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種大豆,避免大豆出現空莢秕籽的發生,7點預防措施要到位

2020-06-13     付老師種植團隊

原標題:2020年種大豆,避免大豆出現空莢秕籽的發生,7點預防措施要到位

摘要:農民種大豆,在大豆收穫時經常會遇到空莢秕籽,籽粒不飽滿的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大豆出現這一現象呢?農戶又該採取哪些措施來避免呢?今年的大豆已經開始陸陸續續播種上了,為了讓大豆籽粒飽滿,增加產量,避免出現籽粒不飽滿空莢現象發生,本文將作全面的分析。

大豆出現空莢秕籽現象的原因分析:

1、品種選擇不當

在品種選擇不當,不適合當地種植的時候,大豆容易出現秕粒不飽滿,空莢的情況。

2、不良氣候條件的影響

大豆生育期遇到乾旱高溫,或者發生澇災都會造成大豆出現空莢秕籽情況的發生。特別是在大豆在大豆開花結莢期,發生乾旱、澇災,大豆空秕率、倒伏率會更高。

3、後期營養不足

大豆開花後,養分消耗增加,如果肥力供應不足,大豆盛花後容易營養不足,最終導致開花不結莢,或者有莢無實的發生。

4、 土壤營養元素比例失調

土壤缺硼和鉬元素也會造成大豆空莢秕籽,有花無實的發生。特別是重茬種植的大豆,單株空秕率逐年增加。偏施氮肥的情況下,會造成田間蔭蔽,營養生長過旺,花莢稀少,形成空莢秕籽。

5、間管理不善

在土壤出現板結、或者氮肥使用過量、植株長勢偏旺,大豆通風透光差,光照減弱,導致莢而不實。在大豆開花後,若遇到較長時間的乾旱,植株缺水嚴重,大豆也會出現空莢秕籽情況。

6、病蟲危害

夏秋季大豆發生病毒病,以及發生食心蟲危害也會造成空莢現象。

預防大豆空莢秕籽的措施

(1)嚴把選種關

選擇高產、空莢秕籽率低、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質品種。

(2)合理輪作,避免重茬種植

一定要輪作,避免重茬種植,據研究輪作的大豆田塊要比重茬種植的地塊空秕率減少20%以上。

(3)合理密植

要合理密植,建立高光效群體,防止過密過稀,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效率。

(4)把好澆水關

大豆花莢期需水量大,種植戶要保證足這一時期大豆生長需要的水分,這一時期,農戶要做到旱時澆水,澇時排水的工作。

(5) 及時追肥,補充營養

對於來不及施基肥的田塊,例如麥茬大豆,可在大豆出苗後,每畝追施復合肥20千克左右,在初花期噴施含鉬、硼元素的葉面肥,建議噴3~4次,間隔5-7天一次。這樣做補充營養,促進開花結莢率,有利後期增粒增重,促進籽粒飽滿,從而增加產量。在中後期表還可噴施2-3次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濃度為0.1%-0.2%),既能促進大豆籽粒飽滿,還能避免中後期缺肥而出現早衰現象。

(6)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

大豆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可以降低株高,增加抗倒伏性,也能促進結莢,增加產量。一般在初花期每畝用15%的多效唑40克左右,兌水噴施。

(7)及時防治病蟲害

大豆一般發生病害較少,蟲害主要有菜青蟲、食心蟲,大家可噴施甲維鹽、高效氯氰菊酯、氯蟲苯甲醯胺等去防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Vi6rnIBd4Bm1__Yft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