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吵架雙雙慘死街頭:婚姻中最毒的夫妻,都逃不出三句話

2020-05-25     心之助盧悅

原標題:情侶吵架雙雙慘死街頭:婚姻中最毒的夫妻,都逃不出三句話

文 | 心之助

近日,一個新聞真是讓人痛心!

在江西龍南縣,一對情侶馬路中間吵架遭轎車碾壓。

女子與男友發生爭執後,氣不過,竟然直接躺在路面。

隨後,兩人都被轎車撞倒。

女生直接被轎車血腥碾壓。

如此沉重的代價,或許是他們都沒想到的。

可這樣的事情,在我看來真的不少!

很多爭執的起因,很可能只是非常微小的瑣事。

比如,我的一學員林英,昨天晚上就跟男朋友吵架了。

她剛做好飯,就收到男朋友的信息:「我晚上有點事,可能要晚點回來。」

林英看看簡訊,又看看熱騰騰的飯菜,一股怒火油然而生:「就你忙,我不忙?我不累?你除了在外面花天酒的,還能幹點啥?」

男朋友也憋屈,我這一邊苦哈哈地加班,還得小心翼翼的哄你,憑什麼啊?

於是,他看完消息後,毅然打開了勿擾模式,不再回復,指望著林英能自己消消氣。

只不過,林英打了十多個電話,無果,更氣了。

睡覺前,她乾脆把門一反鎖。

不是玩冷暴力嗎?大家一起呀。

可再過了一小時,她就被不安裹挾了,因為微信顯示著男朋友提分手的消息。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

戀愛兩個月後,他們就陷入了「爭吵—分手—復合—爭吵」的反覆折磨中。

反反覆復,都是舊藥新吵。

雞毛一地尚存,冤冤相吵不能了。

明明相愛,為什麼爭吵不休?

生活中這樣的人也不少。

明知道吵架傷感情,說不定哪天就讓對方心涼透了。

可火一上頭,不發不快,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呀。

為什麼呢?

原因可能有三點。

  • 第一,消極詮釋。

如果一個人自身對親密關係缺少安全感,那麼很容易把對方正常的行為異化為傷害關係的行為,然後挑動一場戰爭。

比如說林英,當男朋友發來消息,要晚歸,她的內心戲經歷了四步:

初始想法:他開始不再對我噓寒問暖,晚歸也就發來這樣一個通知。

二次加工:我卻還這麼愛他,下班很疲憊,還想著為他做一桌飯菜。

得出結論:戀愛久了,感情淡了,他沒那麼愛我了。

開啟腦洞:他是不是在騙我?他是不是和別的女人在一起?

於是,她用幾句話濃縮了這四個步驟,發出一條消息。

這時候,她的男朋友只有一個想法:我的天吶,這都什麼玩意兒?

千萬不要指望對方能從蛛絲馬跡中看到你的不安和愛意,對方只能在蛛絲馬跡中感到大腦一片空白。

當然啦,控制不住爭吵,繼而發展到分手的情侶,怎麼會在這一步就停止呢?

男朋友此時就像原始人在手無寸鐵,卻在原始森林中偶遇一隻老虎。

他會戰鬥嗎?會逃跑嗎?

哦,不。

他往往會把頭埋進土裡,假裝這裡沒有人,這裡一切太平,一切都會過去的。

此時,林英的消極詮釋就進入了第二階段: 證實。

當男朋友沉默,林英那些無解的腦洞似乎都有了答案。

你看,就是感情淡了,他就是不愛我了,他就是厭煩我了,他就是在外面花天酒地,他就是......

一旦你在心中給事情貼上答案,這題就無解了。

為什麼呢?

因為你們的爭吵會變個性質,從就事論事,就內心戲而吵,變為:

男: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

女:那你就不無情?不殘酷?不無理取鬧?

這時,吵架就變成了發泄情緒,滿腦子是怎麼戳中對方痛點。

只是,發泄地越爽,結局也越慘。

  • 第二,愛而不得。

或許,你跳出爭吵,看看這些內心戲,也會覺得有些荒唐。

但我想說:這一點都不荒唐。

雖然只是一次晚歸,一件小事,但兩人吵的可是件大事。

他們真正在意的才不是對方几點回家,刷沒刷碗,放沒放好鞋子。

本質上,他們其實是在吵:你到底愛不愛我?我需要你的時候,你是否會站在我的身邊?是否會幫幫我,又可否會抱抱我?

林英是如此。

她在用憤怒表達:「 我很受傷,我很愛你,我很需要你。

她的男朋友又何嘗不是如此?

當他不得不加班,預感到對方會生氣,

再三思考,也不知道該如何措辭,最後小心發出消息。

當他被質問,迎接對方的怒火,心裡卻滿是委屈:

「我加班,真的很累,我希望你理解我。」

當他提心弔膽,想著該如何哄對方

走到門口,卻發現門早已被反鎖。

其實,他也想說:「你可不可以看看我,理解我,我也會有脆弱的時刻。」

  • 第三、權利爭奪。

有個男人說:「咱們去吃中國菜吧。」

妻子回答說:「好呀,」

但是接著問道,「你想去飯館吃, 還是把它帶到家裡吃呢?」

這時,他可能感到相當尷尬,因此厲聲說道:「你為什麼要把問題想得這麼複雜?」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許多激烈的吵架就是由這種再瑣細不過的事情引起的。

而且,這些吵架所隱含著的意思都是 一樣的,即「你難道不知道我需要什麼嗎?為什麼不乖乖地 聽我的?」

這麼多對夫妻吵來吵去,其實就是在爭取這樣一個結果一一「你什麼都不懂,你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你什麼都要聽我的。」

對他而言,任何一件小事都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爭。

他必須讓配偶在每一件小事上聽從他的意志,如此一來,卻把對方越推越遠。

這很可能是來自於,他對自己有內在有著更多的無力感。

所以,總是希望通過掌控外界來幫助自己再次解決問題。

可是,吵到最後。

誰也沒有多餘的能量走出對抗的框架,找找那些聯結點。

明明相愛,卻不會表達,而把彼此推遠,或許這是最令人遺憾的一件事了吧。

如何高級地吵架?

其實,吵架是一種能力。

只要掌握方法,一句話,甚至一個動作,也可以改變你們的感情走向。

那麼,怎麼才能相殺相愛,而不是相愛相殺呢?

  • 第一,找出「滑動門時刻」,重新解讀。

在關係中,我們都會向彼此發起一些溝通邀請。

研究發現,幸福的情侶往往能注意到這些溝通邀請,正確解讀彼此的心意;而不幸的情侶會忽視絕大部分邀請,心生錯誤的解讀。

這些溝通邀請,就被稱為「滑動門時刻」。

注意到了,拉開滑動門,就有機會走進彼此的心中。

置之不理,或者不小心忽視掉,也就關上了滑動門,轉身越走越遠。

看劇閒聊時——

關閉滑動門示範:

女:彈鋼琴的人好美呀,我小時候也一直想學鋼琴。

男:三分鐘熱度,就不要浪費錢了。

女:你有毛病啊,我就隨口一說。

打開滑動門示範:

女:彈鋼琴的人好美呀,我小時候也一直想學鋼琴。

男:三分鐘熱度,就不要浪費錢了。

女:確實我們現在得省著錢買房,你也有壓力。你也可以假裝哄哄我,以後有錢了給我買鋼琴嘛~

  • 第二,自我歸因,表達感受。

如果你細看爭吵的開端,會發現那些話語常常隱含著攻擊彼此的傾向。

比如定性評價:你傻呀?你是不是蠢?你太懶了吧。

比如自以為地讀心術:你就是嫌我煩唄,你就是不想見我,你就是......

這些粗暴貼在對方臉上的標籤,常常引起彼此劇烈的情緒震盪,開啟唇槍舌劍。

那麼,怎麼說話,才不會讓對方感受到被攻擊呢?

就是從自我歸因的角度開啟談話。

1、用「我」代替「你」開頭。

錯誤示範:你真懶。

正確示範:我今天好累,不想洗碗了。

2、用模糊想法試探,而不是按頭承認。

錯誤示範:我就知道你不想陪我逛街,你之前又何必答應呢?呵呵。

正確示範:我想我可能想錯了,我總擔心你會嫌麻煩,不想陪我逛街。我不知道這麼想是不是誤會你了。

  • 第三,制定敏感詞,規定停戰動作。

如果前面的兩步都做好了,還是擦槍走火,吵到不可開交,還有沒有好辦法整理下戰場?

蔡少芬有段時間和張晉吵架,老說狠話,提分手。

剛開始張晉忍著,但時間久了,忍無可忍。

一次,蔡少芬又說了狠話。

結果,張晉替她收拾好行李,直接送她去機場。

張晉對蔡少芬說:「如果你一直這樣說狠話,說到最後把愛情被弄裂了,就拼不回來了。」

自從那次之後,蔡少芬就不再說狠話了。

生活中的爭吵也是如此,有些話說出口,不論事後如何解釋,感情上撕開的那道口子,都無法拼回去了。

比如說:

我們分手吧!

你看看誰誰誰,再看看你自己,你真不是男人!

我真後悔眼瞎了嫁給你!

你們需要在平時就溝通好彼此的敏感詞,哪些話不能說。

如果感到爭吵上頭,根本停不下來,必須做什麼停戰動作?

牽手、擁抱、問對方餓不餓都可以。

一旦任意一方做出停戰動作,不論吵到什麼程度,都無條件停止爭吵。

隔開相處的空間,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每個人都不好惹,每個人都有攻擊性。

而攻擊性中,藏著我們的脆弱,藏著我們的需求,也藏著我們的愛意。

或許你們常常爭吵,也不必灰心喪氣。

在爭吵中表達攻擊性的你們,可能是在開始向彼此展現真實的自己。

可能是在開始建立更加深度的關係。

找到正確的吵架方法,就有機會把攻擊轉化為愛意。

所謂磨合,其實就是這樣。

為彼此磨去稜角,只為一個擁抱。

在對方爭吵時,再走一步,看到對方背後的渴望。

互相做那個去「看見」對方的角色,互相去接住對方的情緒,

就這樣,兩個人的關係形成了一個正向的循環。

感情也都有了更新和發展。

最後,願你能夠找到一個自己樂意去好好吵架的人。

也願你能成為一個不怕麻煩,願意去用心吵架的人。

今日話題:你們是怎麼和對象吵架的?

@心之助盧悅 ,心之助情感心理平台創始人,心理學學者,資深媒體人,15年婚戀情感專家;央視、鳳凰衛視、北京台多檔節目特邀心理專家;暢銷書作家,著有《愛情有毒》、《愛到絕處便逢生》《過日子就像玩闖關遊戲》 、《親密關係的重建》,各大平台均有售。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本文由心之助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811TnIBfGB4SiUwKh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