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方艙休艙,背後的江蘇力量

2020-03-12   樂活南京

3月10日,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大吉!


從2月3日宣布建設,到送走最後一批治癒患者,歷經37天的戰疫,一共收治輕症新冠肺炎患者1.2萬餘人。


這段被稱為世界醫療史上創舉的背後,也有江蘇援武漢醫療隊貢獻的一份力量!



1、方艙起源


1月25日,武漢市要求從1月26日零時起,發熱病人中確診和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醫院必須「應收盡收」。


武漢的醫療系統早已經「鴨梨山大」,2月1日,全市空餘床位僅剩下百餘張,可當日確診的患者人數卻有800多人。


方艙醫院,因此而生。



2月3日,武漢市宣布開建方艙醫院,截至2月22日,武漢方艙醫院的啟用數量達到16家,可使用床位超過13000張,79支外地醫療隊進入方艙醫院支援治療。


2月9日,江蘇送來了339名醫療隊員,入駐武漢方艙醫院,展開了近30天的艱苦戰「疫」。


2、江蘇速度!


2月9日,江蘇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


這一行300多人的醫護人員,大多數人從未接觸過傳染病診治工作,只有南京市第二醫院副院長楊永峰,是隊里唯一經歷過多次重大傳染病救治的專家。


在進入方艙病房之前,楊永峰承擔了傳染病診治防護的培訓任務。

在準備方艙醫院所需的物資同時,300名隊員,分10批進行了空艙模擬,對出入方艙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等進行了演習。


2月12日,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主任醫師陳旭鋒,率領團隊參與建成武漢市第一批也是規模最大的方艙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憑藉之前的經驗,「江蘇隊」立即推進架構建設、物資梳理、功能運作等建艙流程,迅速將武漢體育中心「改建」成符合國家收治標準的方艙醫院。


當晚7點,二艙收治第一批病人,全過程不到24小時。


2月15日,563張床位滿負荷平穩運行,江蘇逆行天團用3天時間拼出「江蘇速度」。


3、江蘇溫度!


江蘇隊的醫護人員,在奮力搶救患者生命的同時,也在方艙醫院的治療中留下了寶貴的「江蘇模式」的經驗。


在治療管理上,江蘇隊採用了社區化的「江蘇方案」,將每個區域設置專職醫生及護士長統一管理,醫護管理、志願服務和患者治療三者相互配合。

成立「病人黨小組」開展各類活動,建群聊天,醫護人員和患者一起唱歌,跳廣場舞。


種種「江蘇式」的溫暖,不僅僅是在和病毒抗爭,拯救患者的生命與健康,也在溫暖他們的心,讓他們重燃生活的希望。


圖:江蘇省中醫院


這場舉世矚目的抗疫戰鬥中,「江蘇隊」的方艙醫院給出了這樣一份答卷。


江蘇隊一共收治確診病例570人,其中轉院134人,治癒出院436人。


實現了患者零回頭、零病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目標。


為了加快患者出院速率,「江蘇隊」的方艙醫院內還優化了出院患者篩查標準、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出院檢測流程。

  

圖:江蘇省中醫院

37天生死搶速,終於在春暖花開之際,迎來了方艙故事的句點。


我們的醫護人員,也終於可以下班休息了。


我們希望,這裡不僅僅是方艙的句點,也是最後的終點!


江蘇隊在這裡留下的力量和溫暖,也將永遠被銘記!


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內容來源:南京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