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新一集的《新生日記》,明星李艾談到自己做了媽媽的感受,表示自己仿佛得到了新生,並說如果生產時會遇到危險,她選擇保孩子。
為了孩子甘願付出生命,李艾的一番話確實感人肺腑,在感嘆母愛偉大的同時,李艾保小不保大這個生育觀念也引發了網友的不理解:
這個世界上,很難有感同身受,雖然在這麼多人的眼中,保小是一種自私,但在母親的眼裡,母愛從來都是可以搏命的。
1、母愛里,總是帶著搏命
我大學同學悠悠在剛懷孕的時候,和所有準媽媽一樣,想到生產就有些擔憂,總是問老公:
「如果難產,你是要保大還是保小?」
每每聽到老公堅定地說「肯定保大」的回答才安點心。
可是隨著月份越來越大,悠悠的心被每次胎動所鼓舞、所感動。悠悠聽說順產對胎兒好,便決定順產。甚至在臨到進產房前,拉著老公的手說:
「老公,如果醫生出來問保大還是保小,一定要保小。」
這像「遺言」一樣的託付,裡面包含著母親對孩子可以付出生命的愛。
但樂媽要順便科普一下,以現在的醫療水平來說,「保大保小」這樣的選擇題基本是不存在的。即使出現了,保小的可能性也會非常小。
從醫學角度來說,母體是有自我保護機制的。在分娩過程中,如有意外出現,孕媽自身就會本能地保護自己。
比如孕媽出現大出血,母體朝胎盤輸送的血液量會下降,胎兒也會出現缺氧等情況。即使胎兒在這樣的情況下活下來,腦部也會留下重疾。
所以一旦孕媽在生產過程中失去生命體徵,胎兒基本也是保不住的,就算保住,也會對胎兒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為此,醫院明確規定首先要保護孕媽的安全。
從法律角度來說,嬰兒在沒有出生的情況下,並不是一個完整意義的「人」。所以在《母嬰保護法》等相關法律中,都是傾向於保大人的。
可即使這樣,每個孕媽都從懷孕初期到生產,都會經歷「從擔心自己到堅定地保全孩子」這樣的心路,這是母愛日益濃烈的過程,是輕自己重孩子的過程。
怪不得都說懷孕的女人最美。
這種可以捨命的愛,從孩子未出生,母親就給了他。
而且,媽媽對孩子的愛,遠不只停留在帶來生命的那一刻。
2、生孩子這件事,真是奮不顧身
樂媽一閨蜜遭遇催生,她苦笑不得地說:「我現在就連牙疼,我媽都會爬在我耳邊嘮叨,趕緊生孩子,包治百病,生完了孩子,牙疼也就好了。」
雖然這話很誇張,但生完孩子後,確實是有一些病會遠離媽媽,比如患乳腺癌、卵巢癌、子宮癌的幾率會大大降低。可是隨之而來的,卻有小而磨人的「媽媽病」。
「月子的時候沒有照顧,抱娃、做飯、洗衣幾乎都是自己來,現在真應了那句話,除了沒人疼,渾身都疼。」
「月子的時候,因為放心不下寶寶,經常抱著寶寶,所以現在總感覺手上沒勁,提東西、抱孩子都使不上力氣。」
有句誇張的話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就是因為這個時候,是一個女人用命換了一命後最脆弱的時候。
十月懷胎,因為越來越大的肚子,母親的脊柱會變形;
一朝分娩,因為生孩子要開「骨縫」,從此留下「漏尿」的尷尬;
一年哺乳,身體丟失了大量的鈣,動不動就會手腳抽筋;
幾年育兒,因為長期抱著寶寶,手腕疼痛,指關節、腕關節變形......
不只順產,剖腹產也會留下問題。郭富城之妻方媛曾在深夜上微博發問求助:
「腰和頸椎都疼了好幾個月了,這個不會是傳說中的月子病吧?一彎腰就酸痛,難怪人家說坐月子只能躺著,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因為方媛是剖腹生產,有人懷疑也許是在腰椎上打麻藥關係。
也有人酸酸地說:「天王這麼有錢,天王嫂怎麼還會得月子病?」
可見,生孩子後留下的痛楚,是不分貧富的,母愛里,都是帶著不顧自己的無私,這種無私,可以奮不顧身。
從選擇生孩子,母親就走上了這樣一條「不歸路」,痛並快樂著。
3、媽媽是我們在世上最大的底氣
朱丹曾在《一封家書》中泣不成聲:
「這一年她陪我經歷了太多太多,然後我就眼睜睜的看著我媽頭髮一根根的白起來,這一年我覺得我媽為了我吃了不需要的苦,但是我沒有辦法跟她當面說謝謝,我得用一種方式對她說一聲『謝謝』!」
經歷了懷孕,成為了媽媽,才知道媽媽的偉大。
初為人母,朱丹從孕育到生產的過程中,承受著一個媽媽能遇到的所有痛苦:
孕吐、胃酸灼傷食道、早產、產後痙攣......
在談到媽媽恨不能替自己承受這些痛苦的時候,朱丹的內心充滿了心疼與自責。朱丹在節目中哭著說:「媽,你不能倒下,你倒下了我也就堅持不住了。」
媽媽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底氣,讓我們勇於和這個世界的一切抗衡。
這個世界上,媽媽的愛永遠是無私的。
就像有人說:「我媽對於我是百分之百。」
不管我們的所作所為有多令她失望,不管我們做了多少讓她傷心的事,她都會是我們一如既往的後盾,為我們的快樂而快樂,為我們的傷心而傷心,在我們有難的時候,心甘情願地付出一切。
母親的愛,便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根,不管我們走多遠的路,都讓我們內心安寧。
詩人惠特曼說:「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的想像!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因為母親這樣的心,從我們沒有出生時,母親便報了「保小」的堅定念頭。
就像李艾所說,這樣的想法,只有媽媽才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