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吃飯24元,她轉了7元的紅包,被窮了的人生格局該如何感嘆

2019-12-16   姚志芸

三人吃飯24元,她轉了7元的紅包,被窮了的人生格局該如何感嘆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文/姚志芸

人生的格局是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和人交往的意義又是什麼?

  • 其實說起來這些意義,最多的是大道理
  • ,應該說是頭頭是道的道理,
  • 這些道理,你不讀書也能說一大堆,
  • 道理很多人明白,做起來卻與自己無關,
  • 該怎樣就怎樣,沒有任何改變。

平時一起去吃飯,因為都是女同志,平時飯量都比較小。北方小鎮子的大份炒麵一份12元,三個女同志要兩個大碗分三碗吃,要是兩個人,一個大碗兩個人吃。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支付,下次另外一個人支付。要是不想占便宜就直接均攤,發紅包給支付的人。畢竟吃飯是天天的事。時間一長,大家就默許了這樣的一種吃飯模式。

上周和90後一起去吃飯,還是3個人。吃完後用手機支付了24元,結果這個90後的做法讓人很是無語。下午下班時她發紅包過來,發了7元錢。當時也沒有在意,以為她沒零錢。後來才知道,每次吃完飯,兩個人她發6元,三個人她發7元。

後來有一次又遇到一起吃飯,吃完後準備去付款,結果停機沒有了流量,無法支付。另一個出門手機沒電在宿舍充電。沒有選擇的情況下90後去支付了飯錢24元。

下午剛上班我收到90後微信支付的截圖,還有一條消息,「溫馨提示,總24元每人8元喲」。隨後我轉了8元,從此吃飯時就有意無意的疏遠了這個90後,能不到一起儘量不到一起。

  • 一塊錢多嗎?的的確確不多,
  • 一時間不明白到底是我太小氣還是90後太大方?
  • 三人吃飯24元,她轉了7元的紅包,別人就得給她轉8元,
  • 被窮了的人生格局該如何感嘆?

後來聽同事背後聊起她,才知道她家條件不好,就她一個女兒。沒工作前就是靠親戚朋友救濟和低保金過生活,人生的格局是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和人交往的意義又是什麼?這些在生存面前完全沒有尊嚴和可談的必要性。

人不怕窮,一旦窮怕了人生的格局就會定型,人生也就基本定型。窮就是一種病,病得徹底深入骨髓。

孟子在《盡心上》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現在的人,達天下的人少,窮了獨善其身都很難做到,筆者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所有的人性醜陋,在貧窮的掩蓋下更加讓人不堪入目,窮山惡水出刁民,這些人往往更不值得同情。

小李是基層的一名駐村幹部,工作10年,卻無法熱愛自己工作的村子,說起村民,她滿臉的心酸淚。不是她不認真工作,也不是她不願意干農村工作,只是經歷過得事情,僅僅消磨了一個女孩最美好的10年青春。

小李以為村民都會感恩,她用心總能焐熱村民的心,畢竟人性都是肉長的。10年後她發現自己錯了,雖然還是一樣的工作,小李只圖盡心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可。電視劇里的善良老百姓只能存在電視劇里。

天佑家住在一社,為了圖吉利,父母給起名天佑,可這個家庭並沒有因為這個名字有任何改變,10歲左右天佑高燒,燒壞了腦子。從此四處亂跑到處打人,為了管這個孩子,母親跟前跟後守著。而父親也是標準的懶漢,

因為老婆的精力守著自己的兒子,不能管著他,他一天雙手兜著袖筒到處打牌,抽汗煙諞閒話。地里活不幹,出去打工也不願意,一分錢都沒有地方來。需要用錢時就抱個頭蹲牆角,除了一聲不吭就是唉聲嘆氣。

  • 天佑母親哀求小李,給丈夫尋個工作,他懶看大門也好。
  • 小李跑遍了周圍的廠子,終於打聽到有人願意出1000元僱人看大門,
  • 兩個人一個月看15天。
  • 白天你可以自己去干自己的事,
  • 晚上8點後必須到單位守著到第二天早上6點,
  • 說白了就是晚上有人睡覺值班就可以了。

小李以為自己給天佑家找著了好工作,一個月上15天,只是晚上睡覺不幹活,看好庫房裡的設備就好了。一個月1000元也挺不錯,結果天佑母親說不放心自己的男人外面住,還嫌棄工資低,讓小李去談談2500元就去。

小李啞口無言,自己一月2800元工資。去哪找一個只睡覺不幹活還一個月2500元工資的工作?結果鬧了半天,天佑母親想著小李再給她家5000元的臨時救助,一年可以白得一萬,找工作只是一個說詞。小李耐心的講臨時救助一年只能申請一次,這下更好了,接下來的幾年,天佑家年年申請5000元救助,因為符合政策,他們家享受低保。為了多吃低保,嫁出去的女兒戶口不遷出去,4口人一年也能領1萬多。

雖然物價高,但農村消費低,一萬六七的收入也完全夠一家人生活。兒子傻了多少年,也不出去治了,要治就等著政府給錢。因為這個傻兒子,國家必須管,天佑的父親更加懶了。

就這樣的人,一天無事干就到處說國家政策好,到地方讓歪嘴的和尚唱歪了。感情就是拐著彎罵小李,而小李,你怎麼去計較,只有裝看不見聽不見。

工作10年,這樣子的奇葩事還不止這一件,村頭的崔大媽才是真真的事頭,上訪專業戶。從兒子念大學時就開始上訪,一沒錢花就上訪,到後來兒子覺得丟人輟學遠走深圳。

崔大媽的上訪路並沒有停止,小李來駐村時已經是崔大媽上訪的第11個年頭了。思想工作也做了,崔大媽都答應著,可是一旦沒有錢花就上訪,上訪的具體內容就是環境污染,聽起來特別高大尚,實際上是因為嘗到了甜頭,一沒錢就上訪,沒理就蠻不講理。

這年頭,難纏的人最可怕,人家光腳不怕穿鞋的,

人一旦不要臉不要良心了,什麼時都能幹得出來。

現實生活中這樣子的人更容易吃香。

崔大媽的兒子深圳逛了十多年,沒什麼大出息也沒掙到錢,就回來了。自己媽媽的生財之路他反而認同了,於是,他聲情並茂的寫材料,找相關文件,母親負責倚老賣老上訪。甚至有一次,崔大媽對小李說,只要小李給自己兒子當媳婦,她就不上訪了。

崔大媽兒子42歲。小李參加工作第三年,剛25歲。面對這樣的上訪戶,小李能說什麼?只能配合上級領導做工作,然後給錢息事寧人。

劉大媽4個兒子,只要看見小李,就拉著她哭,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說自己的不容易,讓小李給她家低保。李大媽的兒子們除了老二家,日子都過得不錯。說沒人管她吧,各個兒子都管她,至於為什麼要低保,說出來都有點可笑。

劉大媽養老不想拖累自己的兒子,能靠自己自食其力最好,而她自食其力的辦法就是要低保。小李很想問她一句,大媽,那你年輕時怎麼不努力?老了反而想自食其力了?還是這樣子的辦法?但小李不敢問,這年頭,你態度不好,分分鐘打電話投訴你。

有些窮,就是骨髓里的一種病,

自己不努力,只想想盡辦法的依賴別人,一味的索取。

人生的格局是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和人交往的意義又是什麼?對於他們一點都不重要。

  • 能占便宜就抓緊占便宜,不付出儘量不付出,
  • 像蝸牛一樣蜷縮著,卻不會背著自己的房子前行,
  • 一旦看見好處飛奔,沒有好處哪怕餓著肚子也懶得動一下,
  • 更不要提背著壓力強行,尋找改變的機會。

對於他們,你無能為力更多的是無可奈何,幫了這樣子的人,他會覺得理所應當。不幫他們,你就是罪人,他們有千條理由惡毒的語言攻擊你。被窮了的人生格局該如何感嘆???

【原創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贊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台同步發布,未經容許,請勿轉載!網絡配圖,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