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學學成績無提高?3大招讓孩子告別「偽勤奮」

2019-11-22     口袋優鴻

現在的很多孩子早出晚歸地上學,周末也不休息,奔波在各個輔導班,每天晚上也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一直在看書學習,直到深夜

久而久之,感動了家長,也感動了自己,但是一到考試傻眼了,我娃成績咋這麼低呀,明明很努力

而這就要引起家長們的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孩子「偽勤奮」的表現:

左手練習右手答案,邊做邊看

家長有沒有注意過孩子是怎麼做題的?

如果是靜坐桌前,冥思苦想,反覆演算,十分專注,那一定是進入了深度思考的流狀態;如果是抓耳撓腮、左顧右盼,邊做題邊翻看答案,那麼學習效果肯定好不了

因為他們做題不徹底,過於依賴參考答案,嚴重影響學習效果,長此以往,學習就變成低水平的重複,每當要突破的時候,卻拿出了參考答案

不切實際,做題沒有針對性

家長如果翻翻孩子的練習冊,裡面能反映出孩子很多學習問題

比如一個數學成績久久上不來的男生,他的練習冊中選擇題、填空題幾乎空白,最難的幾道題卻寫得滿滿當當
用他的話說,做難題才有成就感,可是就算如此,難題自己做出來的部分又占多少呢?

很明顯的,這樣的心態就是眼高手低,不切實際

貪圖數量,為做題而做題

孩子寫作業時,如果大量的時間是用來盲目抄寫答案、機械地為寫作業而寫,一心追求結果,為了做題而做題的話,並沒有深入到學習的核心去,是內心浮躁和功利性強的表現,應當修正


如何走出「偽勤奮」

1學+查+改+納=學霸

:接受新知識

在校學習要緊跟教師的講課進度,基礎的知識點一定要理解消化,出現了差距一定要及時彌補,不要放鬆或者丟棄疑點,否則積少成多,會嚴重影響聽課的質量,增加自己基礎知識的學習負擔

: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檢查,作業和考試是查的主要方式

查是對第一個環節學的質量進行分析和檢驗的一個解決針對性學習的一個先決條件,老師通過布置作業或安排考試的方式來檢測學生所學的知識點是否掌握

:對知識不穩固和漏洞進行整改,一個很有效的法是建立錯題本,並隔段時間將其再做一遍

2及時複習

俗話說,溫故而知新

這個「新」主要指的是知識達到了系統化的水平,達到了融會貫通的新水平

首先,知識的系統化,是指對知識的掌握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也就是從整體、全局中去掌握具體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學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識系統中的應用位置上去

其次,把多而雜的知識變得少而精,從而完成書本知識由「厚」到「薄」的轉化過程

最後,系統化的知識有利於記憶,道理很簡單,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記,而聯繫著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記

3正確有效的做題

做題其實就是一個逐漸累積經驗的過程

當練習的次數多了經驗也就豐富、處理的方式也就多、思維也廣闊,我們的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而這裡有五大「秘訣」是我們在監督孩子做題時需要注意的

秘訣一:細作精選,「質」與「量」並重

秘訣二:注意刷題順序

秘訣三:做題要運用知識點

秘訣四:做題不追求「題數」,要增加「題次」

秘訣五:錯題要學會總結歸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CVNvG4BMH2_cNUgG2W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