你下班剛進門,跑到你面前,她小手從口袋裡掏出一顆糖給你,說:媽媽,這是今天幼兒園發給每個小朋友的糖果,我沒有捨得吃,留給你吃,小朋友說這糖可甜了!
父母心疼孩子,丈夫心疼妻子,妻子體貼丈夫,兒女又能反過來心疼父母,我們常常用我們的慣性思維去思考別人,想著小禮物帶回家,他的家庭情況一定很困難,家裡應該也不買,自己捨不得吃還拿回去給孩子吃。
一般情況下,這樣子的家庭條件都很好,他之所以這樣做,只是自己愛自己的孩子,想要把這個東西拿回去給孩子,而且孩子很享受父親對自己的愛,所以說我們並不能用慣性思維或者是有色眼鏡去看別人。
我希望每一個人的童年都像唐弢的《童年》一樣:
笑著跳著,珍視我自己的童年。在石榴花開得火一般紅的時候,我騎上牛背,緩緩地踱過了綠的原野。我唱著情歌,雖然並沒有情人;我覺得自己是凱旋歸來的英雄,雖然並沒有打過仗。看,這世界是多麼優秀,多麼美麗?
【原創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贊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台同步發布,未經容許,請勿轉載!網絡配圖,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