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之助
最近,又重溫了電視劇《 雙面膠》,這是一部2007年的劇,六六編劇,海清主演。
放到現在看依然很有現實意義。
海清飾演的麗鵑是一個典型的上海女人,生活精緻,有小資情調。丈夫亞平是一個東北漢子。結婚後,兩人過著二人世界,你儂我儂。誰知,這一切都被「婆婆來了」打亂了。
01 沒有邊界感的婆婆,催生家庭矛盾
婆婆和公公住進亞平和麗鵑的家,家裡的布置風格也隨之變成了「媽媽款」。
亞麻桌布換成了一次性塑料桌布,吃飯的碗有盆那麼大,布藝沙發被鋪上了花色不一的毛巾被,名畫《大浴女》被掛上了日曆。
這都不是最主要的。
一次,麗鵑早上醒來,突然發現昨晚脫下的衣服,被整整齊齊疊放在椅子上,她倒吸一口涼氣——婆婆在小夫妻還沒醒時,進過他們的睡房。
這著實讓人吃不消。
打著為你們好的旗號,婆婆參與進小兩口的生活,卻不知不覺間越了界。
研究表明: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元關係,其他關係如果高於夫妻關係,就會失衡。
對於一個小家庭來說,婆婆只是外人。雖然你是長輩,是媽媽,但你也只是大家庭中的一員,而不是小家庭的,過日子是他們小兩口的事。
無視邊界,就是對他人生活的入侵。
好婆婆都是不會越界的,適時的得體退出才是對子女最好的愛。
02 婆婆私心太重,是婚姻問題的導火索
這天一大早,亞平和麗鵑還在睡夢中,婆婆就來到房門口,拍門大嚷,讓麗鵑起來看看洗衣機是不是壞了。
酣睡中的麗鵑讓亞平去看。婆婆一看出來的是寶貝兒子,立馬說不用他操心,還心疼得催他回去繼續睡。
可見,婆婆不是不知道心疼人,只是不願心疼媳婦。
這種「雙標」的事後來一再出現。
公公病了,亞平來到醫院,看媽媽氣色不好,提出替母親守夜。
媽媽心疼兒子,堅決說不行。麗鵑說可以請護工,婆婆怕花錢不肯,說讓麗鵑來守夜。氣得麗鵑起身走了。
做母親的私心,終究是成了婚姻問題的導火索。
兒子和母親有著血緣關係,而兒媳和婆婆只是社會關係,如果沒有那個作為兒子和丈夫的男人,婆媳也只是路人而已。
對於婆婆而言,不求你把兒媳當女兒,但至少你可以把她當一個需要尊重的晚輩,要知道,除了你,她是最愛你兒子的女人啊。
03 婆媳不和,是婚姻的攔路虎
麗鵑第一次懷孕不小心流產了,婆婆和公公二話不說回了老家。
後來,麗鵑再次懷孕,為了孫子,婆婆讓麗鵑多吃,而不顧她的感受。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破窗效應,指的是,一個建築的幾個窗戶破了,如果沒有被及時修好,可能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
這個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麗鵑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
婆婆提議亞平的表姐玉喜來給麗鵑做保姆。婆婆的態度,麗鵑的忍讓,玉喜都看在眼裡,於是她有樣學樣,和麗娟婆婆一樣「省錢」,為省水洗衣粉沖不凈,害麗鵑過敏,還每每把麗鵑頂撞得無話可說。
麗鵑一忍再忍,委曲求全,婆婆和玉喜卻變本加厲。
孩子出生了,婆婆和玉喜又霸著孩子,不讓麗鵑看,月子裡的麗鵑在房間裡,氣得直哭。
婆婆一連串的行為,說明在她的眼中,兒媳終究是一個外人。
因為自己的越界和自私,婆婆把兒子兒媳一家攪得雞犬不寧。
在之後帶孩子的過程中,婆媳矛盾更加激化。
麗鵑覺得母乳能提高孩子免疫力,所以上班後加入了「背奶」大軍,每天把擠出的奶存進冰箱。
誰知道婆婆竟然倒掉了麗鵑辛苦儲存的母乳,還讓孩子學說「媽媽壞」。
一次爭吵中,孩子跌下二樓。因為這件事,一個家徹底散了。
果然,婚姻好不好,看婆婆就知道。
04 婚姻好不好,看婆婆就知道
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定是先有好婆婆,再有好兒媳;先有好丈夫,才有好妻子。
婆婆和兒媳並不是勢不兩立的,她們有一個共同愛著的人,那就是這個「雙面膠」。
作為母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最應該、最可以調解婆媳關係的就是他。
在婆媳關係中,媳婦一定要尋找到自己的隊友——丈夫,讓他發揮好「雙面膠」的作用,黏合起婆媳關係。很多矛盾,丈夫出面化解,事半功倍。
婆媳並不是天敵,因為那塊「雙面膠」,她們成了一家人。
既然進了一家門,那就請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多些尊重,多些理解,多些真誠。
也許,能做到這些,就已經足夠。
-END-
今日話題:你遇見過奇葩的婆婆嗎?
@心之助盧悅 ,心之助情感心理平台創始人,心理學學者,資深媒體人,15年婚戀情感專家;央視、鳳凰衛視、北京台多檔節目特邀心理專家;暢銷書作家,著有《愛情有毒》、《愛到絕處便逢生》《過日子就像玩闖關遊戲》 、《親密關係的重建》,各大平台均有售。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本文由心之助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