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期,那個時候汽車剛剛進入我們的視野,簡陋中控的中間,豎著一根長長的鐵桿,它成為了當時汽車的標配。同樣,在那個時代如果家裡有一輛轎車那就是富有的象徵,因此,短小的檔杆也成了當時轎車的標配。隨著時代的發展,汽車購買力也隨之增加,現如今私家車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時代更迭,汽車領域也正在飛速的發展當中。
汽車發展到今天,可以說各大品牌的設計那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操作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因此,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你熟悉了你自己的車以後,再去開別人的車或是陌生的車,可能會出現不知從哪下手的尷尬境地。就比如:大多數人用慣了傳統的檔把,突然新車換了懷擋或者旋鈕式檔,就不知道該怎麼操作了,老司機瞬間變成了小白。所以,為了保住大家"老司機"的名聲,今天,我就來給你們嘮嘮"換檔"的那點事兒。
手動擋車型
先來說說手動擋,雖然是手動擋,但手動擋與手動擋之間也有著不同,其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它們掛入倒擋的方式不同。
1. 傳統式手動檔
代表車型:豐田卡羅拉,日產軒逸,寶駿510。
傳統式手動擋是最常見的手動檔車型,它的倒擋位於檔位的右下方(也有一些車型的倒檔在一檔的旁邊)。這個時候需要向右或者向左用力推一下,即可掛入倒擋。
2. 按壓式手動擋
代表車型:大眾捷達,大眾桑塔納。
按壓式手動擋就是在掛入倒擋的時候需要將檔杆往向下壓,然後才能掛入倒擋的位置。這種換擋方式的設計主要是為了防止駕駛員誤操作而出現的。
3. 提拉式手動擋
代表車型:起亞K5,雪弗蘭科魯茲。
如果有輛手動擋的車放在你面前,你想要倒車,以上兩種方法都行不通,那就需要觀察檔杆部位是否有一個小圓環或者是按鈕,找到它再按住它,這樣才能掛入倒擋。提拉式手動擋常出現在韓系車上面,當然,也有一部分美系車也是提拉式的。
自動擋車型
接下來是自動檔,要說自動檔那可就五花八門了,自動檔發展至今可謂是各式各樣,各有千秋。
1. 直排式自動擋
代表車型:別克君威,本田繽智。
直排式是自動擋裡面最為常見的,也是操作最為簡單的。從上到下所有的檔位依次在一條直線上排開,操作時只需要駕駛員的右腳踩住剎車,同時手按住檔杆上的按鈕,即可掛檔。直排式的優點是掛檔方便,簡單明了。同時,也有個不足就是容易掛錯檔,因為檔位是成一排的,沒有突出的檔位槽,所以會容易分不清掛在了哪個檔位上。
2. 梯形式自動檔
代表車型:豐田RAV4,豐田漢蘭達。
梯形式自動檔又叫蛇形檔,它同樣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自動檔,每個檔位有自己固定的位置,而且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檔杆上也沒有按鈕,操作時只要踩住剎車就可以換檔了。這種蛇形檔因為其各自都有固定的位置,則可以有效的避免掛錯檔位的現象。同時,它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就是掛檔動作會比較複雜,操作起來也比較麻煩。
3. 電子檔杆
代表車型:寶馬,奧迪A8,標緻4008。
要說電子檔杆最出名的就是寶馬的"雞腿檔"了,操作有點像遊戲機上的搖杆,它在中高端車型上較為常見。即使我們停下車忘了掛到P檔上,電子檔杆也會自動跳轉到P檔,以防止溜車。因此,它不僅很方便,也比傳統的自動檔要更安全。但是,它沒有一個機械鎖止機構,如果一不小心觸碰到,很可能會誤操作。
4. 懷檔
代表車型:奔馳S級,別克GL8,寶馬7系。
懷檔一般在奔馳和勞斯萊斯等一些高端車型上可以看到,它也是電子檔杆的一種,檔杆設置在了方向盤後面,這種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給中控台留出了更多的儲物空間。同時它也離手最近,從駕駛的角度來看,握住方向盤和換檔這兩件事,可以很高效率的完成。缺點就是假如你用慣了懷檔,再去開其它的車,估計又會不習慣了。
5. 旋鈕式換檔
代表車型:路虎極光,捷豹XF,福特蒙迪歐。
說到旋鈕式換檔我想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路虎和捷豹,2012年路虎將這項獨特設計引入中國,其旋轉自動升降設計,可以說是科技感爆表,逼格滿滿,儀式感爆棚!但是,我個人覺得旋鈕式操作或多或少失去了一些開車原有的味道,還有就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比較容易掛錯檔。
6. 按鍵式換檔
代表車型:法拉利488,邁凱倫720S。
按鍵式檔位的設計也是非常具有科技感的,大多在法拉利,蘭博基尼,邁凱倫等超跑上應用。這種換檔形式和懷檔一樣,可以最大程度節省中控台的空間。同時,也更具有未來感,不容易出現誤操作。但是,每一次換檔你都得低下頭來確認,很難做到盲操作。
現如今,特斯拉的觸屏換檔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可以說新能源汽車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科技時代儼然已經來臨,這讓人們又重新認識了汽車領域的新變化。那我們不妨大膽想像一下,未來的汽車換檔又將如何發展呢?我想它一定會更加科技化,自動化。也許在未來,換檔只需要通過語音就可以實現。但是,如果未來的汽車上全都是大屏和語音控制系統,那不會說話的啞巴又該怎麼開車呢?
註: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