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們來說,父母一直都存在著特別的意義,不過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其實還不具備認識父母的能力,所以,因為腦子裡有很多父母都很關注孩子,是不是認識自己這件事。其實每個孩子他們的生長發育的速度不一樣,所以不一樣的孩子,他們能夠認出自己父母的時間段,其實也是有所差異的,並沒有一個完整標準的答案。
比如說,有一些寶寶因為自身的感知能力比較強,所以他們可能很小的時候就能夠認出自己的媽媽了,有些孩子在兩個月大,就可以分辨出媽媽和其他人之間的區別。而有一些可能感知能力沒有那麼的敏銳的寶寶,他們可能要等到6個月,也就是半歲左右的時候,才能夠辨別出媽媽。
父母們也可以通過下面的孩子的幾種舉動,來判斷孩子是否能夠認出自己
第一,聽到親近的人的聲音,會扭頭去看。
很多家庭照顧孩子的家庭成員不只是父母兩個人而已,有些年輕夫妻會請他們的父母來照顧孩子,一般來說。孩子就會跟這些照顧自己的人逐漸熟悉和親近,所以孩子認識的對象範圍可能不只是他的爸爸媽媽而已。
一般是在孩子3個月左右的時候,這個時候由於孩子他們的聽力發育已經比較完全了,所以他們能夠自主地分辨出一些聲音之間的區別,還可以分辨他所親近的或日常所接觸的聲音的特徵,那麼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對這些親近的人所發出的聲音非常的熟悉。
所以,如果當孩子出現聽到爸爸媽媽講話,或者是親近的照顧自己的人發出的聲音的時候,他們會追尋這樣子的聲音,並且會去尋找你們,那麼就說明孩子已經能夠認識你們了。
第二,在睡眠的時候,急需父母的安撫。
其實很多時候寶寶他們辨別父母的方式不僅僅是通過聽覺,通過聲音的區別來進行分辨的,更多的時候孩子所接觸的是他們的嗅覺,他們會通過氣味來判斷是不是自己熟悉的人,所以,當孩子睡前哭鬧的時候,媽媽抱著孩子,能夠平復孩子的氣氛,那麼就說明孩子其實也很熟悉媽媽了,換句話說,他們其實已經開始認識媽媽了。
很多不到一歲的寶寶,時常會出現沒安全感的情況,特別是在睡前的傍晚時分,很容易會出現哭鬧的情況。而這個時候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的安全感不充足,他們覺得害怕,所以才會這樣的。而這個時候媽媽對於孩子的安撫和安慰,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同時在這樣子的過程中,孩子也會逐漸的熟悉和認識媽媽。
第三,當孩子喜歡盯著媽媽看的時候,可能也說明孩子已經開始認識媽媽了。
知道有沒有寶媽發現過這樣子的情況?當你抱著孩子的時候,孩子跟你對視,好像在跟你對話一樣,還是會有這樣子的舉動,是因為在他們的記憶裡面,讓他們會有安全感,同時也是他們最為熟悉的人,再加上媽媽身上所擁有的那種特別的氣味,還是能夠很快的辨別出媽媽和其他人。
尤其是很多寶寶會出現一種情況,讓其他人抱他,孩子就會不願意,還會哭鬧,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就說明他已經開始認識媽媽了,他們已經能夠開始辨別媽媽和其他人之間的區別,或者等孩子更長大一點,他也能夠分辨親近的人和那些他沒有見過的陌生人之間的區別。
簡單的總結一下就可以發現,其實孩子分辨媽媽的方式,大多數都是通過聽覺、視覺,甚至於孩子還能藉助自己的嗅覺,記住媽媽身上所存在的特殊的氣味。
一般來說,孩子第一時間會認識的對象往往就是媽媽,這是由於母子之間的天然連接,畢竟孩子在出生之前一直都是在跟媽媽進行著相處,所以孩子和媽媽之間有一種隱形的特殊情感。
不過這並不代表爸爸在撫養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就可以缺席,多陪伴孩子,孩子也會很快就認識爸爸的,在被孩子「認識」的這條路上,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都同樣應該多上心,多去跟孩子接觸、相處,培養之間的熟悉度,畢竟跟孩子互相「認識」,還只是育兒的第一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OkG1HMBeElxlkkavP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