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首白(爸媽精讀主筆)
最近一東北男孩子鍾美美的模仿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中,他男扮女裝,模仿各科老師訓斥學生,沒收零食,言語間充滿了老師的味道,令不少網友直呼找回了學生時代的感覺。
點擊觀看【鍾美美模仿視頻】
他還模仿車站售票員、車站播報員、景區售票員,志願者,等等,他的每一舉手投足,說的每一句話和現實中的角色如出一轍。
細細看完他的這些視頻,不得不佩服這孩子的模仿天分,他可以把每一個角色演繹得惟妙惟肖,把每一個角色的神韻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鍾美美的神模仿中,除了天分,我想, 更多的應該是他對平時生活中的觀察,因為,只有通過觀察,才有領悟到當中的神髓。
會觀察的孩子,最暖心
在幼兒園的一次春遊中,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公園,正找地方休息,當所有孩子準備坐在草地旁邊的石凳時,突然,心妍指著草地上驚呼了起來:「老師,你看那裡,有好多螞蟻。」
我順著心妍手指的方向,好不容易才看清楚:果然,在草地里有很多螞蟻在爬,密密麻麻甚是滲人。
心妍接著說:「老師,我們還是不要坐在那裡吧,萬一被螞蟻咬了就不好了,媽媽說螞蟻咬人很痛的。」
一瞬間,我被心妍的這番話感動了,小小的人兒居然如此暖心,會關心起別人了。
感動之餘,我不得不佩服這孩子敏銳的觀察力。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看到的、聽到的新事物越多,就越想多看多聽,他們認識的事物越多,好奇心和探索學習的心就越旺盛。
其實, 在我們生活中,從不缺少這樣的孩子,他們會注意到大人不輕易發現的微細事情,從而減少對自己的傷害或帶來不便。
雖然孩子知識貧乏,但是好奇心強烈,凡是他們生活中接觸到的新事物,他們都要去摸一摸,弄一弄,還要問「是什麼?」「幹什麼?」「為什麼?」。
會觀察的孩子,最明理
上個月閨蜜終於離婚了,這些年,兩夫妻之間早已失去信任,這樣痛苦的婚姻維持了好幾年,但閨蜜說,希望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所以才拖了這麼多年。
閨蜜的兒子樂樂今年6歲,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雖然,每次兩夫妻吵架都儘量避開兒子,但緊張的氛圍始終籠罩著整個家久久不能散去。
有一次,樂樂對閨蜜說:「媽媽,我知道你跟爸爸經常吵架,但你們卻在我面前裝沒事,看到你們這樣子,我真的很難受。」
閨蜜從來沒想到6歲的樂樂會對自己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原來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大人之間的事情,豈料他早已把這一切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當閨蜜和我們說起這件事時,立馬引起了大家的驚訝:孩子總能有辦法「觀察」到一些不起眼的事情。
而「觀察」絕不僅僅是「看」那麼簡單,閨蜜和丈夫雖然沒有在樂樂面前吵架,但樂樂在觀察的過程中,是多感官聯動的過程,也是大腦主動參與的思考過程。
勉強的婚姻不但對雙方不利,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不要打著「為了孩子」的旗號繼續消耗大家了,難得孩子如此明白事理,及時放手,是最好的結局。
孩子的觀察力是生活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經過系統的培養訓練,逐漸發展起來的。
會觀察的孩子,最優秀
去年,一名八歲男孩李澤正上了熱搜,他通過對一隻兔子的觀察,親自編寫了中英文繪本《兔子英雄記》。
李澤正說,他自己很喜歡小動物,有一次在街上看到有人賣兔子,小白兔軟萌萌的樣子徹底吸引了他,於是便買了回家。
從此,小澤正成了兔子的「鏟屎官」,在照顧它的起居飲食之餘,還開始研究起兔子的動作和形態,最後,還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結合觀察兔子的細節,編成了故事。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源自於小澤正平時對生活的觀察。
小澤正的爸爸說,小澤正很喜歡研究,對所有東西都抱著強烈的好奇心,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尤其是對自己喜愛的東西。
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寵物,但很少會有人如此仔細去研究。不少家長不得不佩服小澤正的觀察力如此強大。
美國詩人威廉布萊克曾經在自己的詩歌《一粒沙子》中寫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恆。在孩子眼中,再普通的一粒沙子、一朵小花,都是值得玩味的。
其實,最高級的觀察,都是從情境中很輕易、很自然地湧現出來的,小澤正的成功告訴我們:觀察者,事竟成!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的一樣,在這裡,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孩子觀察力的培養
擁有強大的觀察力,對孩子而言至關重要,想必是每一位家長夢寐以求的事情,有研究發現,孩子的觀察力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
1、 培養孩子觀察的興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平時生活中,父母要引導孩子有意識地去觀察周邊的環境。
有沒有發現,如果父母在一旁細心觀察一樣東西,孩子則會有樣學樣蹲在旁邊一同觀察,儘管孩子不懂父母在做什麼,但他在好奇心的促使下,不斷地提問,這時,作為父母,就要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了。
例如,地上的螞蟻搬家,強引導孩子觀察螞蟻的特徵,過程中引導而不是把結果直接告訴孩子,在孩子說出描述時加以鼓勵。
2、 多角度,多方法地觀察
生活中很多家長會有以下的對話:「別碰呀,好髒!」「不要靠近!有危險」。就這樣,了孩子的好奇心被你活生生地剝奪。
好奇心是激發孩子觀察的動力,也是大人培養孩子觀察力的好時機。
我們應鼓勵孩子運用眼、耳、口、鼻、手等身體多個部位去了解、探索被觀察的事物。
記得幼兒園設有植物角和動物角,目的是讓孩子觀察小貓的特徵,用手摸摸它的皮毛,聞聞它的氣味,聽聽它的聲音。
觀察花兒什麼時候由嫩芽長出葉子來,然後開花。這些都是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3、 讓孩子學會自己觀察
孩子的觀察力剛開始還是低水平的,需要大人幫助訓練。
當孩子有了觀察的興趣,大人可以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觀察,並鼓勵孩子把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
敏銳的觀察力是想像力、創造力的源泉,對於孩子今後的智力發展十分重要。觀察力是人類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觀察力是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開啟孩子心靈的重要手段。鍾美美和李澤正的成功,自然是離不開自身強大的觀察力。
伽利略說過,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其實,訓練孩子的觀察力並不難,家長們可以從平時生活中的細微事情入手,一點一滴引導孩子觀察身邊的東西,讓孩子做一個有心人。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們應身體力行,耐心引導,不遺餘力。
作者簡介:首白,爸媽精讀主筆,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2.0學員,五年經驗幼兒園教師,在教育和寫作的路上,始終懷著敬畏之心,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註:文章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