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體阻滯劑作為心血管疾病常用重要藥物,可通過拮抗交感神經系統的過度激活、降低交感神經張力、抑制過度的神經激素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的激活,而發揮降壓、減慢心率、改善心肌重構、減少心律失常、提高心室顫動閾值,預防猝死、預防兒茶酚胺的心臟毒性等多重保護心血管系統的重要作用。然而,支氣管痙攣作為β受體阻滯劑的不良反應之一,一般禁用於患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患者。而臨床上,心血管疾病常合併肺部疾病,尤其是老年患者,心衰合併COPD或哮喘十分常見,COPD也常合併冠心病,且幾種疾病相互作用,常互為危險因素,相互加重。那麼,如果心衰、冠心病患者需要使用β受體阻滯劑該怎麼辦呢?
一.心衰合併肺部疾病
心力衰竭是心臟結構和/或功能的異常改變致心室收縮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而引起的一組複雜臨床綜合徵。其根據發生的時間與速度,可分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根據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可分為:
心衰合併肺部疾病尤其是COPD和哮喘很常見,COPD和哮喘急性發作時常使慢性穩定性心衰轉變為急性心衰。
心衰的一些治療藥物可引起或加重肺部症狀,如ACEI可引起持續性乾咳,β受體阻滯劑有可能加重哮喘者的支氣管痙攣症狀。心衰合併COPD而無支氣管哮喘者,或懷疑有氣道高反應者,建議使用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如比索洛爾、美托洛爾。需注意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隨劑量加大,其選擇性將會降低,使其不良反應與非選擇性藥物相似。
心衰合併哮喘者,β受體阻滯劑一般是禁忌。有臨床證據表明,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對合併哮喘者是相對安全的。考慮到β受體阻滯劑可明確改善心衰預後,哮喘穩定期者可考慮在密切監護下使用,從小劑量開始,密切觀察氣道阻塞症狀(哮鳴音、氣短伴呼氣相延長),患者獲益大於潛在風險。
另外,口服的糖皮質激素會引起水鈉瀦留,可能加重心衰,吸入的糖皮質激素相對安全。
二.冠心病合併肺部疾病
冠心病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發的心臟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常見類型。
肺部疾病如COPD與冠心病密切相關,COPD可能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COPD者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而冠心病者患COPD的風險也增加。冠心病治療藥物有β受體阻滯劑,而COPD治療藥物有β2受體激動劑,有截然相反的適應證,並可能致β受體阻滯劑的用量不足。
β受體阻滯劑可能誘發支氣管痙攣和肺功能惡化。研究表明,選擇性的β1受體阻滯劑可能使COPD者獲益,甚至降低死亡率,唯一例外的是需長期氧治療的最嚴重者。此外,研究證實β受體阻滯劑對肺部的保護作用獨立於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作用,其對COPD者可能存在心肺雙重保護作用。因而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對於COPD者不是禁忌。
總結
1. 選擇性的β1受體阻滯劑對COPD者可能存在心肺雙重保護作用。因而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對於COPD者不是禁忌。但使用時需注意用量,隨劑量加大其選擇性將會降低。
2. 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對合併哮喘者是相對安全的。在哮喘穩定期者可考慮在密切監護下使用,從小劑量開始,密切觀察氣道阻塞症狀。
3.治療肺部疾病時,注意口服的糖皮質激素會引起水鈉瀦留,可能加重心衰,吸入的糖皮質激素相對安全。β2受體激動劑,可能致β受體阻滯劑的用量不足。
參考文獻:
1心力衰竭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J].中國醫學前沿雜誌,2019,11(7):1-78
2心力衰竭合理用藥指南[J].中國醫學前沿雜誌,2016,8(9):19-66
3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J].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8,46(10):760-783
4中國糖尿病患者血壓管理的專家共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12,28(8):614-617
5老年人多重用藥安全管理專家共識[J].中國糖尿病雜誌,2018,26(9):705-716
6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J].中國醫學前沿雜誌,2018,10(6):1-130
7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編輯委員會.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在心血管疾病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09年3月,37(3):195-196.
說明:
本文為作者授權好醫術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果你想把你的臨床診斷,治療經驗,與更多的心血管同道交流分享,讓更多的人看見你,更多的人獲益,歡迎投稿給我們!醫無止境,我們的每一份付出都會以另一種方式被這個世界銘記。
投稿郵箱 :Alice.hou@haoyi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