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城市與美食一商洛攪團

2019-07-19     木秀僧

商洛市,隸屬於陝西省,位於陝西省東南部,東臨河南省,東南臨湖北省,北、西北、西南分別與陝西省渭南市、西安市、安康市接壤。介於東經108°34′20″—111°1′25″,北緯33°2′30″—34°24′40″之間,總面積19851平方千米。

商洛始名於漢朝,指上雒(縣)和商(縣)的地域合稱。因地處秦嶺山地,因境內有商山洛水而得名。歷史上商洛道(亦稱商於古道)為秦馳道的主幹道之一,為「秦楚咽喉」,是長安通往東南諸地和其他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境內名勝古蹟有5A級景區商南金絲大峽谷、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柞水溶洞、二郎廟、豐陽塔、大雲寺、天竺山、月亮洞等。自2010年開始,一年一度的中國秦嶺生態旅遊節在商洛市舉辦。

商洛文物古蹟、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多彩,有古遺址古建築等文物保護點1200多處,其中省以上文保單位20多處。洛南舊石器地點群被評為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東龍山夏商周遺址被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列為「文化分期與年代測定」專題。洛河元扈山「倉頡授書處」摩岩石刻表明這裡是文字的發祥之地。藍關遺址、武關遺址、商鞅封邑遺址和「闖王寨」、「生龍寨」遺址。漢代的四皓墓、隋代的文廟、唐代的豐陽塔、宋代的商州城垣、金代的二郎廟、明代的商州城隍廟和龍山雙塔、清代的會館群成為人們參觀與憑弔之地。

攪團是中國陝西省著名的特色小吃,定義為「用面攪成的漿糊」,關中地區尤好吃。根據主要用料不同,分為蕎面攪團、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陝北用蕎面做攪團,更筋道味美。在西北,有一種說法:誰家娶的媳婦兒賢不賢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攪團光不光或箸道不箸道。攪團的吃法多種,有水圍城、漂魚兒,陝北也有燴攪團、炒攪團和涼拌攪團等多種吃法。

1.鍋加水適量,點火燒開,有小米的話可以先將小米下鍋煮成小米粥;

2.用麵粉均勻地攪拌於滾開水或小米粥的鍋中,左手抓玉米面一邊向鍋中 慢慢撒下的同時,右手拿一根棍或勺子在鍋里用力攪,要一個方向均勻攪,不要讓面打成生面塊,無一點疙瘩方可!玉米面撒完後,再同樣的方法撒上小麥面,俗話說:攪團要好,攪上百攪,越多攪,做出來的就會越好吃!

3.在攪的過程中,用中火。

4.最後做成的半成品攪拌稀稠可以筷子離鍋約15公分,而慢慢向下流動的攪團不斷線為宜或是用大鐵勺子插進攪團中間不倒為決定條件;也可根據自己的喜愛決定。

5.待攪拌的稀稠均勻,沒有疙瘩時,小火燒,時時要去攪或是轉鍋,切記不可粘鍋冒煙!

製作要領

攪團為西北一特色吃食,定義為「用雜麵攪成的漿糊」,陝甘寧尤好吃。在水滾時,一手握一棍子攪動,另一手均勻撒各樣雜麵,棍子順時針攪幾下,逆時針攪幾下。

1.用力要狠、猛,當以不弄破鍋為宜。

2.攪至漿糊狀,繼續加熱少時即可。

3.不能用白面攪,不過可以在雜麵中加入少許,以調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e0CFmwBmyVoG_1Z35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