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成都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同比減少11天,臭氧污染成為大氣治理成效反彈的最主要原因。據氣象部門最新預測,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夏季氣象條件將是近60年來最差的一年,成都如何走出氣象條件困境?
6月5日,第49個世界環境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羅強帶隊,召開推進科技治氣現場辦公暨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2020年第二次會議,實地查看科技治氣「上新」項目進展,研究部署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工作。
01
科技治氣硬核科技上新!
在四川禾正製藥公司院內,一輛「方頭方腦」的專用新能源吸霾車正在運行。該車在行駛中可清除近地面大氣中的PM2.5及以上顆粒物,每小時可凈化空氣2萬m³。
幾百米外,是今年初在此投用的首套新型催化法燃氣鍋爐煙氣低溫脫硝裝置。該裝備具有不影響鍋爐熱效率、穩定達標、運行成本低等優點。
「有沒有在密閉空間、戶外進行實驗,效果如何?」羅強一行詳細詢問項目推進情況,並指出,要進一步控制成本,邀請第三方機構評估應用成效。
在武侯區錦里三顧園中餐店的樓頂,新一代餐飲油煙凈化裝置樣機帶來新的解決方案。據研發這一裝置的成都前鋒電子有限責任公司介紹,該裝置使經處理後的油煙達到目前全國油煙控制最嚴標準,還解決了現有裝置油煙吸凈率低等技術難點。
目前,該裝置已在成華區雙林路小龍坎火鍋店、武侯區錦里三顧園中餐店各安裝了1台樣機並已完成調試,權威機構檢測合格。
02
近60年來夏季氣象條件最差一年
來自市生態環境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成都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110天,同比減少11天,污染天數42天,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濃度均同比下降,但臭氧濃度出現上升, 增加的污染天中有9天是由臭氧污染造成的。
4月下旬起,受長時段高溫、強輻射天氣影響,四川盆地出現4次區域臭氧污染過程。其中,成都平原污染明顯,成德眉資四市不同程度出現18—20天的臭氧污染,導致5月在全國168個城市中排名靠後,其中成都排名104名,同比下滑29名。
根據預測,目前厄爾尼諾狀態持續時間已超過15個月,受其影響, 今年夏季氣象條件將是近60年來最差的一年。據市氣象局、市環科院預測,預計6月有4次氣溫偏高時段,預計有3次臭氧污染過程。7—8月階段性高溫突出,其中 7月下旬到8月上旬存在臭氧中度污染風險。
03
更精細管控、更積極減排
今年是「打贏三年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天不幫忙,人更要努力。」羅強說,大氣污染防治必須堅持久久為功、持續發力,否則就會出現反覆。只有通過更加精細的管控、更加積極的減排,一天一天、一微克一微克地摳出優良天。
01
要突出抓好臭氧污染防治
要嚴格落實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動方案,力爭不出現臭氧重度污染天。要加強臭氧前體物管控,嚴控VOCs和NOx等總量。要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要時段、重要區域臭氧污染防治執法檢查和幫扶巡查,對惡意排污企業嚴肅查處並予以曝光。
02
要嚴格抓好顆粒物污染防治
要強化工地、道路揚塵管控,要加強對流動攤販的引導和規範管理,強化對露天燒烤及餐飲行業油煙治理,讓城市的「煙火氣」更加乾淨綠色。要繼續抓好秸稈禁燒,加大聯防聯控力度。
03
要持續抓好科技治氣
要繼續加大新能源吸霾車等科技治氣成果在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的推廣應用。要進一步深化臭氧污染成因分析和防治對策研究,充分發揮院士(專家)工作站作用,及時優化調整管控措施。
04
要大力抓好新能源推廣應用
要加快推進氫能、淺層地熱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繼續擴大新能源公交車、環衛車、物流運輸車等示範應用範圍。要加快充電、加氫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油氫合建站、制氫加氫一體化示範站等綜合能源站建設。
05
要加強宣傳引導
充分利用各類媒體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呼籲企業、市民共享綠色生活,共同維護好環境。要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大氣污染防治的整體合力。
會上,與會人員一同觀看了《成都市2020年夏季臭氧污染防控監督幫扶巡查典型問題》短片,新都區、成都高新區、青羊區分別就2020年第一季度空氣品質排名靠後的原因及整改措施進行彙報。
市領導田蓉、左正、王平江、曹俊傑,市政府秘書長周先毅等參加會議。
責編:黃旖寧
值班編輯:向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