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可能在家躺久了、沒事做,總有人想搞事,不時就有謠言流傳開來。並且配上視頻、圖片,套上「知情人士」「權威人士」之類的詞語欺騙更多人。下面的這些謠言,你信了幾個?都說謠言止於智者,你是不是那個真正的智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謠言一:出現流鼻涕和咳痰,不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衛健委辦公廳在1月27日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主要表現是發熱、乏力、乾咳,但是少數患者是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的。因此認為所有流鼻涕、咳痰的呼吸道患者不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是不可靠的。
而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需要依靠接觸史、臨床學表現、影像學診斷和病原學診斷,大家不要僅僅根據表現來判斷。
謠言二:降雪凍死病毒?
因為不少地方下了鼠年的第一場雪,所以關於雪和新型冠狀病毒的謠言也出來了。
降雪對病毒傳播有利有弊。有利的是,降雪可以清潔空氣,因為雪花可以有效沉降空氣中漂浮的細顆粒物,而這些顆粒物往往會窩藏病毒或是細菌;另一方面,受寒後,人體呼吸系統黏膜更容易受損,病毒存活時間更長、繁殖更快,進入鼻腔的病毒會有更大的機率感染細胞。
所以,不要想著下雪能不能凍死新型冠狀病毒,給自己做好保暖才是王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謠言三:金銀花、綠茶、魚腥草等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XX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大概是最多人願意相信的謠言了。事實上,目前還沒有官方驗證的特效藥物。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用於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特定的治療方法正在研究中,並將通過臨床試驗進行測試。
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消息一定要以政府公布為準,自己沒把握消息準確性就看權威媒體。
謠言四:維生素C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謠言!
很多人認為,維生素C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因此也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生成,但是它並不是抗病藥物,也不能抑制病毒在體內繁殖,更不能阻止病毒對人體的入侵。
維生素C是人體內的必須維生素,適應補充還是有好處的,但是過量會產生危害,如腹瀉、胃酸增多等,千萬不要盲目、過量補充維生素C,更不要將它作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藥物。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有4個眾所周知的措施:少聚會、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
謠言五:鍾南山院士在機場親自迎接傑利德公司老總,並有圖片為證?
謠言!
網傳圖片為鍾南山院士與W. Ian Lipkin教授合影。W. Ian Lipkin並非吉利德公司老總,而是藍迪國際智庫公共衛生與健康領域專家組成員,哥倫比亞大學傳染病學、神經病理與細胞生物學教授,是美國著名的病毒學家。
1月29日,W. Ian Lipkin教授到訪中國,因1月30日早上鍾南山院士需到北京討論全國疫情的防治策略,兩人在前往機場的路程中洽談。鍾南山院士聽取Lipkin教授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治意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造謠需負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兩高《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第二款: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鬨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對不少人來說,謠言比新冠病毒更可怕。所以,一定要從官方途徑了解疫情信息。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其實也是在為這場戰役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