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搶救藥物使用秘籍

2019-07-30     醫療界知識傳播

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是α、β受體激動劑,作為心臟驟停的一線用藥,可用於電擊無效的室顫、無脈性室速、心室停頓或無脈性電活動。

藥理作用有:收縮血管(升壓),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冠脈及腦血流量,增加心肌自律性和使室顫易被電復律等。

用法:1 mg 靜脈推注,每 3~5 min 重複 1 次。每次從周圍靜脈給藥後應該使用 20 ml 生理鹽水沖管,以保證藥物能夠到達心臟。

延伸

僅在開胸或其他給藥方法失敗或困難時才考慮應用心內注射,因心內注射可增加發生冠脈損傷、心包填塞和氣胸的危險,同時也會延誤胸外按壓和肺通氣開始的時間。

2

胺碘酮

胺碘酮是一種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是治療各種心律失常的主流選擇,更適宜於嚴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療,如射血分數< 0.40 或有充血性心衰徵象時,胺碘酮應作為首選的抗心律失常藥物。當實施心肺復甦、2 次電除顫以及給予血管加壓素後,如室顫、無脈性室速仍持續時,應考慮給予抗心律失常藥物,優先選用胺碘酮靜注;若無胺碘酮時,可使用利多卡因 75 mg 靜注。

用法:心肺復甦患者如為室顫、無脈性室速,初始劑量為 300 mg 溶入 20~30 ml 葡萄糖液內快速推注,3~5 min 後再推注 150 mg,維持劑量為 1 mg/min 持續靜滴6 h。

針對未發生心臟驟停的患者,先靜推負荷量 150 mg(3~5 mg/kg),10 min 內注入,後按 1.0~1.5 mg/min 持續靜滴 6 h。對反覆或頑固性室顫、室速患者,必要時應增加劑量再快速推注 150 mg。一般建議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 2 g。

延伸

胺碘酮的臨床藥物中含有負性心肌收縮力和擴血管作用的成分,可導致低血壓和心動過緩。減慢給藥速度可以預防,尤其是對心功能明顯障礙或心臟明顯擴大者,更要注意注射速度,並注意患者的血壓和心率

3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僅作為無胺碘酮時的替代藥物。

用法:初始劑量為 1.0~1.5 mg/kg 靜推。如室顫、室速持續,可給予額外劑量 0.50~0.75 mg/kg,5~10 min 1 次,最大劑量為 3 mg/kg。

4

硫酸鎂

硫酸鎂僅用於尖端扭轉型 VT(II b 類推薦)和伴有低鎂血症的室顫、無脈性室速以及其他心律失常兩種情況。

用法:對於尖端扭轉型室速,緊急情況下可用硫酸鎂 1~2 g 稀釋後靜注,5~20 min 注射完畢;或 1~2 g 加入 50~100 ml 液體中靜滴。(延伸:需注意,如硫酸鎂快速給藥有可能導致嚴重低血壓和心臟驟停。)

5

碳酸氫鈉

心臟驟停持續時間長、心肺復甦時血流灌注不足,會加重組織酸中毒和酸血症(血液低 pH 值),是因為低血流條件下組織中產生的 CO2 發生彌散障礙。因此,在心肺復甦時,首先應行胸外心臟按壓,迅速恢復自主循環是關鍵。

如患者原有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症或三環類或苯巴比妥類藥物過量,應用碳酸氫鹽效果顯著。

用法:根據患者的臨床狀態應用碳酸氫鹽,使用時以 1 mmol/kg 作為起始量,在持續心肺復甦過程中每 15 min 給予 1/2 量,最好參考血氣分析結果調整劑量,防止鹼中毒。

延伸

對於心臟驟停持續時間較長的患者,應用碳酸氫鹽治療可能有益,但只有在除顫、胸外心臟按壓、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和血管收縮藥治療無效時方可考慮應用該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eNjQmwB8g2yegNDZ3R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