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農村長大,父母思想比較保守,在他們看來,拼死拼活生個兒子是必須的事情,不然就會老無所依。
農村很多人的觀念就是,女兒遲早是別人家的,最後能給自己養老送終的,還是只有兒子。
所以很多農村重男輕女,不讓女孩子讀書,卻重點培養和驕縱兒子。
但放到今天,很多農村父母年紀大了,生病什麼的,兒子的確在身邊照顧,但短期可能人家沒有怨言,可時間久了,兒子估計早就盼望老人早點死吧。
所以農村又有了那麼一句農俗,道出了兩個非常現實的道理,下面就和大家詳說,不知大家所在的村子是否也存在這些問題呢?
久病無孝子
小時常聽我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人呀,老了真沒意思!
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當父母長期生病住院,行動不便,吃喝拉撒都要靠兒女照看的時候,時間久了,子女都嫌棄老人,甚至詛咒老人們早點死,自然就沒有孝子了。
農村只有「孝子」之稱,卻沒有「孝女」,其實也是因為上面說到的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
因為重男輕女,所以很多農村老人年紀大了,生病住院什麼的,其實也沒有奢求過要嫁出去的女兒陪在身邊照顧自己,或者出多少錢什麼的。
所以他們覺得,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了,就只能奢求兒子和兒媳照顧,如果自己病久了,兒子兒媳是會嫌棄自己的,也會變得不孝順。
其實不僅在農村,換做在大城市,久病床前依然沒有孝子。
農村忙著耕種賺錢,過了季節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甚至如果家裡養著牲畜,還要給牲畜們喂食鏟圈什麼的,一耽擱可能牲畜的腸胃就會出現問題,怎麼看,對於農民來說無疑是一種損失。
所以如果家裡有老人長期住院需要照顧的話,很多子女來來回回跑,肯定心裡會有怨言。
加上生病的老人大多行動不便,吃喝拉撒只能靠子女幫助,嫌髒嫌麻煩是做所難免的。
加上生病住院帶來的昂貴費用也可能壓垮很多農村家庭,多方面的原因,不埋怨是不可能的,所以無孝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大多數人都只知道「久病無孝子」,卻不知道,它後面其實還有一句話!
家興出惡犬
生病久了子女會嫌棄,而如果一家人過分有錢,他們家的狗子就會變成亂咬人的「惡犬」。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其實與「狗仗人勢」是一個道理。
以前農村養狗大多都是賤養,比如我剛出生那幾年,家裡糧食不多,每年自家人都要買些糧食才能跟得上新糧食成熟,更別說給狗吃了。
那麼以前的農村狗狗都是吃什麼的呢?大多的都是喂豬食,比如有時候人們在給豬和牛煮豬食的時候,裡面有玉米面什麼的,家裡的狗實在是沒吃的就會去偷吃豬食里煮熟的玉米面。
還有的狗會自己跑到莊稼地裡頭玉米吃,或者刨一些紅薯什麼的來吃,又或是山上的野果之類的,反正那時候很多農村都沒有給狗吃飯的習慣。
而有錢人家養狗那就不一樣了,不僅能吃上米飯,還嫩啃骨頭和吃肉,比很多窮苦百姓都過得好。
農村一般家庭養只狗就只是為了打個響聲,用處不大。
但有錢人家養狗大多都是為了看家護院,守住自家的錢財,防止被偷。
所以有錢人家養的狗自然養得好,也身強力壯,兇猛無比,只要有人靠近就會跑出來咬人。
所以農村才說「家興出惡犬」,所謂的「家興」其實就是指這個家族興盛,財力雄厚的意思。
農村之所以覺得有錢人家的狗比較兇橫,其實也和狗的習性有關,比如人們就常說「狗仗人勢」。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養過土狗,農村的土狗大多是看主人的,如果主人沒在,那麼遇到有人來的時候它就會邊咬邊往後退。
但如果看到主人來了後,甚至慫恿它去咬的話,那麼它就會特別囂張的衝出去咬過往的人。
老以前農村養狗養的不好,沒吃的自然瘦弱無力,狗也知道主人的實力,自然不敢去咬別人,顯得很弱。
反之有錢人家的狗吃得好住得好還有主人撐腰,自然會肆無忌憚變得兇狠了。
其實後半句還有諷刺的意思,嘲諷一些人跟著權貴欺壓窮苦人,卻忘記自己本性的行為。
這句農俗表面看很諷刺,甚至有些誇張,但卻說盡了人情冷暖。
在農村,人與人相處很多時候是很殘酷很現實的,哪怕是父母與子女,也會因為長期的拖累而反目,有錢人的狗都可以欺負窮人,現實但也是真實!
好了,大家還聽過哪些類似俗語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