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最震撼的紀錄片,我建議每個家長都看看!

2021-04-04   毒藥君

原標題:上半年最震撼的紀錄片,我建議每個家長都看看!

如果花50萬美元,能讓你的孩子進入世界頂級名校。

這個機會給你,你要嗎?

在美國,有錢又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少都去找了一位大師:里奇·辛格。

只要120萬美元,他可以保證讓你的孩子進世界頂級名校。方法,他自有妙招。

2019年,媒體曝光了「美國史上最大招生醜聞」,揭露了里奇為了掙錢,幫助美國有錢孩子不擇手段進入名校的黑幕。

該案涉及的名校,包括史丹福、南加大、耶魯等;

舞弊主謀有南加大帆船教練 專業監考人員 學校高層管理者等;

學生家長包括《絕望的主婦》主演,金球獎得主菲麗西提·霍夫曼等50等多位,以及中國山東首富趙濤等。

菲麗西提進法院

該案曝光後,舉國譁然,被稱為驚天醜聞。

近日,網飛推出了紀錄片——《買進名校:美國大學舞弊風暴》。

影片以人物和場景重現的形式,還原了案件的全過程,引發了多方的熱烈討論。

條條大路通名校

片名將該案稱為風暴,可見其所涉及的範圍之廣,影響力之大,絕非一人可以完成。

我們先來看看美國的錄取制度。

美國有三千多所高校,但是被列入常青藤名校的,只有8所。全世界優秀的學生,擠破了頭想進這些頂級名校,競爭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美國想進入名校,通常是兩種方式。

一種是走前門,就是實打實地憑成績考進去。

一種是走後門,被稱為「發展性錄取」。也就是通過捐款,為孩子謀得進入高校的資格。例如特朗普的女婿賈里德·庫什納,成績平平,但得以進入哈佛,靠的就是他那做房地產生意的老爸,給哈佛捐了250萬美元。

但第一種方法,並不能100%地保證孩子考上,畢竟考試就有不確定性;第二種方法,現在門檻太高,捐1000萬美元可能只是「入門級」,捐了學校也不能保證100%能錄取你。

於是,里奇開展了「旁門」業務,一共有761扇門,可以為考生量身定製。

美國的大學招生看綜合結果,一是看學生在相當於美國高考的「ACT和SAT」中,拿了多少分。

考試之嚴格與難度,可以參看電影《天才槍手》。

二是看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有無特長等。

這兩步,里奇都有方法。

第一步是通過找人替考提高考生的考試成績。

他說:「只要花七萬五千美元,想考多少分都可以。」

里奇利用考試製度中,對學習障礙人群的照顧:考場中只有考生和監考官兩人。先是賄賂醫生,給考生開出學習障礙的醫學證明。接著,賄賂監考官馬克,讓馬克直接替考生「答卷」。

馬克作為出題人,自然知道該如何答題。家長想要多少分,里奇均能給到。

替考一場,費用1萬美金。

自從馬克當了爸爸後,生活壓力變大,當對金錢的慾望,超過了道德感,馬克選擇遵循了慾望。

里奇的第二步,是將考生包裝成體育特長生。美國非常重視體育文化,每年的招生名額,都會留出一定比例給體育特長生。只要教練認定該考生成績優異,一般都能錄取。

此外,里奇也會偽造考生的申請材料,必要情況下,將種族從白人改成亞裔或者非裔,享受平權福利。

勾連學校與家長

里奇曾經是大學籃球教練,因團隊成績不佳被開除後,他看到了獨立大學顧問行業的遠大「錢」景,投身此行。

此前的大學執教經歷,讓他深諳大學在錄取體育特長生方面的漏洞。

此外,里奇也是個銷售天才,他第六感敏銳,能迅速找到對方的弱點和痛點,並給予對方所需。

紀錄片中的受訪者揭露,在美國,頂級學校的排名和學術沒有關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新聞》給大學排名的標準一直是:名望。

名望的本義是指人們不會意識到的事物,是虛構,幻影和欺騙的結合體。

全世界的學生,對美國來說都是市場。美國在營銷方面做的努力且成功,令被排名奴役的人都承認:只要上了好大學,就有了不同的身份。

對於案件中的出資方富人來說,高等教育越來越像一種商品,入學成為目標,受教育不再是重點。他們的財富已夠多,追求權利的虛飾更重要。

名校的威望和光環,無疑是他們吹噓的資本,地位攀升的手段。

里奇正是抓住了家長的這一心理,提出三個靈魂拷問:

「你想要你孩子進頂級名校嗎?」

「你覺得他的成績能考上嗎?」

「只要花錢,100%入名校,你願意嗎?」

多數家長都會覺得這是划算的買賣。

其中的美妝網紅奧維利亞,年紀輕輕已經事業有成,不想讀書。但她的演員母親和設計師父親都沒有上過大學,他們希望女兒能進入名校。

對父母來說,這就是他們第二次進名校的機會,還能加持孩子的未來。

就這樣,奧維利亞進入了南加大。但她依然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上課時倍感折磨,只想趕緊回家。

其中最「冤大頭」的,是中國山東首富步長製藥老總趙濤的千金趙雨思,趙濤花了650萬美元(人民幣4200萬)給里奇,將女兒送進史丹福。這個是價格,是正常價格的50萬美元的13倍。

可笑的是,趙雨思曾在鬥魚直播上,以美國高考狀元的身份,充當「人生導師」,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她還鼓勵網友:考上史丹福不是夢,只要你有夢想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那就問心無愧。

有錢人一邊享受著財富帶來的特權,一邊鼓勵著普通人要努力,真是當代魔幻現實主義。

而學校方面,里奇選擇的多是帆船 馬術 水球等運動作為考試錄取的跳板。

原因,主要是因為教練缺錢。

美國大學的運動項目的運營資金,都需要教練自己拉贊助。即使該運動拿了全美比賽的冠軍,領導也不會有絲毫讚揚,重點是能不能帶來營收。

而這些運動,幾乎都是富人圈的小眾運動,普及度低,熱度也不高,贊助自然不好找。

找不到贊助,項目取消,教練就得失業。

這也是教練們為何願意冒著喪失名譽的風險,也會接受里奇的賄賂。

此外,里奇與負責審閱運動員資質的體育主管海涅爾達成合作意向,每個月付給她2萬美元,海涅爾負責擺平兩方質疑。

就這樣,里奇前後一共賄賂了9位運動教練,為考生提前預定特長生名額,順利幫助無數個家長「圓夢名校」。

在里奇與家長看來,他們關係的只是這件事是否對自己有利,至於教育、公平、孩子都可以不尊重。

03

美國大學理事會承認:SAT得高分的學生,顯著可預見的特徵是家庭條件更好。

哈佛大學校報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入學的新生中,30%的學生家長都是哈佛校友,其中40%的學生家庭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

紀錄片也揭示,在美國,考生聘請私人大學顧問的費用,即使是低端學校,一小時也要兩三百美元,而85%的美國人無法接觸到這個層級的專家。

即使是學習,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更有優勢。

前幾年,北京市文科狀元熊軒昂的一席話,引發了無數人的共鳴。

他說: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我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在北京享受的教育資源得天獨厚,和農村孩子比起來,學習上捷徑很多。

這也讓毒藥君想起了,很多家長一度呼籲要推行的素質教育,向英美看齊,那其實是歐美國家用來固化階級,最直接溫柔的刀子!

素質教育如果一旦在中國推行,按照我國的貧富差距,本就享受不到優質教育資源的貧困孩子,勢必會落後更多!

而該醜聞令大眾極為氣憤的另一原因是:有錢在已經擁有更多人脈財富,好的教育資源時,還在通過非法手段,搶奪名校名額。而學校,顯然並不是一無所知!

該案中一位以籃球特長生進入名校的學生,身高只有165cm;里奇在準備材料時,甚至會用P圖來完成······

帆船教練回憶起第一次見里奇時,里奇直接穿過了安保重重的史丹福,出現在了他的辦公室門口。這讓帆船教練意識到:里奇在史丹福有人。

高校需要富人的錢作為收入,富人需要高校的名望鞏固地位。

顯然,舞弊案是一場學校與富人合力完成的遊戲。

他們利用大眾對教練和學校的信任,為有錢人開闢綠色通道。

一場舞弊能進行八年才被發現,可見,整個體制都爛透了。

美國頂級大學愈加貴族化 精英化 商業化,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里奇用來作弊的帆船、賽艇馬術等小眾運動,但是訓練費就不菲,也幾乎與普通孩子無緣。

要知道,高校錄取是一場「零和遊戲」。每當有一個學生通過欺詐行為獲得入學資格的同時,也意味著有一位誠實、真正有才華的學生失去了入學資格,影響的,也許是孩子的一生,背後整個家庭的命運。

堵死普通考生上名校途徑的,是那些站在舞弊案背後,賺得盆滿缽滿的既得利益者。

而該案的審判,則更為可笑。大多數家長,只被判處幾個月的監禁。

那位改寫了數個孩子的命運的帆船教練,竟然只被判處6個月居家監禁,緩刑兩年,罰款一萬,學校也「不計前嫌」,讓他工作照舊。

更可悲的是。

這起舞弊案,並沒有促使美國進行大學錄取體制改革,而會讓大學顯得更名貴,更令人嚮往。

1924年,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大門對聯寫到: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此後的半個多世紀裡,黃埔軍校走出了人才奠定了新中國的格局。

無論何時何地,教育,都不應該商業化!

如果連教育都成為可以買賣的商品,讓富人們可以以金錢開路,為所欲為,窮人連努力的機會都被剝奪。

那整個社會將愈加成為富人的遊戲,底層人民的牢籠,離「一潭死水」也不遠了。

教育,是每一個生命個體,能以最小成本獲得,且終生受用的知識財富,是每個人想要謀取更好生活的最快捷途徑。

讓每個孩子的努力都能得到回報,讓高考公平成為每個公民應有的權利,是社會發展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底線。

《買進名校:美國大學舞弊風暴》能在今日被拍出來,反映的也許只是mei guo美國教育的冰山一角,看不見的角落裡,還數不清,有多少個「趙雨思」。

在中國,我們慶幸的是,還沒有這些事情被曝出來,然而,它真的不存在嗎?

維護教育公平,給予每個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權利,這才是正常社會該有的樣子!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順手點個在看,轉發朋友圈吧。

作者/編輯:付夢珍

(看推薦影片請添加此號,有最新電影、話劇、圖書,線下電影活動等多重福利相送!!!)

掃一掃,更多福利等你~

「毒藥」歡迎讀者來稿,主題方向包含綜述梳理、熱點評論、影評等,一經採用,稿酬優厚,另有電影票、精選好書等福利相送。稿件投遞郵箱:

商務聯繫微信:muzichichu

-THE END-

對談大咖

———

羅比特·麥基 | 李安 | 田壯壯 | 賈樟柯 | 寧浩

關錦鵬 | 刁亦男 | 饒曉志 | 董潤年 | 李霄峰

五百 | 張大磊 | 呂行 | 侯鴻亮 | 樊路遠 | 宋歌

陳祉希 | 許月珍 | 龔朝暉

深度解讀

———

金剛川 | 花木蘭 | 姜子牙 | 我和我的家鄉

奪冠 | 我們:《奪冠》幕後紀實 | 麥路人

異星災變 | 信條 | 菊次郎的夏天 | 一點就到家

五條人 | 掬水月在手

微信公眾號最近更改了推送機制

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

將[毒藥]設置星標

多點在看

這樣就能更及時地

接收收到我們的推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