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抖音快手,微博抱大腿

2019-08-21     字母榜

8月19日,新浪微博(以下簡稱微博)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微博凈營收4.318億美元,同比增長1%,凈利潤1.03億美元,同比下降約26.9%。

凈利潤雖然下滑,但財報公布當天,微博股價仍然上漲了14.1%。

答案或許在用戶數據。2019年6月,微博月活用戶達到4.86億,環比增長2100萬,日活用戶2.11億,環比增長800萬,均創下四個季度以來的最大增幅。

微博CEO王高飛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透露,從用戶在微博上的刷新、視頻瀏覽、時長以及互動行為來看,流量增速超過了用戶增速。

2019年上半年,微博普通用戶互動規模實現同比兩位數的增長。第二季度,微博流量和互動量同比增長也達到兩位數,興趣流刷新次數同比增長近50%。

半個月前,微博在成都舉辦一年一度的紅人節活動,微博高級副總裁曹增輝明確表示,2019年微博會把更多精力訴諸於平台內用戶的活躍度和流量的提升。

移動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2019年6月,移動網際網路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358.2分鐘,同比增長6%,增長速度較2018年底(22.6%)大幅下降,月活用戶數量雖然達到11.36億的新高,但增速也已大大放緩。

對微博來說,相比於「拉新」,「促活」顯得更為重要。2012年底,微博的註冊用戶就超過了5億。很多平台積極追求的年輕化和下沉,微博也已經基本完成,曹增輝2019年8月初公布的微博用戶結構顯示,81%的微博用戶在30歲以下,城市方面,四線及以下城市活躍用戶占比最高(32%),一線城市至三線城市的活躍用戶占比分別是15%、24%、25%。

與其在紅利將近的存量市場廝殺,讓沉睡的用戶重新活躍是高性價比之策。

2018年,短視頻行業發展迅速,這個增長奇蹟里,微博常常被描繪成一個失意者。快手和抖音發展之初,都曾經從微博獲取流量。微博在短視頻領域也多有嘗試,推出短視頻產品微博故事之外,也投資了秒拍和晃咖,但這幾款短視頻產品都沒有成功阻擊快手和抖音。

抖音一直被認為是微博的強力挑戰者,抖音因為運營能力強,不斷產出爆款內容,而被打上「媒體」的標籤,微博的定位正是社交媒體,不少觀點認為抖音將挑戰微博的娛樂中心地位。

一年過去了,抖音在大型輿論事件中的存在感仍然略遜一籌。2019年上半年以來,各類重大新聞出現後,微博還是大眾追蹤熱點的重要平台,側面證實了其社交媒體地位的穩固。

微博真正的壓力,來自廣告戰場。

CTR(央視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廣告市場整體下滑11.2%,其中,網際網路廣告刊例收入減少5.6%。

廣告主變得更加精打細算。多位MCN的負責人告訴字母榜(ID:wujicaijing),2019年廣告主的投放策略有了較大變化,越來越看重銷售轉化率,常常要求紅人按CPS(Cost Per Sales,每銷售成本)結算,有時甚至希望品牌廣告也有帶貨效果。

微博2019年第二季度廣告和營銷收入3.707億美元,同比增長2%,占總營收的85.85%。

廣告收入同比表現一般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2018年的二、三季度受到世界盃的影響,廣告業務表現突出,騰訊本季度媒體廣告營收同比下降也是同樣原因;二是由於政策原因,一些原本在二季度上線的劇集和綜藝延期播出,影響了一部分客戶預算的投放。

微博的廣告和營銷收入具體分為三部分,中小企業客戶(SME)廣告收入、大客戶(KA)廣告收入、阿里巴巴廣告收入。本季度,來自SME和KA的營收為3.465億美元,同比增長2%。2018年第四季度,KA給微博帶來廣告收入為2.06億美元,首次超過SME(1.8億美元)。

而王高飛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微博更關注在KA領域的產品競爭力。

網際網路廣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新的國民級應用興起並大舉進入了廣告市場。據介面的消息,抖音今年的營收目標是500億元,廣告也是抖音的主要營收來源。快手也加速了商業化進程,此前公布的2019年營收目標為150億元(包括廣告和商業開放平台的收入,不包括直播收入)。

微博未來的KA份額要從哪裡獲得?根據王高飛在分析師會議的回答分析,答案或許在三個方面。

微博也盯上了效果廣告。經濟環境不景氣,廣告主會更看重品效合一,微博流量的整體增加有助於拿到這塊預算,而FMCG(快速消費品)和電商是重點對象。

以品效合一為標準,微博面對廣告主的優勢是品牌形象的構建,塑造品牌形象,信息需要通過多種形式和角度觸達用戶,目前來看,微博是兼具內容和視頻較好的平台,「輿論廣場」的功能暫時也沒有其他平台代替。

加強KOL和明星資源的優勢。根據王高飛透露的數據,2019年第二季度,微博在手機和汽車兩個行業取得了不錯的廣告收入增長,KOL和明星營銷是獲取品牌預算的關鍵。

爭奪區域性品牌客戶。王高飛表示,這部分客戶以前更多在區域電視台投放預算。

財報還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微博的廣告收入來自阿里的部分為2411萬美元,同比減少了23%。

阿里正在和抖音也建立了密切的廣告合作,此前《晚點LatePost》報道稱,淘寶與抖音簽訂了70億元的年度框架協議,包括60億元廣告和10億元佣金,但該數額隨後被抖音方面否認。

雖然廣告投放有所減少,作為微博第二大股東,阿里和微博的關係依然親密。曹增輝2019年8月初宣布,微博電商直播將與淘寶打通,實現雙平台分發,微博大V還可以做單場付費直播,包括面向定向粉絲的直播。

微博在電商方面有兩次平台化嘗試,2017年推出網紅電商平台,側重於幫助紅人與電商機構對接,2019年則推出電商服務平台,整合了向淘寶導流的微博櫥窗功能。不難看出,新的電商平台更側重於跟淘寶相關資源的打通。

平台和廣告主之間並非簡單的雙邊關係,而是一個包括平台、內容生產者、廣告主的三邊關係。

爭奪廣告主,也是爭奪優質的內容生產者。

抖音過去一兩年吸引眾多內容生產者的重要原因正是流量足夠大,新帳號更容易崛起。

相比之下,微博在新增流量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很難藉此吸引內容生產者,只能訴諸運營策略和商業分成的傾斜。

2019年微博優化了多款主打私域流量的產品,比如改造粉絲群產品,推出強調粉絲分層運營的「鐵粉機制」(鐵粉指30天內,超過5天有互動行為的粉絲)。

從結果來看,曹增輝分享了一組數據,2019年上半年,微博大V(活躍粉絲大於50萬)的互動行為有所增加,每人每天主動發出11條互動內容,同比增加2條多。

二咖傳媒聯合創始人蘇欣表示,就流量和資源池的運營而言,以爆髮式成長為標準,抖音是最好平台,但微博更適合核心粉絲的運營。

「你可以在B站上紅,也可以在快手抖音紅,但是不能不在微博上紅,微博是所有紅人的客廳」,38度傳媒VP喻暘粢如是說。

從幾家平台的側重來看,抖音側重消費者,好的內容才會被推薦,這導致一些在其他平台已經擁有大規模粉絲的紅人,反而無法保證每一條內容都有曝光度。快手之前側重記錄者,為了鼓勵用戶記錄生活,質量一般的內容也會得到一定曝光。而微博更側重內容生產機構,「在微博更有安全感」,多家MCN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一家和多個平台均有合作的MCN創始人曾告訴字母榜記者,「一發廣告流量就斷崖式下跌」的情況在微博出現較少。

一位曾就職於微博商業化部門的員工告訴字母榜記者,2018年抖音快速成長,對微博的廣告業務衝擊不小,「談客戶的難度明顯變大了」,其中SME受抖音的衝擊更大。

從財報數據來看,微博2018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廣告收入的同比增長率分別是79%、69%、48%、25%,同一時間內KA收入的同比增長率分別是98%、91%、73%、63%(微博財報並未披露SME&KA具體收入該部分數據來自興業證券和國泰君安)。

KA客戶收入的拓展,一定程度上幫助微博抵禦了抖音的進攻。

微博的流量守衛戰里,相比商業化已經鋒芒畢露的抖音,為了流量和營收增長橫衝直撞的快手,是一個更大的不確定因素。

快手2019年下半年要完成1個億的日活增長,快手在下沉市場已經有穩定且龐大的用戶,這1個億隻能從競爭最激烈的1、2線城市中開拓。

2019年7月初,快手發布了流量補貼的光合計劃,包括助力媒體號實現私域流量變現的「快UP計劃」,旨在幫助100個百萬粉絲級優質媒體號年收入超過100萬元,而在現場站台宣講的媒體,正是得到過微博流量扶持的新京報「我們」視頻。據字母榜(ID:wujicaijing)了解,一些媒體類大V已經將快手視做新的流量紅利池。

另一方面,快手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初,只有10%的用戶可以在快手看到廣告,2018年10月底,這個比例才升級到60%。2019年,快手會釋放出大量的廣告位置,包括微博在內的諸多依靠廣告收入的平台,或許都將迎來新一輪衝擊。

不過,另一類微博挑戰者卻並不順利。

2019年6月,搜狐推出了社交產品狐友,一款被認為有微博影子的產品,但推出不久即被下架,將近2個月才重新上架,但關注寥寥。情況類似的還有即刻,即刻的平台氛圍也有某個時期微博的影子,但7月初即刻因為技術升級下架後,至今還未歸來。

而抖音和快手雖然也製造過一些社會話題,但目前來看,均未形成真正的公眾輿論場。

社交媒體這條細分賽道,面對來自其他平台的競爭,微博還擁有牢固的護城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oLls2wBvvf6VcSZ33t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