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有多少人的清晨是被咖啡喚醒的?又有多少人在午餐後需要一杯咖啡「回血」?但為什麼有的人喝了咖啡就能變精神小伙兒,而有些人卻完全無感?為什麼有時候喝完能精神幾個小時,而有時候能喝完能立刻躺地上睡著?
咖啡的作用原理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咖啡因能讓我們振奮的原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副教授吳晞醫生解釋,人的身體需要持續的能量供給。能量來源於高能量分子腺苷三磷酸(ATP)的分解,來持續給身體(無論腦力還是體力)活動供能,在此過程中會釋放腺苷,也就是ATP的骨架。
大腦中的神經擁有能完美匹配這種物質的受體,當腺苷靠近這些受體時,會觸發一連串的生化反應,使神經元激發變得遲緩,也減慢了大腦中重要信號分子的釋放,就會變困。隨著工作時間累加,大腦內的腺苷濃度越高,身體自然會告訴你,很困,該休息了。
而咖啡因就是所謂的腺苷受體拮抗物,咖啡因和腺苷有相似的分子結構,使其能和腺苷受體結合,抑制腺苷受體對神經元的抑制作用,負負得正,達到讓人興奮的作用。簡單來說,欺騙了你的感知,讓你保持清醒。
有人說喝完咖啡很快樂,這是因為一些神經元的腺苷受體與多巴胺受體相連。多巴胺的作用之一是使人心情舒暢。當腺苷和這些受體結合時就沒了多巴胺的容身之處,但是當咖啡因與這些受體結合時,多巴胺也能同時嵌入,讓心情愉悅。
吳晞醫生提醒,你只是感知不到身體的疲憊,事實上,你已經很累了,這時候強打精神,是在透支自己的身體。
咖啡因安全劑量是多少?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標準,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每天400毫克,也就是大約四到五杯咖啡是可以的,但是這卻取決於人們對咖啡因的反應以及個人身體的代謝的速度(分解),而如果快速攝入約1200毫克咖啡因(連續喝上12杯),或0.15湯匙純咖啡因,會導致癲癇發作等毒性作用。
FDA還沒有為兒童設定一個標準,但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不鼓勵兒童和青少年攝入咖啡因和其他興奮劑。
而對於個體來說,當你出現了失眠、抖動、焦慮、心率快、胃不舒服、噁心、頭痛、煩躁不安等症狀時,就說明你的咖啡因攝入過多了,要注意減少。
怎么喝才能更清醒?
上面已經跟大家說清楚了咖啡因不起作用的具體原因,那麼就對應著來逐個擊破。
Coffee Nap(咖啡盹)
這是已經被科學家們證明有效的方法。睡覺可以讓大腦的疲倦感減輕,讓腺苷和腺苷受體解綁,從而讓咖啡因有機可乘。怎麼操作呢?
因為咖啡因在人體內可以待4、5個小時,而我們說的Coffee Nap最好別超過20分鐘。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睡覺20分鐘之前就「噸噸噸」喝完一杯咖啡,讓咖啡因嚴陣以待。這20分鐘睡不著也沒事,「眯瞪」一會,只要閉上眼睛努力讓身體和大腦休息20分鐘,腺苷就會緩緩離開,這時候咖啡因就可以起作用了。
提前喝
Coffee nap適用於亡羊補牢,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還是提前喝,保證咖啡因搶占腺苷受體的高地。如果你需要下午保持清醒,那就中午喝咖啡;如果你需要上午也清醒,那就一大早就喝。
控制攝入量
為了避免咖啡成癮和耐受,就算再困都控制一下自己的攝入量,每天最好別超過2杯。儘量控制在每天2杯咖啡。因為咖啡因只能暫時阻止腺苷和受體結合,卻不能消除腺苷,咖啡其實只是「預支」你的精力,而困力回饋總還是會來的。所以休息才是保持精力的王道,咖啡最好用於救急。如果你已經對咖啡因耐受了,那麼更建議「戒斷」一陣子,不然多大量的攝入可能最終都沒辦法滿足你。
少喝糖分高的咖啡
咖啡里含高糖容易讓你在清醒和困的過山車中上上下下,三合一速溶咖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除了積累的腺苷等著報復你,血糖水平升高降低會讓你困得雪上加霜,排山倒海,還不如不喝。所以要盼著咖啡起作用,最好喝低糖或無糖的。想要清醒,就要控制糖分攝入。
不喝咖啡怎麼提神?
事實上,想要維持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遇到不得不熬夜的「緊急情況」,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提神方法:
1、聞橘子。柑橘的氣味會刺激人體感官,使人神清氣爽。
2、喝一杯薄荷茶。據《健康時報》報道,薄荷茶不僅能夠提神醒腦、緩解壓力,還可以幫助消化。薄荷茶的做法是:選用薄荷葉5~10片,用冷水洗凈後放到茶杯中,並加入熱水200毫升,然後蓋上茶杯蓋,等薄荷茶散發出香味時即可飲用。
3、在臉上噴點水霧。這樣做不僅能夠提神,而且可以給面部補水。
4、和朋友聊天。打瞌睡的時候不妨和朋友聊聊天,比如交流一下學習內容等。
5、提前規劃好工作量。如果提前知道自己會犯困,可以及早安排工作,並將一些瑣碎的工作放在自己可能犯困的時段內,比如寫日誌等。
圖文源自醫美視界(www86ymcn),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