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建房是件大事,從選地到地基確定的日子,每個細節都不容忽視。
房子一直是城裡人和農村都比較追求的東西,因為如果連不漏雨的房子都沒有,還怎麼生活呢?
城裡人大多都是出錢買已經建好的房子,或者裝修了的二手房,圖的就是一個方便。
但農村的話,住房大多是自己修建的,雖然可以包給工人,自己不需要插手,但一些事宜上,主人家大多還是會提前說好。
而在建房這件事上,農村有那麼一些忌諱,並編成了俗語,下面就簡單來和大家說說吧!
這是一些農村常聽到的一句農俗,我常說,農俗大多會比較在意通俗易懂,押韻順口。
所以這句農俗也有為了順口而誇大其詞,房子上加房子,房門前開塘,怎麼就「家破人亡」了?
聽起來的確是浮誇至極,不過我也說過,農俗喜歡誇大其詞,但誇張的背後其實大多都有那麼點道理,這句農俗也是如此。
它指出了農村建房的兩個要點,在過去非常實用,現在也還有借鑑意義,下面就具體給大家解讀一下!
農村建房子大多都是一層,因為收入比較困難,一下子修兩層是要耗費不少錢的,一下子也拿不出那麼多錢,而且大多農民都覺得二層平房不是很好住,不太實用,所以還是一層比較好。
但可能大家所在的村裡也有這樣的說法,家裡有兒子需要娶媳婦兒的時候,丈母娘家就會有「你家沒有二層樓房很窮」的想法。
我老家這種情況就很常見,所以很多父母,早前沒錢,只修了一層,後來兒子要結婚,就想著升個二層。
但有人會覺得,往一開始的房子上加房子不好,不吉利,這裡面其實想表達的是不安全。
我家房子其實也有這種情況,老房子雖然是平房,但也有十多年的歷史,以前建房時沒錢,房頂用的材料不是很結實,所以小時候父母從不讓我們去平房頂上玩,怕影響房頂,也擔心我們摔下來造成不測。
而且因為下腳時,後方比較高,房後的水溝很難流出去,牆角開始滲水,一下雨天花板也老進水。
今年父母重新修建了新房子,這次地基和房頂都做得比較結實,他們說二層等以後哥哥自己升。
而村裡還有家人,一層用空心磚砌的牆,第二層卻用實心磚砌牆,頭重腳輕,村裡人暗自里都嘲笑這家人太傻,也覺得那樣住起來會很不安全吧。
說這些事情也是在解釋,農村覺得房上加房不安全,大多是因為以前農村比較窮,建房的材料不夠結實,大多使用的是磚木結構或磚瓦結構,尤其是以前空心磚比較便宜的時候,很多人家的房子是用空心磚砌的。
想像一下,原本地基就不深,做的就不紮實,牆壁用的材料承重效果就不好,還要往上建房子,安全才怪呢?
而住在這樣不結實的房子裡,人的生命安全當然留下了隱患。
而現在農村建房大多也採用了鋼筋混凝土的方式,用混疑土和較大鋼材墊底,有的甚至還有防震效果,建出來的房子當然比空心磚做的結實多了,往上加房子自然也不在話下。
當然,費用上,現在一個地基就好幾萬,也是與過去沒法比的,但質量也比以前好太多。
所以「房上加房」不安全的俗語,現在可能不實用,但農村家庭可以根據自己家的地基、牆壁等質量來決定要不要「房上加房」!
很多人建房子講究的是依山傍水,鳥語花香。
但也有人覺得,房子周圍有湖、海、魚塘之類的不安全,甚至說在魚塘旁邊建房,或是在房子附近開塘,都是不安全的。
這個其實就很好理解了,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的農村,小孩子溺亡都是一個超級明顯的隱形殺手。
小時候我親自經歷了同村同學跳下河游泳,然後再也起不來死掉的事情,所以農村父母一到夏天就千叮萬囑孩子不許玩水,靠近都不可以,為的就是孩子的生命安全。
所以你想,如果一出門就是很深的魚塘或者湖,不說小孩子,大人不注意都有可能掉下去的。
而很多人其實都不會游泳,如果水比較深,那就很有可能釀成災禍。
故而,不在門口開塘,我個人覺得非常有必要注意,農村也鮮少有在水井、湖水旁邊建房的,大多都會離得比較遠。
總的來說,這兩句農俗都有些值得後人借鑑的點,但都有點誇大其詞。
不過可能祖輩們也覺得,一定得說得可怕些,人們才能吸取教訓,畢竟這樣的事情,一不小心就關乎性命呢。
好了,那麼關於這句農俗,大家還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