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主要負責人體的解毒、代謝工作。但,因為生活中的諸多習慣,導致肝臟出現受損,影響到肝臟的解毒能力,從而毒素就會"滯留"在肝臟內,毒素堆積越來越多。
那麼,生活中那麼習慣傷肝?
習慣一:熬夜,傷肝
熬夜,會增加肝臟的壓力。長時間熬夜,睡眠不足,就會消耗肝血,不利於肝臟的解毒以及自我修復。
久而久之,肝臟內就會堆積諸多毒素。
習慣二:喝酒,傷肝
小酌怡情,大喝傷身。
喝酒傷肝,喝的越多,對肝臟的傷害就越大。
喝酒,會導致肝臟內毒素堆積,還會誘發酒精脂肪肝、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習慣三:抽煙,傷肝
抽煙大家只知道會傷肺,並不知道會傷肝。
長期大量抽煙,會加速肝臟纖維化,還會加速肝臟發炎。
從而,影響到肝臟的解毒,導致肝臟病變。
肝毒"太深",五個部位有"預兆",莫忽視!
一:嘴巴——出現口苦、口臭
口苦、口臭,很多人會想到口腔疾病。
其實,肝臟病變,也會導致此現象的出現。
其原因是由於肝氣不順,瘀滯,導致體內惡臭的毒素堆積,從而,會讓呼吸以及身體汗液出現臭味。
二:臉部——粉刺、痤瘡、色斑
肝臟受損,體內激素失衡,內分泌失調,皮脂分泌過多,就會出現粉刺、痤瘡。
肝臟毒素堆積,氣血流動能力下降,堆積形成淤血,阻塞經脈,就會誘發出現黃褐斑。
三:腰腹——腹部肥胖
肝臟不能及時把毒素排出體外,就會導致毒素堆積體內,儲存在脂肪細胞內,就會累積在腹部,導致腹部肥胖。
因此,體重無緣無故增加,特別是腹部肥胖,一定要警惕肝毒。
四:指甲——凸凹不平、易斷
肝主筋,其華為爪。
肝臟內若有毒素,就會損害肝臟,直接反應到指甲上。
若,指甲出現豎紋,向下凹陷,比較脆,劈裂等等。
指甲若出現以上症狀,就需要高度警惕了。
五:皮膚——過敏、瘙癢
肝臟,會產生一些抵抗身體過敏原的一些抗體。
若,肝臟受損,身體對過敏原的抵抗能力就會減弱。
此時,大腦就會通過產生組胺來反應,當太多的組胺較長的一段時間積聚在身體內,就會有過敏症狀,如瘙癢、暈眩等。
護肝排毒,堅持"5個一"
第一個:一種元素
硒,是人體必須元素,需要從食物中攝取。
我國衛生部2017年指出,成年人推薦硒每日攝取量60微克,最高可攝入400微克。
硒有解除致癌物毒性、促進癌細胞消亡、保護肝臟的作用。
研究發現,硒進入體內,會切斷癌細胞的營養來源,被稱為"抗癌之王"。
有利於肝臟細胞內癌細胞的消亡,減少癌細胞生長,降低肝癌發生率。
第二個:一個穴位
太沖穴,肝臟排毒穴,經常按摩,有利於肝臟健康。
取穴:在腳背第2、1趾骨間
按法:盤腿坐好,以左手拇指按揉右腳此穴,順著骨縫的間隙按壓,並前後滑動,按20下,再以右手按揉左腳此穴,手法和前面一樣。
第三個:一個動作
俗話說"肝膽相照"。膽汁排出不暢,就會影響到肝臟。
建議:每天沿著褲縫用手來回敲打,敲至發熱為止。
可疏通膽經,促進肝膽排毒,增強身體免疫力。
此外,肝經與膽經相反,在大腿內側。
建議:手握一根棍,從大腿根部開始敲打,直至關節處。每次敲打約10分鐘即可。
經常這樣敲打,可疏通肝經,促進肝臟排毒。
第四個:一個好心情
好心情,有助於肝臟排毒。
若,心情鬱悶、壓抑、生氣等,都會給肝臟"添堵",令肝氣鬱結,危害肝臟健康。
因此,保持一個好的心情,也是十分重要的哦!
第五個:一份運動
運動,有助於強健肝臟,促進肝臟健康,也有助於排毒。
想要幫助肝臟排毒,可以選擇在晚飯後,一小時,散散步,有助於強肝。
散步也能"散心",可疏解心理壓力,消除不良情緒,減輕肝臟的負擔,有利於肝臟更好的排毒。
記住,散步以微微感到疲憊為佳,不宜過度運動哦!
最後,幾個小動作,護肝排毒,更健康
拍拍肩
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拍完一邊,再拍另一邊。
也可以,雙手同時拍打肩膀。
勾勾腳
雙腿伸直並在一起,腳尖回勾,雙手抓著腳趾,身體慢慢向下壓,至少要做15~30分鐘。
只要大腿後側的大筋,有拉伸的感覺就可以。
壓壓腰
雙腿伸直分開,腳尖回勾,雙手抓著腳趾,身體慢慢向下壓,腿後大筋有拉伸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