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或者合作請聯繫
經過了幾次爛尾劇的傷害,我們很少敢安利剛播出的新劇。今天又忍不住了,實在是很喜歡這部細膩的劇。
《風平浪靜的閒暇》,開播後豆瓣9.2,播了第二集上升到9.4。由日本90後影后黑木華、以及大家都愛的高橋一生主演。
和去年的《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類似,《風平浪靜的閒暇》的女主也是一個無法拒絕別人的老好人社畜。
但是《風》更特別是,它拍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
「KY」這個詞現在經常出現在中文社交網絡上,意為「不會讀取空氣」,這來自於日本。
在日本,有約定俗成的「空氣文化」。「空氣」在日語中,除了有字面意思「空氣」之外,還有「氣氛」、「氛圍」的意思。察言觀色,讀懂當下的氛圍,是日本人在職場交往中的必修課。
那些讓場面冷掉、尷尬的人,就會掛上「KY」——空気が読めない(沒眼力見、不識時務)之類的負面標籤。
「空氣」難以捉摸,而《風平浪靜的閒暇》在開始的一分鐘,就重現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各種「空氣」。
工作時明朗平靜的空氣;
見到老闆時驟變緊張的空氣;
還有老闆對女員工搭訕,下屬們附和假笑,狹小空間裡尷尬的空氣......
對於女主大島凪這種討好型人格來說,她對於「空氣」的敏感度就更高了。(註:凪為和制漢字,寓意風平浪靜。)
在職場上,大島除了做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之外,還總是被周圍空氣挾持著前進的。
比如文件出現紕漏時,真正負責的同事就開始給她使眼色,向她求助。
而讀懂空氣的她,為了不成為「ky之人」,則馬上自我獻身救場,站出來替同事背鍋。
幫人背黑鍋,對方感謝女主嗎?沒有,她覺得理所應當,也不會停止吐槽上司,甚至還給了大島一條「讀空氣」的建議:感覺噁心時就說出來一起吐槽,不要憋著。
習慣性讀取空氣,討好型人格的女主角,生活里的每個細節都不會拒絕。
節約的大島每天都自帶便當去上班,可是為了合群,卻會被同事帶著去網紅店打卡,早就做好的便當只能原樣帶回家。
明明不願意參加這些社交,可是一旦參與社交,大島就努力跟上節奏,慢一拍地附和:「我懂,我懂。」
而就算合影中拍出來的照片自己最不好看她都要忍,都不會提出換一張照片。
完全不愉快的聚會,被迫花錢被拍丑了,回家之後的大島,還得給同事們多姿多彩的生活點贊。
老好人大島總是會被同事塞來這樣那樣枯燥的工作,更會被同事們暗暗地評頭論足。
沒穿什麼名牌的大島凪會被同事們說是「女主播style」。雖然隱隱感到這句話是在diss自己,但是大島為了不讓場面尷尬,還是儘量想要一個合適的回覆。
還要在腦內不斷排練各種版本!是直接說「謝謝」?還是溫柔地玩笑地反對?
討好型人格就是這麼累,聊天都如此糾結和損耗。
在戀愛的時候,女主大島凪也習慣性討好男友。她把自然卷的頭髮每天都拉直,以便符合男友「又直又順」的審美。
高橋一生扮演的男友慎二和女主大島凪完全不一樣。看起來,他在公司里是一個輕易能掌控空氣的能將,人際對話中完全處於上風,前途光明。
兩人一直談著地下戀情,大島心裡不願意,還是裝作無事發生。她的討好型人格迫使她儘量去做一個乖巧的女友,男友讓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
連不想為愛鼓掌的時候都要做出很開心的表情!
這討好型人格的枯燥生活中,男友被大島視為救命稻草。她幻想著,只要嫁給他,自己就可以從讓人窒息的公司空氣中被解放出來。
但是,對人百般討好,對男友事事順從,就能獲得人緣和愛情嗎?
一個意外打破了這些,某天夜裡大島先被「塑料同事們」硬推了工作留下加班,不巧發現了同事們對自己的吐槽。
原來她們不僅瞞著自己自己去聚會,還在群組裡嘲笑自己。之前的腦內邪惡劇場都成真了,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依然是同事眼中不堪的人。
男友的「另一面」也暴露了,慎二在同事面前吹噓自己厲害,貶低女性,大島只是他的性伴侶嗎?
不停讀取空氣的人,反而覺得周圍空氣愈發稀薄,甚至在瞬間被抽干,無法生存。
在虛假的關係中忍受太久,幾乎是出於「求生本能」,大島丟下工作,在鄉下租了間廉租房,只想逃離這個壓抑的地方。
——可能是每個心力交瘁的社畜都幻想過的事情:不過了不過了不過了!再見吧!!為什麼要為了討好別人拉直頭髮,頭髮也要自由啊!!
跟那些用大部分等待,最後10分鐘終於「最終逃走」的故事不同,這部《風平浪靜的閒暇》僅僅用20分鐘就完成了女主遇挫逃離,全劇重點要講的,還是女主的新生活。
看起來好像不錯,大島在沒有人的鄉下房間裡,放鬆平靜地享受夏日空氣,再也不拉頭髮了。
但是,「逃離」這個動作開始不等於改變可怕的生活,重新來過有這麼容易嗎?
辭職後的大島在圖書館呆了一天,去想自己要做什麼,卻發現自己已經犧牲自我太久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
她不適應職場,可是辭職後還要面對生存問題。
鄉村也不是世外桃源,有人的地方,就依然會面對尷尬狀況,某些約定俗成的社會規則大概是無法改變的。
大島依然會以固有的思維去揣測周遭的一切,又反過來擊打自己。
她看到隔壁小哥手臂紋紋身,音響開很大,就忍不住覺得對方很可怕。
面對小妹妹冷漠的眼神,第一時間覺得是自己的自然卷惹人煩了。
看到路人吐槽撿硬幣的老奶奶沒有羞恥感,女主也不敢去撿廢棄在馬路邊的電風扇,擔心自己在別人眼裡也是可悲的。
不忍回首的舊關係也並不是那麼好切割的。
男友馬上要到了女主的地址,像沒事發生一樣像從前一樣對待她,踐踏著她的新生活,告訴她:「你就是不能擺脫過去的自己。」
天哪,生活就是沼澤走不出嗎!?所以最關鍵的還是對自己的改造。
女主大島開始主動糾正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最初她在鄉下遭遇收銀出錯依然糾結到不行,店員看起來又很可怕……
女主主動開口說出收銀員收錯錢後,對方立刻道歉了。
「好朋友」來推銷,女主就像重新回到城裡的社交場合,如坐針氈,不會應付。
但是直接拒絕好像比瞎找藉口效果更好?
每一次的選擇雖小,可是卻大大地前進一大步,原來提出抗議並不可怕。
而鄉下的生活也漸漸教會她世界的多面,也一定程度得解救了女主的「被害妄想症」。
是的,女主的討好型人格本質上是害怕自己被討厭,害怕碰到糟糕的局面,但越這樣不表達出自己越無法開心。
女主發現,被貼上「可悲」標籤的老奶奶,內心快樂著呢,每天都可以看自己喜歡看的電影,去做自己喜歡做的吃的。路人的評價對老奶奶來講根本不重要。
小女孩只是有點認生,她其實很喜歡自己的天然卷,一見面就想要去摸她的頭。
而原來看起來很兇的隔壁小哥,其實很溫柔。
改變自己的認知,才是逃離過去的最佳方法。
女主角開始明白:「空氣不是用來讀的,是用來呼吸的。」如果是順從自己的心意,生活里每個細節都很快樂。
這部劇又不僅僅是女主找自己的故事。
高橋一生飾演的男主慎二,看起來是「渣男」,其實也是複雜的矛盾體。
從女主的角度看,這個男人能輕而易舉地掌控氛圍,死死地壓迫著女友。誰能想到,被女主拒絕之後,他狼狽地哭著回家了。
即便是慎二這樣看起來風光得意的人,也是社交壓力的受害者,也是被氛圍操控著的人。因為過於在乎自己是不是合群,寧可說出一些自己不認同、卻要迎合「氛圍」的話。
他對女主是有愛的,發現大島每天早早地為自己拉直頭髮,心底許願要一輩子照顧對方。
但是這個被「主流氛圍」綁架慣了的人,反而不懂得表達自己的真心。所以越是面對自己喜歡的人,越用「別人都認同的方式」去對待對方、欺負對方。
兩集裡,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 事情,沒有狗血苦情,沒有大吵大鬧,但是卻讓人覺得很驚心動魄,生活里的稀碎情緒被拆解,擊中觀眾的內心。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但每個人都令人好奇,不知道接下來會揭示出什麼真相。
————————
看《風平浪靜的閒暇》,經常會被小細節給擊中,而更大的感觸在於,普通生活,是值得書寫的啊。
尤其是日劇,總是擅長在生活里挖掘隱藏的戲劇性。2003年的另一部夏天日劇《西瓜》也有這種溫柔細膩的力量。
在《西瓜》里,有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生活方式各異:迷失的大齡單身女青年、睿智的大學教授、天真爛漫的房東、堅持夢想的漫畫家、不堪枯燥無味的生活,盜走3億日元出逃的銀行女職員......
時代洪流滾滾,前路讓人害怕。每個人的困惑都是這麼真實,可還是會被相互鼓勵、相互治癒。
《西瓜》鼓勵大家去尋找自我,無論多晚也好。
即使苦痛一點,但真誠的面對自己的人生,過上自己負責的生活始終是好的。
更重要的是,《西瓜》透出一種天真的氣質,不停地像孩子一樣對這個世界發問,對這樣那樣的規矩表示質疑。
於是我們看到了人物對於生活的反抗和自我尋找,從他們身上收穫了勇氣。
而到了2019年,也有《風平浪靜的閒暇》,依舊在關懷著普通人的生活,有老人、小孩、世俗眼中的失敗者。每個人都這麼精彩,有我們經歷過的感情和掙扎。
《風平浪靜的閒暇》,整部戲看似「風平浪靜」,但矛盾和衝突就藏在其中。
這不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嗎?每天不過是上班下班回家吃飯,說起來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但仔細想想,每分每秒都在掙扎。
《風平浪靜的閒暇》對工作、社交、戀情里的細枝末節有精準的刻畫,再加上演員們細膩的演技,當代人的日常壓抑一覽無餘。
這種對於「普通」「日常」的捕捉和耐心,可能就是現在國產劇稀缺的。這個暑假國產劇非常熱鬧,仔細看看都是天馬行空,古裝劇是奇幻的,現代劇是超級富二代的。當然戲劇需要反現實敘事的部分,讓觀眾做夢娛樂大家也是很好的。
但,我還是會想,要是有人能記錄我們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如此炎熱的夏天裡,每一節地鐵車廂里,每一個瘋狂推送消息的手機螢幕里,每個人的睡前抱怨里,都藏著我們生活的真相。
如果去記錄,去捕捉,去提煉,是不是也能找出什麼普普通通又盪氣迴腸的故事呢?
當下的國產影視劇里,「普通」在逐漸消失,更不用說「弱勢」了。
有人會說,我的生活已經很苦了,我為什麼打開一部劇還要看到跟我一樣苦的人,太窒息了,我要做夢!
當然,我們都有娛樂的自由。
但一部優秀的記錄「普通」的電視劇,不僅僅是記錄絕望和掙扎,也在溫柔地給觀眾新的方向。
《風平浪靜的閒暇》不著痕跡地向社會成見、無用社交、偏見和歧視發起反擊。女主角做的事情也許沒什麼大不了,就是辭職跑到鄉下去了,但她的勇敢已經足夠啟發觀眾,反思自己生活里的陷阱,找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