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聽講時開小差是學習中的大忌,正所謂「一次跟不上,次次跟不上」。課堂上走神、瞌睡十分鐘,課後彌補需要一天的時間!
在對往年考取雙一流等名校考生的調查中,將近80%的同學完全是以課堂的為主的!也就是說當你把課堂真正把握住了,你進入名校的幾率也就達到了80%!
所以上課時緊跟老師的節奏是王道!那麼該如何提升課堂效率呢?
1. 課前預習
在上課之前,同學們要把上課要講的內容提前預習一下,在預習的時候一定要把不會的內容以及有疑問之處做好標記。帶著疑問聽課效率是最高的,並且根本不會瞌睡的,並且老師講到相關內容時,會更集中精力去聽。
另外,很重要一點,就是在預習時不妨將上節課講的內容再快速的翻一遍,因為很多課程,尤其是理科,知識、章節之間都是連貫的,這樣做不但有助於溫習上節課內容,又可以更好的將兩節內容聯繫到一塊,這對後期複習很重要。
2. 耳、手、腦、口並用
據調查,30%的學生上課只聽,40%的學生上課既聽且記,而剩餘30%的學霸都是耳、手、腦、口並用。
耳(聽課):我們都知道高考內容源於教材,但難於教材。所以一節課,老師會花1/2的時間將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給大家闡釋、梳理清楚,剩下的1/2時間一般會幾種講解這節課的重難點以及考試的延伸內容,所以一定要重視!
手(做筆記):在課堂上,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實時做好筆記。對老師講的重點內容進行標記。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記憶力,所謂「好記性不如個爛筆頭」,再好的記性,不出三天也會忘得一乾二淨的。
另外,做筆記時,有些小的知識點建議直接記在書上,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方便複習查看。
腦(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所以上課時一定要高度集中精力跟緊老師的思路和節奏,對於老師在課堂上提的一些小問題多動腦思考並積極回應。多思考一下老師所講的重難點裡,高考有可能會怎麼考?解題時都用到了哪些綜合知識?尤其理科知識,不理解的話,根本就不會做題。
另外,課堂上沒有考慮清楚的,一定不要拖著,下課及時請教老師,不留學習死角。
口(消化):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很多學霸上課聽講時,雖然不出聲,但總感覺嘴裡念念有詞一樣,其實這就是對知識的「自我消化」的外在體現。
對於一些理科的定義、推導公式、定理等,文科的一些名句、詞組、句型等等,我們不妨在課堂上隨著老師的互動念出來,或者動動嘴默念在心裡記憶。
3. 分清主次
課堂上學習時,要分清主次,也就是所謂重難點,合理分配精力和時間。對於那些高考必考點、重難點,要多花些功夫和時間,對於那些非高考內容,而老師又講到了的,相對的花的時間還是要少一些,畢竟高考最重要!
另外,就是要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包括記憶一些基本知識,甚至是做筆記時,不要太複雜,能簡化則簡化,儘量給自己減少記憶壓力。
課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高中生通往名校最有效的途徑,希望每位同學都能把握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ZPmCG8BMH2_cNUgJx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