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捨得》:比「田雨嵐是你媽」更可怕的,是鍾益當你的老師

2021-04-23     陳妍媽媽

原標題:《小捨得》:比「田雨嵐是你媽」更可怕的,是鍾益當你的老師

今天又是被《小捨得》氣死的一天。

據說,看了劇的人都在網上噴蔣欣飾演的田雨嵐。

說她隨時抽查作業、讓兒子表演背圓周率,還要逼兒子競選班幹部,時刻準備著對兒子壓力一鍵三連,再好的孩子都要整抑鬱了。

當媽當成田雨嵐這樣是可怕,可我覺得小宋佳飾演的南儷一家也沒好到哪裡去。仔細摳的話,這部劇里就沒一個好人,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南建龍

南建龍是南儷的爸爸,也是這部劇里所有矛盾的始作俑者。

南建龍一向以文化人自居,年輕時娶了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城市姑娘趙娜,兩個人門當戶對志趣相投,應該是有過一段郎才女貌、夫唱婦隨的好日子。

趙大小姐有氣質有腔調,但是不擅家務是硬傷。一場大病讓南建龍清楚地認識到,人生不止是詩與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他深知趙娜的「中看不中用」,所以一轉臉,看上了任勞任怨伺候他的農村婦女蔡菊英。

劇里沒有說這場婚變是誰先開的頭,但是從南建龍一貫的表現和蔡菊英現在的家庭地位來看,如果南建龍沒有動離婚的念頭,蔡菊英再一哭二鬧也是枉然。

而且南建龍遇事喜歡逃避,喜歡蓋,直到紙包不住火露了餡,才任由身邊的人戳破大鬧一氣,他自己則永遠是夾在兩邊當假好人。離婚的事是如此,兩個女兒的矛盾也是如此。

一方面,他生病時想享受24小時的貼身照顧,年紀大了,又想享受親女兒外孫的承歡膝下,明知親女兒和繼女不和,還一次次叫雙方一起回來吃飯,把每一次南家的家宴都吃得不歡而散。

明明十幾年前是自己做出的選擇,但他又從心底里瞧不上蔡菊英,覺得蔡菊英和田雨嵐母女能有今天,都是他的功勞。

日常他把蔡菊英當傭人使喚,給她穿前妻剩下的衣服,明的暗的都更偏著自己的親女兒和親外孫。輔導班的名額,明明是田雨嵐這邊先開口,但他第一個想到的也是自己的親外孫女,不得已才勉強給了田雨嵐。

當了十幾年的大爺,只在有求於蔡菊英的時候,講一點好話,動手做個菜。其餘時間,動不動就對蔡菊英冷暴力。

結婚十多年蔡菊英都沒有安全感,說來說去,都是因為南建龍心裡只有自己的小九九,和蔡菊英之間也沒有愛,只有利用和被利用的關係。

南建龍任何時候優先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只在需要的時候,才會努力粉飾太平。說他是端水大師,是抬高他了,他心裡的天平,永遠傾斜在他自己的那一方,他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趙娜

趙娜是南儷的媽媽,南建龍的前妻,其實她跟南建龍是一類人。

她看不上女婿是沒有根基的外地人,離婚後不讓女兒見爸爸,卻一再惦記著前夫的財產。

她一直把那場婚變當作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打擊,是南建龍對不起他。可說實話,南建龍為什麼要和她離婚,她自己心裡沒點數嗎?還不是因為她處處要壓南建龍一頭,時時提醒著南建龍,要感激她把進修升遷的機會讓給他,是有她才有了南建龍副局長的今天。

這種心理壓力,這份莫大的恩惠,讓南建龍這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怎麼承受得了。他當然要找身份懸殊大、更好掌控的蔡菊英。

何況南建龍也很清楚,趙娜這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長公主」,根本不可能照顧自己的後半生,不讓南建龍伺候她就不錯了。

離婚十多年,趙娜還對前夫咬牙切齒反應劇烈,是因為對他還有感情嗎?倒不至於,她只是無法忍受自己輸給了一個沒有文化的鄉下女人。

面子是趙娜最大的軟肋,腰不好只能躺在床上時,為了面子她可以憋屎憋尿,就算拉在褲子上痛哭流涕也忍著不讓女婿幫忙。也因為面子,她無法接受和南建龍婚姻的失敗,把所有的過錯都拋給蔡菊英,大街上追著人家喊「老小三」,跟女兒提到爸爸,張口就是"他欠你"的。

先不說夫妻的感情應不應該牽扯孩子,就說離婚時,她不但不照顧青春期的女兒,還反過來讓女兒把她寵成了「長公主」。

她怎麼不想想,如果沒有蔡菊英母女,自己的女兒能順利上完大學,能安心工作嗎?到時候南儷要伺候一個長公主和一個老局長,哪還有精力去拼事業,管孩子學習。

南儷

把自己的媽媽叫「長公主」,南儷不可能不知道爸爸跟媽媽離婚的原因,但受到媽媽的影響,南儷也默認媽媽是婚變的受害者,一起給蔡菊英母女甩臉色,施加心理壓力。

如果不是她處處秀著優越感,瞧不上田雨嵐,不是她一再拿原生家庭說事,說缺什麼才顯擺什麼,田雨嵐可能也不至於把自己孩子逼得那麼緊。

表面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孝順女兒,卻連爸爸不能喝牛奶都不知道。可見血緣關係再親,也抵不過24小時全年無休的貼身照料。

雖說不是親媽,但好歹是親爸扯了證的老婆,憑什麼每次都是蔡菊英忙前忙後,南儷一家不僅回來坐等吃現成的,而且還像是給了多大恩惠一樣,各種臉色難看,我要是田雨嵐我也生氣。

南儷和夏君山一開始對孩子那麼佛系,還是內心優越感在作祟,覺得自己這麼優秀,孩子不可能差到哪裡去,只要快樂成長就好了。頂頂瞧不上田雨嵐這種雞娃的爸媽。

正所謂無知者無謂,他們的佛系是因為根本不操心孩子的學習。當夏君山親自抓女兒的學習之後,不一樣著急上火。當女兒學習有了進步之後,不一樣想去拼更好的學校嗎?

田雨嵐的問題在於,讓孩子靠自己的初衷是好的,但她明知道兒子在培訓班被老師羞辱霸凌,竟然還能為了成績讓孩子不停地去受這樣的羞辱,就有點讓人接受不了。成長的環境改變了,她小時候受的那些苦,顏子悠肯定不會再受,孩子報班補課,家長也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不過田雨嵐雞娃用力過猛是事實,可南儷標榜的佛系育兒也不可取,追劇的小夥伴也別再一味瞧不上田雨嵐了,兩者適度平衡才是關鍵。

鍾益

南家的人,因為是主演,所以要靠著關係複雜、矛盾不斷,才能推進劇情,這我是可以理解的,但這部劇里最討厭的還不是他們,是那個叫鍾益的老師。

鍾益一開始是公辦風帆小學的數學老師,因為在校外違規給孩子補課,被田雨嵐舉報了。本來田雨嵐只是想讓鍾益表個態,說會對所有不補課的孩子一視同仁,好求個心安。但鍾益認為自己沒有錯,拒不道歉。

因為態度惡劣被學校辭退,臨走還對田雨嵐惡狠狠地說,看你這樣的家長能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先且不論家長這樣做的方式合不合適,動機純不純粹。可難道不是鍾益自己違規在前嗎?

他不道歉的原因,是一口咬定,說該教的都會在課堂上教,補課就是拓展和提高,反正到其他校外的培訓班也要學,不如他來教。他說不會影響正常教學,騙鬼呢?

之所以規定禁止校內老師在校外開培訓班,怕的不就是荒廢了正業嗎?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在校外開班,圖的就是錢,難道圖的真是自己學校的升學率嗎?既然是圖錢,當然是哪邊給錢多,哪邊多花心思。時間長了怎麼可能不影響自己校內的工作。

實事求是地講,老師也是人,需要賺錢買房娶妻生子,這些家長都能理解,校內老師校外補課,雖然不合規,但家長們礙於對老師的忌憚肯定不好意思挑明,可這並不代表老師可以理直氣壯地在校外搞培訓啊。

被風帆辭退後,鍾益乾脆名正言順地來到了頭牌校外補習機構擇數,還當上了金牌講師,田雨嵐想讓兒子進金牌班,就不得不低三下四地去求他。

鍾益軟硬都不吃,田雨嵐實在沒辦法,想塞一個紅包給他,結果被一頓羞辱。培訓班經理有錢當然想掙,但鍾益擺出「有他沒我」的架勢一口回絕,說絕對不收顏子悠,因為他們之間有過節。

這個情節真是讓我越看越氣,田雨嵐自己也說,家長再不對也是家長的問題,作為一個老師如果有正常理由不收孩子那另當別論,但偏偏就是針對顏子悠,甚至當著田雨嵐的面,說顏子悠就是沒天賦,成績好全是靠硬補。(我就奇怪了,沒天賦能硬補出來嗎?說這種話的老師是怎麼混進教師隊伍的啊?)

有能力有條件的顏子悠不收,偏偏要收米桃這樣一個鐘點工家的孩子,米桃數學是好,但米桃媽也說了,靠的就是小地方不按教學大綱的日補夜補,轉到大城市就比同年級其他孩子多學了很多。而且明知米桃家的經濟條件,還鼓動人家來上價格不菲的培訓班,也沒有免學費,安的什麼心。

南建龍找到李區長,好不容易讓顏子悠進了金牌班,可是鍾益不但得寸進尺地讓田雨嵐給他道歉,還經常在課上羞辱顏子悠,給出的理由就更好笑了,說因為他不能像米桃那樣,題目講一遍就會,這樣的孩子一定要罵要羞辱才能出成績。

這是一個老師說的話嗎?如果每個孩子都是教一遍就會,那孔子也不用說什麼「誨人不倦」了。

幸虧鍾益後來又被擇數辭職了,勸鍾益這樣的人還是不要當老師了,作為師弟跟著夏君山去畫畫設計圖不也很好嗎?

既然這部劇這麼令人生氣,主角也沒什麼好人,那為什麼我還追得津津有味呢?因為生氣的側面印證了它的真實。

其實現實中也不存在什麼絕對的好人,成年人每做的一個決定都飽含了自己的算計和考慮。如果劇里的人物全是道德模範,只會更加可怕。

看《小捨得》這樣的劇,就像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我們自己的人生。不要再問當媽是要像田雨嵐還是要像南儷,不管什麼樣的媽媽,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

如果從這部劇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就努力改進,有觸動就要有所反思,父母是不是大公無私的好人不要緊,但至少可以取長補短成為學習型的父母,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

PS:

最後想問一下各位小夥伴,對於校內的老師在校外開輔導班,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大家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噢~

作者介紹:陳妍,愛看各類電影,喜歡觀察小孩,吃瓜親子關係,提供育兒內容。新書《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網同步上市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gd_ngBDlXMa8eqEH4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