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不管是朝九晚五,還是「九九六」,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字:錢。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
於是,大家都在拚命地追逐名利,以至於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和生活的本源。
很多人,為了賺錢卻丟棄了更重要的東西,以至於賺到了錢卻也沒有得到幸福。
安哥認為,一個家庭再有錢,若沒這5樣東西,也難言幸福。
一、沒有陪伴,難言幸福
常言道:「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一個人若只顧著賺錢,忽略了家人的陪伴,最終將得不償失。
父母需要陪伴。
父母辛苦了一輩子,最大的欣慰就是撫養了幾個好孩子。
他們不求子女給多少錢,也不求子女幫多少忙,只要有空多回來看望自己就好。
為人子女,最怕的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
所以,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配偶需要陪伴。
沒有陪伴的配偶,最典型的就是「兩地分居」。
處於事業上升期的兩夫妻,為了事業在不同的地方打拚。
縱有再多收入和金錢,往往也敵不過現實的挑戰。
很多兩地分居的「成功夫妻」,最終都出了感情問題。
孩子需要陪伴。
孩子,一轉眼就長大了。
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對孩子來說都非常重要。
電話里的千叮嚀萬囑咐,不如在身旁一起玩個遊戲。
一個家庭,不管再有錢,如果沒有了陪伴,也很難說是幸福的。
二、沒有和氣,難言幸福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
一個家庭,若能和和美美,即使現在苦點累點,終究會越過越好。
相反,若整天吵吵鬧鬧、你死我活的,即使再有錢,也沒有什麼幸福可言。
父子不和,家業將敗。
家庭的興旺,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特別需要父子同心。
若父子不和,就難以「子承父業」,更無法將父輩基業發揚光大。
夫妻不和,婚姻不穩。
夫妻之間偶爾的小打小鬧實屬正常,甚至是必須。
若兩人彼此看不慣,不管對方做什麼都不滿意,就容易出問題。
婆媳不和,雞犬不寧。
婆媳矛盾似乎是千古難題。
同樣操持著家庭的兩個女人,彼此總有一些看不慣。
這難道是傳說中的「一山不容二虎」?
不管怎樣,婆媳矛盾不能調和的家庭往往會雞犬不寧,讓人頭疼。
賺錢的目的無外乎是希望過幾天安穩舒心的日子。
若家庭不和,賺再多錢又有何用?
三、沒有健康,難言幸福
柯蒂斯說:「幸福的首要條件是健康。」
沒有了健康,什麼金錢、名利、地位都是浮雲。
那些大企業家、大明星都很有錢,可在意外和疾病面前卻顯得那麼渺小和微不足道。
一個家庭,即使再有錢,若家人身體很糟糕,也難言幸福。
為了健康,你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哈利伯頓說:「歡樂就是健康,反之,憂鬱就是病魔。」
很多人身體不好都是因為「抑鬱成疾」。
所以,一定要牢記:「笑一笑,十年少。」
為了健康,你要經常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
運動能減輕人的壓力,提高免疫力,改善亞健康的狀態。
為了健康,你要保持規律的生活。
巴爾扎克說:「有規律的生活是健康和長壽的秘訣。」
睡眠有定時,飲食有節制,一切順應身體的需要,自然能夠保持健康的身體。
四、沒有感情,難言幸福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魂」就是「情」。
若「感情」不足,溫暖就不足,幸福就不足。
父母對子女要有情,那叫「慈愛」。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有父母無私的愛,子女自然會心懷感恩,幸福滿滿。
子女對父母要有情,那叫「孝敬」。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
子女對父母的孝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有些人雖然家裡很有錢,卻對父母頤指氣使,不給好臉色。這樣的家庭也很難有幸福可言。
夫妻之間要有情,那叫「愛情」。
小兩口,剛結婚時,卿卿我我,出雙入對,難捨難分。
可是,結婚幾年後,往往因孩子的事情及生活的瑣事而吵架,甚至越走越遠。
我不羨慕那些有錢的大戶人家,我羨慕那些有說有笑、情意濃濃的家庭。
如果沒有了感情,家不成家,要錢何用,幸福何在?
五、沒有傳人,難言幸福
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家庭要興旺發達,必然要「有後」。
春節期間,偶遇村裡一位大富豪。
這位富豪,雖然有錢,但有一件事難以釋懷,那就是:他沒有孩子。
看到別人春節子女成群、歡聲笑語,而自己身邊連個孩子都沒有,不免傷感。
沒有傳人,有兩重含義:
第一,沒有孩子。
結婚生子,還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也是完整人生的一部分。
那些人丁不足的家庭,在人前或許說無所謂,當人群散去總難免肚子嘆息。
第二,有孩子,但孩子不長進,傳承不了家業。
特別是一些企業家,一輩子打拚,好不容易有個家業,卻攤上個敗家子。
雖然現在家底厚實,但看到眼前這個不長進的孩子,怎能不讓人擔憂呢?
所以,賺錢再忙,也不要忽視了子女的教育。
結束語:
歐文說:「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
確實如此,人那麼努力賺錢,無外乎也是為了追求幸福。
如果只知道賺錢,不抽時間陪伴家人,不懂得和氣生財,不注重身體健康,忽略了感情經營,不重視子女教育,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