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文科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同學們不禁感嘆: 文科生被拋棄了嗎?家長們對於家中文科生的孩子也更加擔憂: 會不會學了文科沒有出路?
結合近幾年的高考形勢分析,文科生處境越來越艱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文科生處境為何越來越艱難?
2019各省高考分數線與2018年數據分析, 多省文科分數線遠遠高於理科!
從錄取分數可以看出,文科分數線基本高於理科,並且總體來看,文科分數線每年都有增幅,文科生考高分比理科生難,但是為何錄取分數線卻比理科高?原因有以下幾點:
1、理科錄取比例比文科高
從歷年的理科生和文科生的錄取率來看,理科生要明顯高於文科生,而且有的省份在文理科的錄取比例差距太大,當然,這主要是高校在招生人數上的懸殊造成的。
拿某學校來說,文理生比例大約為1比2,2019年的高考文理錄取比例:理科一本錄取率58%,文科僅為26%,很明顯文科錄取率不如理科。
當然理科錄取比例高於文科,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由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決定的,我國要大力發展工業科技,理工科人才的崗位必然比文科要多,理科生錄取比例高也是為了適應當下經濟發展的需求。
2、文科專業較少,理科專業較多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在新增專業方面,大家都發現新增的大多都為理科專業,比如: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智能製造工程等,而新增的文科專業則很少。這意味著,理科生在報考的時候將會有更多學校、更多專業可以報考,選擇更多,考上大學的機會將更大。
而在撤銷專業方面,撤銷的大多都為文科專業,數據顯示,2019年高校撤銷較多的專業包括:公共事業管理、市場營銷、經濟統計學、環境科學、教育技術學、生物技術、文化產業管理等。這一情況意味著2020年參加高考的文科生將會面臨「僧多粥少」的形勢,競爭將會更激烈。
3.報考過於集中,熱門專業膨脹
很多家長和考生在選報專業時,容易盲目跟隨所謂「熱門專業」。其實,「熱」也分「報考熱」和「就業熱」,並不是說「報考熱」的專業就一定是「就業熱」,比如:學習漢語言文學出來,一定當語文老師,報考金融經濟類專業,一定可以進入銀行工作。
考生盲目跟隨熱度,各個大學的不斷擴招,加速了文科專業的膨脹程度,尤其一些理工類院校,開設一些文科學院,教學質量比之理工類差距極大。當然,好學校的優勢專業任何時候競爭力都很強,無論文科、理科,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4.考生自身要求苛刻,局限性大
如果說前兩個原因是客觀因素,那麼一些學生不願離開家鄉故土,不願前往外省(市)。一昧向本地熱門專業湧入,則是造成文科考生選專業難的主觀因素。比如北京,上海兩地,每年的招生「大戶」就那麼幾所院校,可選的好專業也是有限的,大家報考的分數自然水漲船高,競爭也就更加激烈。
5.就業困難,吸引不到優質生源
文科類專業就業相對理工類而言,困難極大。畢竟大部分文科專業不學習技術,沒有像理工那樣,有實實在在的東西或者科研產品拿的出手,而且,一般文科生就業面也是極其窄,大部分學生選擇文理科時,都會以就業為衡量標準,一部分文科學習較為優異的學生,因為考慮到就業,轉而選擇理科,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不得不說,這是文科發展的一大損失。
就業困難,吸引不到優質生源,這也是大家採用腳投票的結果,什麼專業能夠更好地就業生存,什麼專業能夠帶來更大的利益,就去學習什麼專業。
「學好數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再被重提。對數理化尤其是理工科的重視,近年來無論是在新高考改革方向還是高校招生、學科建設方面,趨勢日益明顯。
6.試卷難度大,差異不明顯
當然了,高考中最重要的就是試卷分數了。文科試卷答題,大家差距根本不明顯,一題差3——6分左右,總分差距60分就是極高的了,而理科差距明顯,試卷結構比之文科,更能衡量高中學習的水平。也因此,大半部分省份的文科分數線比理科高,差異也就不是那麼明顯。
安徽省考試院曾發出提示
2019高考錄取結束時, 安徽考試院 就曾發出提示。
在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高中學生在選擇文、理科類時,高中學校、授課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選擇理工類。
具體如下:
省級考試院專門發文提醒,讓高中學校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選擇理工類。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了,因為很少見到官方層面發布這樣的信息。
然而安徽考試院給出的理由很簡單而且很現實: 文理考生比例接近1:1,但文理招生人數比例卻接近1:3。
那麼,2020年的高考,文科生面臨的形勢會不會更難呢?
首先,我們必須肯定一點,在高中階段選擇文科的,比選擇理科的考生要少得多。那麼在文科生數量減少的情況下,無論是文科生的最低投檔線比理科生高,還是名校的各招生專業給文科生帶來的「閉門羹」,都是為了維護高考的公平公正。
因為無論是招生計劃還是高考的位次,都與考生的數量是相掛鉤的,這就好比某鄉村小學整個學校只有學生三五個而被撤併是同樣的道理。由於人數方面的式微,再加上文科有影響力的競賽比較少,所以文科生很難成為大部分重點高校招生辦的「香餑餑」。故此,隨著文科生數量的減少,文科高考的難度不會降低,高校對文科生的要求也可能會越來越高。
其次,文科生會不會更難考,更多的是取決於考生自己在高考中所發揮出的水平。
我們知道,文科生更習慣於感性思考,文科生對主觀題更有把握;理科生偏向於理性思考,對客觀題的把控能力更強一些。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有一些人認為自己所選的很難考,也總有一些人覺得自己所選的是「小菜一碟」。這就好比以前一個朋友曾問我這麼一個問題:「你覺得哪些專業是比較有前途的?」其實,有前途的不是某個專業,而是選擇這個專業的人。同樣的道理,難考的不是文科或者理科,而是選擇文科或者理科的考生能否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成績出類拔萃的,哪怕選的是文科,同樣可以在高考中大放異彩;成績墊底,哪怕選的是理科,也有可能名落孫山,鎩羽而歸。
如果你是文科考生,請不要不要再在「文科會不會更難」這個問題上糾結,而是應該為即將到來的高考做最後的衝刺。文科再難考,只要你在高考中發揮出十足的「火力」,就很有可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適合文科生報考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