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000的環衛工真實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2019-11-20     社長本色

本文首發於【社長本色】VX公號(ID:wxgs-sz),歡迎搜索關注!

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隨地坐下就能睡著的環衛工

余有德被開除那天早晨,人們做夢也想不到,再過兩天他會死,死得像一條忠於職守的「狗」。

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余有德還穿著那件灰色的工作服。

這足以顯示他的身份,一名環衛工人,負責清掃廣州長湴村西街的四條巷子。

廣州城中村

2019年10月27日,剛剛慶祝完環衛工人節的隔天下午,廣州天河區長興街道卻傳來噩耗。

一位名叫余有德的57歲環衛工猝死於出租屋中。

他半躺在席夢思床上,衣服的紐扣敞開,露出肥胖的肚皮。

順著嘴角流出的血跡已經乾了,凝結在右半邊的臉龐上。

他雙手握著拳頭,放在胸前,沒穿鞋襪的雙腳已呈現出一片烏黑的顏色。

如果不是這個意外,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間藏在城中村裡的出租屋。

廣州城中村

這裡是廣州著名的城中村,絞在一起的電線穿插在緊密的樓棟之間,內衣褲隨意晾掛在上面,陽光找不到一絲照進來的縫隙。

環衛工、建築工人、外賣小哥、餐廳酒店服務員聚集在這兒。

順著巷外的街道,路兩旁是炒飯、燒烤各種小吃店,賣水果的流動商販,以及圍攏在空地上下象棋的無業游民。

很少有居民注意巷子發生了什麼變化。

余有德家打了封條的窗戶。攝/程靜之

余有德的房間被打上了封條,崗位也被新的工人接替。

而他被火化,裝進一個小小的瓦罐罈子,將徹底離開這座對他來說依然陌生的城市。

總有人帶著一點憧憬,好奇「凌晨四點鐘城市的樣子」

至少從某個維度來看,它是殘酷的。

深圳白石洲

凌晨4-6點間,這兩個小時被稱為環衛工作的「大掃期」,工作量大。

而這段時間也是環衛工的「黑色兩小時」,容易發生意外。

「環衛工」是一個既顯眼又不起眼的群體。

他們穿著最顯眼的外套,任憑外界如何喧囂,也很少主動發聲,似乎總在被動接受。

被動接受著年節時的慰問「關愛」,也被動接受著不為人知的傷害。

身在大城市

活得像隱形人

據長興街道的環衛工說,余有德24日因喝酒上崗被環衛站扣5分處罰,並因全面累計扣分超過20分,在10月25日被長興街道環衛站開除。

後隨即於27日被發現死亡。

雖然家屬和警方還未公布余有德的具體死亡原因,但是可能與其環衛站的扣分罰款制度有關。

廣州環衛工 圖/南都網

余有德所在的環衛隊,以扣分嚴格著稱。

班長和質檢員同時查崗,一人拍照取證,一人開罰單。

一名環衛工暑天拉肚子,離崗二十多分鐘,被扣兩分;

一名工人感冒批假未准,暈倒在馬路上,後來查出感染了肺炎,住院一個多月;

一名工人晚上九點多胃出血入院,次日未到崗,算曠工,扣分。

對於長興街道的環衛工來說,幾片被忽略的紙片或者煙頭,都有可能成為扣分目標.

一分就意味著被扣50元。

多名工人表示,全站300餘人被扣過分。

如果拒絕在罰單上簽字,一分就會變成兩分。

對環衛工人嚴苛的要求不僅發生在長興街道。

社長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網友發布的廣州天河區員村街道環衛站某班長內部群組信息。

圖源見水印

裡面赤裸裸地指出,很多班長沒有完成11月的「扣分任務」,並催促班長們趕緊完成,否則要扣他們的績效。

我們再細看一下指標完成情況:

該區環衛工一天的工資是106塊,遲到一分鐘、或一個煙頭、或坐在路邊一分鐘都可以被扣一分來完成指標,半天的工資就沒了。

社長在白石洲生活了幾年,也見過24個小時的深圳。

凌晨3-6點是環衛工出沒的時間。

為什麼不能等到天亮再清掃?

《工人日報》曾採訪的一家環衛公司負責人稱:

「早高峰開始後交管部門是不允許上路打掃的,只能趕在7點之前打掃乾淨。」

白石洲環衛工在清掃街道 攝/社長

來自湖南的陳阿姨(化名)夫妻倆經朋友介紹,在白石洲做了16年的清潔工,主要負責金河路的衛生工作。

從當年月租400元的村屋,搬到了現在月租850元的農民房單間。

白石洲塘頭村村屋,危房已禁止居住。 攝/社長

夫妻倆就靠這份工作,支撐女兒在上海讀完了大學。

而他們的月薪,十幾年間也從800元漲到了3600元。

福利、獎金、保障什麼的,他們一概不知,也不會去爭取。

「我們沒文化,也不懂這些,反正給什麼就拿著,沒有也不要。」

早些年,白石洲還沒打水泥路的時候,溝道里的垃圾堆成半人高,住戶與老鼠、蟑螂結伴生活。

白石洲握手樓 攝/社長

每天清晨3點,垃圾箱刮擦著狹窄的水泥路面,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

陳阿姨拿著掃帚和畚斗,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未甦醒的城市,向他們展現出另一種面貌。

夜不歸宿的男男女女,醉倒在夜宵檔口或人行道上,等待他們清理的是旁邊一堆一堆的嘔吐物,散發著酒糟過期的氣味。

他們每天還要面對爛淤泥里的臭老鼠,樹根下的龍蝦皮、田螺殼、燒烤竹籤,草叢裡的貓屎和狗屎,還有隨風亂跑的零食袋和餐盒。



白石洲小巷 攝/社長

如果碰上下雨天,垃圾就像上了膠水,牢牢地粘在地面,蓄滿雨水的垃圾桶有兩百斤重,難以拖動。

將大街小巷的垃圾清掃完畢後,再去垃圾站進行垃圾分類,等待第一批環衛車的到來。

早8點是上班的高峰期,他們會在這之前保證市容的整潔。



等高峰期結束,再進行新一輪的清掃。

白石洲金河路垃圾站 攝/社長

在各種垃圾中,環衛工窺見了人們的生活。

深圳人口流動頻繁,尤其是在面臨拆遷的白石洲,陳阿姨最近一周就能遇到十幾次搬家。

廢棄的床、柜子、桌凳,全部堆在門口。

得把它們搬到馬路上,等待固定的人來收走。

白石洲租客陸續搬家 攝/社長

幾乎所有幹活的環衛工都有被扣錢的經歷,要是碰到上級檢查,半個月工資都可能沒了。

「我年紀這麼大,身邊的同事也都是四五十歲的人,如果不做清潔工,我們還能做什麼?當保安都沒人要。」

陳阿姨在和社長說話的間隙,還在不斷清掃,她說自己一刻不敢停下。

「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才不會被罰款和解僱。」

如果白石洲全部拆除,他們將住進環衛公司安排的統一宿舍。

白石洲正在搬家的租客

「以後這裡會變成高樓大廈,也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在這裡打掃衛生。」

陳阿姨的命運,仿佛不掌握在自己手上。

城市如果失去了環衛工,將無法正常運轉。

但即便沒有他們,也會有其他環衛工來代替。

監控、稱重、走正步

為什麼被折騰的總是環衛工?

如果要選一個最辛苦的職業,環衛工人一定會被提名。

2019年7月11日,多地氣溫達到了35°C,部分城市出現了38°C。

一段60多名環衛工人在高溫下走正步的視頻被網友發到網上,引起了公眾的質疑。

市容環衛處回應稱,走正步是為了增強凝聚力,不太願意的可以不練。

社長覺得荒唐的最主要原因是,列隊踢正步和環衛工人的本職工作毫無關係,而且會嚴重耽誤他們的工作和休息。

到時環衛KPI完成不了,第一個背鍋的還是每天日曬雨淋的環衛工人。

2019年11月5日,一條「環衛工人用高壓水槍打黃葉」的短視頻登上微博熱搜。

環衛工說,在鄭州東區的一條街道上,領導要求「六個看不見」:

樹葉、煙頭、白色垃圾、小廣告、亂停的共享單車、髒車。

為了達到要求,他們便用水衝擊,促使黃葉加速落下。

今年3月初,南京河西區域的環衛工人被公司強制配上了一塊「加油手錶」

除了定位功能,它還設計了一項「暖心服務」:

只要工人們在原地休息超過20分鐘,加油手錶就會發出「加油」聲,提示環衛工人走動起來,繼續工作。

系統一旦發現工人超時停留或者脫離工作區域,就會向公司彙報數據,由公司對環衛工人進行處罰。

這種周扒皮式的監管方式讓環衛工人有苦難言,但面對網友質疑,負責人的回應同樣冠冕堂皇:

建立20分鐘的語音提醒是為了做到15分鐘的巡迴清潔,保證路面乾淨整潔。

如果不安裝「加油」手錶,那這個乾淨就是未知數了。

2018年5月,知乎網友 @百川 上班路上丟了錢包,被別人撿到後拿走了值錢的東西和錢包,把證件和各種卡丟在了公司附近的草地上。

一對環衛工夫婦撿到後,他們的兒子按證件上的電話打給了@百川,並給了他父親電話,約第二天上午找他們去拿。

第二天見到了這對樸實的環衛工夫婦,@百川 準備了些錢作為感謝,他們也不要。

想跟他們聊一下,然後叔叔說:

「我們身上有定位器,打掃衛生不能停的,我們邊走邊聊吧…」

這話聽得真叫人心酸。

某環衛工

無獨有偶,從2017年開始,深圳福田、羅湖、寶安等區域的環衛工人也被要求攜帶一塊GPS考核定位器。

從今年3月份起,還硬性規定了不同片區環衛工人的行進里程。

市政道路片區不能低於每小時0.8公里,城中村片區則不能低於每小時0.5公里。

里程不足即被記為不合格。

社長前面提到的環衛工陳阿姨,每天出門工作就需要佩戴電子表,直到下午五點才可以摘下來拿回去充電。

有一次她忘記充電,工作時間電子表自動關機了,上級馬上就打來電話詢問情況。

更有意思的是西安,在這片背靠黃土高坡、俗稱「八百里塵土飛揚」的地界,西安市政府對於市政環境衛生的要求近乎達到了嚴苛的程度。

2018年,西安推出了「掃灰稱重」「以克論凈」的環衛工考核方式,被網上稱為「史上最嚴格考核」。

考核時,檢查員會在人行道上劃出1平方米的方框,用毛刷掃灰並稱重。



只要同一路段三處樣本點的平均塵土重量超過5克,就算不達標。

超過0.1克都不行!

我們再回到2017年,「煙頭革命」席捲西安。

在那一整年間,幾乎所有市民都加入到了與煙頭的作戰之中。

上到市領導,下到小學生,無論是知識分子,還是出家之人,都會主動或被動地參加到撿煙頭的公益活動之中。

作為維護市容市貌的中堅力量,環衛工人肯定會承受更高的考核要求。

西安環衛工撿煙頭

那時有環衛工人接受媒體採訪稱,如果在自己的保潔區域發現煙頭,就會被罰款2-100元。

還有的環衛公司規定,每個環衛工每天一定要撿夠500個煙頭,否則就要罰款。

有時候沒有達到要求,環衛工人還得自己抽煙,製造煙頭來補足差額。

西安環衛工被欠薪,靠啃饅頭度日

上有公司領導為難,下有群眾刁難,這難道不是一種歧視嗎?

2019年4月,江西宜春遊客踏青公園垃圾遍地,環衛勸阻還遭懟:

「我們不亂扔你們要失業。」

平常4個人打掃的工作清明期間增加了3人,一天撿6個小時也撿不完,每天能清出十多車垃圾。

2019年10月29日,遼寧大連多名男子當著環衛大爺面嗑一地瓜子殼,將殼直接扔地上。

環衛大爺讓他們別亂扔,他們不聽,還說沒垃圾環衛工會下崗,還有人將煙盒撕碎扔地上。

在很多人眼裡,環衛工人是典型的「三低」代表:

低收入、低學歷、低技能。

社長認為環衛工人是弱勢群體,不是出於對他們職業與工作性質的貶低。

而是對於他們工作環境、創造價值和個人所得這三方面不匹配的同情和無奈。

讓環衛工人安全體面地工作

其實沒那麼難

從最直觀的薪酬水平來看,截至今年5月:

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除上海外,其他城市環衛工人的人均收入都在3000元/月左右,僅僅可以滿足其在大城市生活的基本生理需求。

數據來源:項田甜

而在其他二三線城市中,環衛工人的工資更低。

加上加班費、高溫補貼費等補助,最後到手工資大多都不會超過2000元/月。

就算是有高溫補貼,金額也少得可憐。

按照《社保法實施條例》規定:

室外露天作業人員只有在33℃以上的高溫天氣下工作,才可以獲得高溫補貼,且只規定了每人每月60元的最低補貼線。

也就是說,要是遇上無良公司,你就算天天在酷暑下作業,每個月可能也只能拿到60塊高溫補貼。

高溫下的環衛工

更殘酷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環衛工人都有繳納社保。

環衛部門是事業單位,但絕大多數一線環衛工人都是編外工、臨時工。

身份不同待遇也不相同,財政負責正式職工的工資,而大量一線環衛工人都是由環衛公司解決的。

我國環衛工中有80%左右是非在編的臨時工,沒有和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只有私下協議,來頂替正式環衛工人的崗位。

這些沒有身份的環衛工「黑戶」,如果在工作崗位上發生人身意外,公司沒有任何責任保護他的權益。

在馬路中間撿垃圾的環衛工

在中國,環衛工人一直都是高危職業。

我國每年遭遇交通事故的環衛工人有數百人。

成都61歲環衛工人為了去路中撿一個從車上扔下的瓶子,被撞身亡;

哈爾濱孫桂芳等5名環衛工人在二環橋上進行清雪作業時,被撞身亡;

長沙環衛工人陳某輝在作業時被撞死亡,肇事司機逃逸。

這一樁樁慘案,變成一個個冰冷的死亡數字,後又在公眾短暫的唏噓之後,由新聞變成了舊聞。

很多時候,讓環衛工丟掉性命的導火索只是人們從車窗隨手扔出的一個煙頭、一張廢紙。

另一方面,環衛工人群體老齡化嚴重。

50歲以上的環衛工人大致占了80%以上,一旦超過退休年齡,用工企業就無法為其繳納社保。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五險一金、每月拿著僅可以維持基本生存需求的幾千塊錢,環衛工人卻被迫接受最辛苦的工作和最長的工作時長。

2011年,武漢一位環衛工帶著3歲的孫子掃馬路

雖然用工企業都會依照各地政府發布的環衛工人用工建議,來實行三班倒的排班制度。

表面上保證了每位工人每天的工作時長不超過8小時,但在實際操作中,因為人員短缺,多數環衛工人都要被迫接受每天工作1.5-2個班次,日平均工作時長超過12小時的安排。

據《工人日報》報道:

在貴陽,每位環衛工人每天至少要清掃6000平方米到8000平方米的街道,相當於一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

貴陽環衛工

而根據住建部的規定,根據道路級別的不同,每天人均清掃面積從3800平方米至6800平方米不等。

很多城市的環衛工人都是超負荷作業的。

環衛工人節假日無休,想要請假,要麼申請和同事調班,要麼選擇直接扣工資。

劉永亮在路邊樹下打點滴,堅持帶病工作。

圖/瀟湘晨報

於是就出現了2012年那張盛傳網絡的圖片:



環衛工人劉永亮坐在路邊的樹下,把吊瓶掛在樹上打點滴。

為了不被扣工資,劉永亮就算感冒、發燒,也仍然扛著病體堅持工作。



而他每個月的工資僅僅1200元。

讓一線環衛工人安全、體面的工作很難嗎?

其實並沒有。

為了安全,能採用機械化清掃的道路都可以機械化,不要讓環衛工人為一張紙一片漂浮物去快車道上撿拾。

國外環衛工裝備充足

完善的垃圾分類和大規模機械化道路清掃,能極大降低環衛工人的工作量,保障他們的安全。

除此之外,還要給環衛工人最起碼的安全保障。

在國外大部分國家,環衛工人是按照勞動法納入企業職工範疇,工資、社會保障和福利問題都可以解決,並且收入也不低。

吉林環衛工在鏟雪

對任何職業的尊重,都要建立在對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障之上。

而放棄對弱勢群體和底層社會的關注,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大忌。

對於像社長這樣的普通市民來說,能夠做好垃圾分類,在外不亂丟垃圾,不故意刁環衛工,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了。

希望大家共勉

參考資料:

[1]環衛工人高溫下走正步已被叫停,澎湃新聞,2019

[2]環衛工被撞,別讓他們消失在「凌晨四點鐘的城市」,中青報,2017

[3]西安的環衛工人應該至少月入兩萬!,狐狸罐頭,2017

[4]廣州環衛工猝死出租屋:喝酒誤工被扣分開除,常年打掃城中村,搜狐新聞,2019

[5]城市環衛工人面臨的困境和解決途徑,項田甜,綠色科技,2019

你平時關注過環衛工嗎?

你所在的城市環衛工待遇怎麼樣?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歡迎移步到【社長本色】VX公號(ID:wxgs-sz)評論留言,公號精彩留言有獎!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_F8lm4BMH2_cNUg-qF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