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中國蜂蜜出口貿易逐漸擺脫低谷,恢復並發展。但隨著國際蜂蜜貿易持續走強,交易將更加頻繁,易引發貿易摩擦。吸取歷史教訓,最大限度地降低潛在貿易摩擦的影響,需要準確掌握國際蜂蜜生產和貿易發展動態。本文分析了2008—2012(2013)年世界蜂蜜生產和貿易發展狀況,闡述了中國蜂蜜貿易問題和潛在危機,希望能為中國蜂蜜貿易提供參考。
蜂蜜是蜜蜂為人類提供的寶貴的健康產品。大多數養 蜂者以出 售蜂蜜等 蜂產品為 主要收入 來源[1,2]。可以說,蜂蜜生產和市場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養蜂業的穩定和健康發展。中國是世界蜂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蜂蜜一直是中國的優勢出口農產品[3]。但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先後遭到美國反傾銷訴訟和歐盟質量安全限制[4],蜂蜜出口貿易長期停滯,市場份額大幅下降,一度被阿根廷超越。 近幾年,中國政府對養蜂業的發展日益重視,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進了養蜂生產,蜂蜜貿易也逐漸恢復。2013年,中國蜂蜜出口量達到12. 5萬t,占世界蜂蜜出口總量23. 5% ,主要銷往日本和歐洲。然而,受氣候、經濟環境等各方面影響, 世界各國蜂蜜生產和貿易發展呈現不同態勢,這對中國蜂蜜出口貿易發展可能產生不確定的影響。為此,有必要對近年世界蜂蜜生產和貿易發展狀況進行客觀分析,為預測世界蜂蜜貿易發展趨勢,制定積極的應對措施,促進中國蜂業穩定和發展提供支持。
1世界蜂蜜生產及區域分布
1.1世界蜂群數量及區域分布
近年世界蜂群數量呈現穩步上升態勢。根據FAO統計,2013年世界共有蜂群8 102. 8萬群,比2008年增加了508. 1萬群, 增長了6. 7% 。 其中, 亞洲蜂群數量最多,為3 560. 1萬群,占世界蜂群總量的43. 9% ; 其次是歐洲和非洲,分別為1 685. 5萬群和1 668. 6萬群,各占世界蜂群總量的20. 8% 和20. 6% ; 美洲蜂群總量為1 116. 9萬群,占世界蜂群總量的13. 8% ; 大洋洲的蜂群數量最少,為71. 6萬群,僅占世界蜂群總量的0. 9% ( 表1) 。
1.2世界蜂蜜產量及區域分布
蜂群數量不斷增長,也促進了蜂蜜生產發展, 世界蜂蜜總產量呈現上升態勢[5]。據FAO統計, 2012年世界蜂蜜總產量為159. 3萬t,較2008年增加了7. 2萬t。世界蜂蜜生產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和美洲,2012年蜂蜜產量分別為73. 7萬、34. 8萬和32. 1萬t,合計占世界蜂蜜總產量的88. 3% ( 表2) 。
世界蜂蜜生產主要國家為中國、土耳其、阿根廷等。據FAO統計,世界蜂蜜生產排名前10名的國家的蜂蜜產量約占世界蜂蜜總產量的64. 5% , 蜂群數量也超過世界蜂群總量的60% 。其中,中國蜂蜜產量高居世界第一,遠高於其他國家,處於第一集團。2012年蜂蜜產量達44. 8萬t,占世界總產量的28. 1% ,2013年蜂蜜生產進一步提高, 產量好於2012年[6],有望突破45萬t大關。土耳其、阿根廷、烏克蘭、美國等幾國則處於第二集團,蜂蜜年產量在6. 5萬 ~ 9. 5萬t。2012年,4國蜂群數量為1 511. 9萬群,生產蜂蜜約30. 1萬t, 均占世界蜂蜜總產量的18. 9% 。俄羅斯、印度、 墨西哥、伊朗、衣索比亞等國處於第三集團,年產蜂蜜在4萬 ~ 6. 5萬t。其中,印度蜂群數量最大,占世界蜂群總量的14. 4% ,但其產量 不高, 僅占世界總產量的3. 8% ,這說明印度養蜂技術水平相對低 ( 表3) 。
2世界蜂蜜貿易
2.1世界蜂蜜進出口貿易
近年來,世界蜂蜜貿易呈現穩步發展趨勢。以出口貿易為例,無論是蜂蜜出口量還是出口額均呈現大幅上升勢頭。2013年世界蜂蜜的出口量為53. 1萬t, 占世界蜂蜜總產量的1 /3,比2008年增加了7. 4萬t; 出口額為18. 7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了47. 6%( 圖1) 。
2.2蜂蜜出口貿易
蜂蜜主要出口國有中國、阿根廷、紐西蘭、德國等 ( 表4和表5) 。阿根廷是世界蜂蜜貿易強國, 其蜂蜜出口貿易額常居世界第一。但受近年國內政治經濟環境影響,阿根廷的出口量和出口額則分別從2012年的2. 2億美元和7. 5萬t下降到2013年的2. 1億美元和6. 5萬t,分別下降了1. 2% 和13. 3% 。 主要原因是阿根廷通貨膨脹率非常高,養蜂生產者惜售蜂蜜更有利可圖,且部分2012年年底簽訂的低
價蜂蜜出口合同在2013年被延期或拒不交付,只得重新簽訂合約,這都影響了阿根廷的蜂蜜出口[10]。 阿根廷蜂蜜主要出口美國和德國,2013年向這兩個國家出口蜂蜜貿易額占出口總額的77. 4% ,比2008年提高了21. 8% ,市場集中度大幅提高。
近些年,紐西蘭、印度和比利時蜂蜜出口貿易發展迅速。2013年,紐西蘭蜂蜜出口額首次超過墨西哥和德國,世界居第三位,達1. 4億美元,出口單價幾乎是世界最高的,分別是中國和阿根廷蜂蜜出口平均價格的7. 4倍和4. 5倍。紐西蘭蜂蜜主要出口到英國、澳大利亞、中國 ( 含香港) 等,占其出口總量的56. 3% ,其中近些年與中國 ( 含香港) 貿易增長最為迅速,由2008年的351. 7t增加到2013年的2 122. 6t,增長了503. 5% 。2013年,印度和比利時分別出口蜂蜜3萬t和2. 2萬t,分別比2008年增長了57. 9% 和120% 。
德國、墨西哥是世界蜂蜜出口傳統強國。德國主要出口歐盟國家,墨西哥主要出口德國、美國和英國,其中德國占其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2013年兩國分別出口蜂蜜2. 3萬t和3. 3萬t,價值1. 3億美元和1. 1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此外, 其他如匈牙利、西班牙、印度等也是世界蜂蜜主要出口國,每年出口1萬 ~ 2萬t。
2.3蜂蜜進口貿易
近年,世界蜂蜜進口貿易不斷增長,從2008年的45. 3萬t增加到2013年的52. 3萬t,增長了15. 3% ; 貿易額從2008年的12. 5億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7. 7億美元,增長了41. 9% 。
主要蜂蜜進口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歐盟、日本等 ( 表6和圖2) ,占世界蜂蜜進口量的68. 3% 。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蜂蜜進口國,2008年進口蜂蜜10. 1萬t,除了2009年外,進口蜂蜜連年遞增,呈現不斷增長趨勢,2013年進口蜂蜜15. 3萬t,占世界蜂蜜進口總量的9. 2% ,貿易額近5億美元,占世界貿易總額的28. 1% 。美國主要的蜂蜜進口來源國包括阿根廷、越南、印度、加拿大和巴西等,約占其蜂蜜進口總量的81. 6% 。
歐盟是世界最大的蜂蜜進口市場,2008年進口蜂蜜14. 2萬t,占世界蜂蜜進口總量的31. 3% 。但2010年後幾年歐盟蜂蜜進口量占世界的比重逐年下降,到2012年下降到29% ,為最低點。2013年歐盟對蜂蜜需求增大,年進口蜂蜜達到16. 5萬t,占世界的31. 6% 。德國是歐盟中蜂蜜進口量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蜂蜜進口國。2013年,德國共進口蜂蜜9萬t,占世界的17. 2% 。其次是英國和法國,2013年,兩國分別進口蜂蜜3. 8萬t和2. 9萬t,分別占世界的7. 3% 和5. 5% 。歐盟主要的蜂蜜進口來源國包括中國、墨西哥和阿根廷等, 約占其蜂蜜進口總量的66. 8% 。
日本是世界第三蜂蜜進口國。2008年進口蜂蜜4. 2萬t, 隨後幾年進口量呈現波動式下降趨勢, 2013年進口蜂蜜為3. 9萬t,比2008年下降7. 1% 。 中國是日本蜂蜜進口最主要來源國,占其蜂蜜進口總量的76. 9% 。
2.4中國蜂蜜進出口貿易
蜂蜜是中國出口農產品中的優勢項目,自20世紀50年代即開始出口[4,11],是世界蜂蜜市場的主要供給者,產量和出口量常居世界首位。但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蜂蜜出口貿易局面發生巨大變化,長期遭受反傾銷調查和質量安全限制,造成對美國市場出口長期大幅波動,2009年以來幾乎退出美國市場,對歐盟市場出口長達兩年半的停止,導致中國蜂蜜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大幅下降。而同期,阿根廷蜂業則發展十分迅速,產品質量又好於中國,通過與中國激烈的市場競爭其份額不斷攀升[4],1997年成功超越中國成為世界蜂蜜出口第一大國。2010年以來,中國蜂蜜出口貿易有所恢復,國際市場占有率逐漸提高,逐漸超過阿根廷重回世界第一。2013年,中國蜂蜜出口繼續走高,年出口蜂蜜12. 5萬t, 貿易額達2. 47億美元,同比分別 增長13. 6% 和14. 6% 。但與阿根廷、墨西哥等國比較,中國蜂蜜出口單價過低,僅相當於世界平均價格的56. 0% , 阿根廷、墨西哥蜂蜜出口價格的60. 5% 和58. 5% 。 過低的價格導致中國蜂蜜往往被冠以低質蜂蜜的代名詞。2009年以來,中國蜂蜜基本退出美國市場, 主要出口日本和歐盟。2013年,中國出口這兩個市場的蜂蜜占出口總量的88. 6% ,比2012年提高了2. 6% ,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中國既是世界的主要蜂蜜生產國、出口國,也是重要的蜂產品消費國[11]。近年來,蜂蜜進口貿易發展十分迅速。2013年中國共進口蜂蜜4 860. 3 t, 同比增長44. 3% ; 進口額達4 287萬美元,同比增長63. 4% ; 進口價格繼續上升, 平均進口價為 每噸8 820. 4美元,比2012年增長13. 3% ,是中國同期出口蜂蜜均價的4. 5倍。近幾年,進口蜂蜜產品的數量逐年快速增加,已迅速搶占了中國國內高端蜂產品市場份額。隨著進口蜂蜜產品數量的持續增加, 高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已經有些品牌出現向中端市場滲透趨勢,中國蜂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同時,也需要注意的是進口蜂蜜產品品質參差不齊。 根據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近期發布的 數據, 2013年中國共發現不合格進口蜂產品35批次,同比上升了20. 7% 。同年,中國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香港地區的蜂蜜產品進行質量抽查,結果發現合格率僅為60% ,主要是摻糖、含抗生素和除害劑等。在22款不合格蜂蜜中,有15款是國外知名品牌[12]。 這些不合格產品有很多還在中國國內市場銷售,並沒有出現下架的情況。
3小結
中國作為蜂蜜出口大國,在世界蜂蜜貿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國蜂蜜主要出口日本和歐盟, 出口集中度高,但近年日本蜂蜜進口規模呈現明顯下降趨勢,而出口歐盟又要面對阿根廷、墨西哥等國的激烈競爭,可以預見短期內中國蜂蜜不可能占據更多的日本和歐盟市場份額。同時,由於環境惡化、人類活動的干 擾、植被的破 壞以及病 蟲害暴發 等原因[13,14,15,16],包括蜜蜂在內的多種授粉昆蟲受到嚴重威脅,尤其是近幾年來蜜蜂在歐美很多國家出現無故消失的現象,引起了包括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對發展養蜂業的高度重視。蜂蜜作為養蜂者主要經濟來源,是養蜂業維持穩定和發展的重要支柱。隨著蜂蜜貿易繁榮發展,蜂蜜交易將更加頻繁,容易產生貿易摩擦,引發進口國採取技術性貿易措施。此外,中國蜂蜜出口主要仍依靠價格競爭優勢,產品質量整體偏低,隨著各國對食品安全問題重視程度提高,勢必影響對中國蜂蜜需求,導致中國蜂蜜出口受阻。2009年以來,中國蜂蜜退出美國市場,低價競爭是一個重要原因。綜上可見,未來中國蜂蜜出口貿易將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形勢,不容樂觀。
為了保持住日本和歐盟現有蜂蜜市場份額,同時爭取其他市場更多的市場份額,提高中國蜂蜜質量,重新確定一個合理的價格空間,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是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這不僅需要政府加強監管,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標準,還需要協會、 企業、科研部門等共同努力,強化行業自律和交流對話機制建設,避免內部惡性競爭。
作者簡介: 劉朋飛(1984—),男,遼寧營口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蜂產業經濟,E-mail:[email protected]。; 李海燕(1972—),女,河北廊坊人,博士,副研究員,研究室主任,《中國蜂業》雜誌主編,研究方向:蜂產業經濟,E-mail:[email protected]。;
基金: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CAAS-ASTIP-2015-IAR);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項目「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CARS-45-KXJ20)經費支持;
來源:世界農業2015年10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J_fZ24BMH2_cNUgn7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