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作「魚中上品」,國人卻要「放臭了」才吃,老外:不能理解

2019-10-04   來了吃貨

它被稱作「魚中上品」,國人卻要「放臭了」才吃,老外:不能理解

在各家各戶的餐桌上,魚肉應該是最常見的食物了,而且它也是眾多葷菜里最受歡迎的,畢竟它比豬肉脂肪含量低熱量也更低,蛋白質和其他含量卻特別高,是很有營養的肉類。而且魚的種類豐富,從普通的鯽魚草魚到三文魚巴沙魚等等,都是肉質鮮嫩適合經常食用的。更重要的是魚肉既可以蒸著吃也可以燉湯喝,還可以油炸腌制煎著吃,做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一般來說吃魚講究的是一個鮮字,越是新鮮的魚肉越是好吃,魚湯燉出來更是非常鮮美,所以很多人都不會將魚放在冰箱裡冷凍保存,都是隨吃隨買的,不過有一種卻是個例外,居然要等它放臭了才吃,並且發臭之後的魚肉還比鮮魚肉更吸引人,堪稱是魚中上品了。

通常大家在做魚肉時,都是趁著它新鮮的時候去製作,很少聽到有哪種魚需要變臭後吃的,對於老外來說,也是表示不能理解。這種臭魚可是中國獨有的,在國內一些城市還十分有名呢。它是一種淡水魚,名叫鱖魚。從外表來看鱖魚比其他魚要奇葩很多,因為它的體型非常奇特,生得高而扁,並且身上還有大大小小的斑點,背上有一排隆起的鰭,長相略微浮誇,不過魚的體內構造卻很簡單,只有一根長長的大刺,這一點就讓食客們非常喜歡了,平常吃魚最煩的就是刺太多了,鱖魚刺少肉多吃起來格外的省事,不用擔心被刺卡到了。

處理鱖魚也很簡單,將內臟去掉後清洗幾遍,去掉外面的鰭和魚鱗,就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烹飪了。蒸炒燉湯都可以,但鱖魚最出名的做法卻不是這些,而是要將其放到變臭後再烹飪,這種做法對於沒吃過的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畢竟魚肉變臭了味道很難聞,又腥又難吃,所以大家都認為臭鱖魚肯定也是難以下咽的。只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鱖魚臭了以後竟然比其他的魚更美味。

這種奇特的做法還有一番淵源呢,早在古代時鱖魚就被大家發現了,但是那時候交通不發達,所以運到外地鱖魚都已經臭了,一開始人們都是直接扔掉,但是這樣做會造成很大的浪費,於是有人就嘗試著將那些臭了的魚加工一下,結果卻變成了家家戶戶餐桌上的美食,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個一些城市的特色食物了,臭了的鱖魚味道究竟如何,大家可要親自去嘗嘗。這裡小編再給大家推薦一款徽州的凈膛鱖魚,我們天天上班沒時間做飯,許多食材也不想去動手,更不想自己殺魚,這樣一來,這種凈膛鱖魚就正好符合大家的口味。拿上了就能直接炒菜了,做出來的味道極其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