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4》好評不斷,沒想到一部國產愛情片,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2023-10-02     波老師看片

原標題:《前任4》好評不斷,沒想到一部國產愛情片,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原來國內對愛情題材的書寫已經趨向一個不可估量的局面。

誰能想到一部國產愛情片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沒錯,就是的國慶檔的《前任4:英年早婚》。

顯而易見的,這部情感喜劇在2023年國慶檔已經刷出不一樣的存在感。

我看完《前任4》的第一感受:相比前三部,這是觀眾共情度最高的一部!

《前任4》中所有的素材都源於生活,作為一部都市情感電影,它與觀眾的共鳴更加強烈,這就要求它的真實度。這也就是很多愛情片被吐槽「爛俗梗」的原因了。

這種描述感情的電影真的不是靠「講」!最重要的是喚起共同的感悟和體會。

可以說,這次《前任4》做的很好。

2014年,《前任攻略》電影問世,以其犀利幽默的台詞、豐富多彩的喜劇元素以及對情感和兩性關係的精準剖析,在年輕觀眾中引發了巨大的熱潮。

不少觀眾甚至二刷三刷。

然後在2017年,繼續推出的《前任3:再見前任》更是在票房上創下了19.41億元的佳績,成為國產愛情電影的票房巔峰。

此外,電影還呈現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情節和場景,甚至掀起了「芒果熱」和一股「至尊寶」模仿熱潮,進一步推升了《前任》系列的知名度。

顯示出了該系列在年輕觀眾中的巨大影響力。

10年時間,《前任》系列作為一個知名IP,已經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情感烙印。

畢竟提到國產愛情喜劇片,很多觀眾第一反應就是《前任》系列電影。

這種成功不僅歸功於電影本身具有的娛樂性和情感吸引力,還與其反映了當代都市年輕人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觀息息相關。用「前任」這一切入點,深刻探討了都市年輕人在情感上的痛點。更以幽默而真實的方式探討了愛情、分手、前任等話題,讓觀眾感到自己在大銀幕上的故事中找到了共鳴。此外,影片還以輕鬆幽默的手法講述了生活中的情感掙扎,這種直接、接地氣的呈現方式也深受觀眾喜愛。

在《前任4》中,導演成功做到了兩個關鍵點:內容豐富,情感深刻。

首先,都市愛情片需要同時兼顧多個方面,必須具備多重反轉或者多淚的情節。

《前任4》巧妙地運用了這一要素,為觀眾呈現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

鄭愷負責喜劇,韓庚則負責深情,於文文展現了颯爽洒脫,而劉雅瑟則負責呈現文藝情感。

對於一般觀眾而言,前往影院觀看一部這樣的愛情喜劇時,各種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

其次,雖然是愛情片,但喜劇元素在影片中至關重要,而鄭愷的表現使其成為了該系列中的搞笑擔當,為電影增添了許多歡樂。

特別是國慶假期,人們需要這樣的歡笑。

此外,情感的懷舊成分得以體現在林佳與孟雲這對經典情侶的化學反應上,這也是電影中一大看點。

而新一代美女演員的加入,如劉雅瑟和張天愛等實力派女星,以及朱顏曼滋等新面孔的湧現,為電影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豐富了角色陣容。

最重要的一點是,《前任4》之所以這麼受歡迎,是因為其中的許多台詞和情節都充滿了真實感,是那種日常情侶間會說的話,會發生的故事,就連發生的摩擦口角都很容易激起共鳴。

這種真實感使電影更加貼近人心,讓觀眾感到自己也曾經經歷過或可能會經歷類似的情感掙扎和衝突,這種真實性使電影更具深度,讓觀眾更容易投入到故事情節中,體驗到其中的情感波動。

可以說,《前任》系列不僅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面鏡子,反映了當代年輕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狀態。這種深刻的情感共鳴和貼近生活的表達方式使得該系列在觀眾中贏得了巨大的口碑和市場,成為國產愛情片的一面嶄新旗幟。

而這次《前任4》的再次火熱,恰恰說明該系列作為少有的情感電影IP的影響力已經深深刻在觀眾心中。

《前任4》繼續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探討了當代都市男女在情感和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

相比於前三部的戀愛經歷,這一次,「婚姻」則成為了整個故事的核心。

這種感覺其實就像一對情侶,從相識到相知,從戀愛到婚姻的過程。

10年過去了,大家都長大了!

《前任4》給人的感覺正是這樣——10年時間,也見證了國產愛情IP的強壯!

而它與前三部的不同之處在於,是它不再僅僅敘述簡單的愛情故事,而更深刻地探討了現代都市男女的情感起伏和內心世界。

例如,孟雲這個角色代表了大齡單身青年,他面臨著生活中的變革,既渴望著結婚,又不敢輕易改變現狀。

他已經建立了一個大齡單身青年的舒適圈:獨自做飯,獨自用餐,獨自度過無聊時光,還參與相親活動。

就像王梓對孟雲說的那句:「你並不是習慣了孤獨,而是害怕改變現在的生活。」

這句話深刻地表達了孟雲內心的掙扎和恐懼,反映了現代社會中很多人面臨的情感困境和生活選擇。

而對於片名中的「英年早婚」,一開始還很納悶是什麼意思?對此導演解釋:沒有準備好而結婚的愛情都叫做「英年早婚」。

我覺得這其實與「早」無關,更多的是心理上完全沒有做好準備,但卻不得不面對婚姻的一段兩性過程。

在電影中,孟雲和余飛再次成為故事中的主人公,引導觀眾深入分析愛情與婚姻中的兩性關係。

一個仍面臨著感情未卜的困惑,另一個則要應對「結婚冷靜期」的考驗。

《前任4》全程看下來,你會發現這種情感探討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思考婚姻和愛情的複雜性,對於一個即將面對婚姻的男人來說,這種感受真的很真實。

特別是韓庚「發福期」的樣子,更加符合大齡男性的設定。

《前任4》深入探討了一個重要問題:為什麼要結婚?

其實這個問題牽扯到了當代年輕人面臨的情感和社會壓力。

「結婚」作為一種傳統社會制度,在當今社會中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樣被視為必然的人生選擇。

觀眾通過電影中的主人公們,特別是孟雲和余飛的故事,可以看到他們對婚姻的疑慮和迷茫。

他們不僅需要應對愛情的波折,還需要決定是否要進入婚姻這個新的階段。

在《前任4》中,孟雲是害怕孤獨又習慣了孤獨的狀態,而余飛則與丁點模擬婚姻生活。

兩個難兄難弟在婚姻路上出了各種狀況,但最終通過努力,抵達了某種意義的「終點」。

這兩個角色經歷了不同階段的甜蜜和磕碰,最終內心的情感變化,這些情節都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相較於前作更為誇張和戲劇性的風格,《前任4》在故事情節和呈現方式上更加平和細膩。

為什麼要結婚?是因為社會壓力,家庭期望,還是真正的水到渠成?電影通過幽默而真實的情感表達,讓觀眾反思了自己對婚姻的態度和動機。

這種探討使得電影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喜劇,更是一部引發觀眾思考的作品。

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以前只會考慮和好友一起嬉戲玩鬧,到了長大後會思考愛與不愛,深愛和喜歡的區別。

電影到了第四部,則開始思考愛和婚姻,這是一個人類情感自然而然的發展過程。

這種成長和變化的主題貫穿了整個電影,使觀眾能夠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中的情感和人際關係。

可以說,《前任》系列的故事很簡單,但它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是因為它的直白和簡潔。在國慶檔期充斥著各種大製作電影的情況下,《前任4》的「簡單」正好是了觀眾所需要的。

這種直接而樸素的情感表達,也正是在快節奏下每個人的所需品。

在《前任4》中,余飛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兩個人如何在一起。

他依舊是全片的笑點擔當。當年的情場小王子,終於沉寂下來。

而這段與丁點「結婚冷靜期」的結局,是真沒想到,是那麼的好笑,淚點又是那麼的高。

而對孟雲來說,更多的問題是如何與內心的自己相處,和對婚姻的思考程度。

他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相親經歷後,他最終遇到了與之默契合拍的柳柳。

隨後,兩人開始了一段「正常」的愛情,其中不乏轟轟烈烈。

然而,導演也沒有忽略觀眾最渴望看到的情節:林佳和孟雲之間的愛情結局。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情節,影片才真正沾邊上「前任」這一話題。

在第四部中,孟雲戒煙了,而林佳卻學會了吸煙。

(順便提一句,於文文拿煙的姿勢實在是太酷了)

當年的一首《體面》,造成了許多觀眾難以忘懷的意難平。

正如導演所說:孟雲和林佳沒能好好說再見,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有這樣的遺憾。

這次電影的目標就是希望通過孟雲和林佳的故事來為觀眾彌補這種遺憾。

電影完美地回答了觀眾內心的疑慮:林佳是否已經釋懷?孟雲是否仍有挽回的念頭?

這樣一來,10年老粉總算是看到了他們四人之間愛情的一個結局。

隨著電影的熱度不斷上升,社交媒體上湧現出越來越多觀眾的笑聲和哭聲,強烈的情感和回憶殺構成了更大規模的票房潮流。

《前任》系列歷經了10年的時光,其過程則反映了當代年輕人感情觀念的變遷。

它把《體面》變成了林佳的一句「再見」,告訴觀眾要學會「放下」,一首《何必》來詮釋。

觀眾希望看到電影中人物愛情故事的結局,這反映了觀眾對於故事的投入和對角色命運的關心。事實上,觀眾也希望為自己的10年感情生活找到一個結局,就像孟雲和林佳的故事一樣。

孟雲和林佳的故事結局不僅為電影觀眾提供了一個滿意的收尾,也像是觀眾為自己的回憶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他們彼此放下了前任,就好像代表觀眾一樣解開了過去感情的糾結。

特別是林佳牽著孩子進入孟雲視角的那一刻,我眼眶濕潤了,多少年的意難平,抵不住一句「你現在過得好嗎?」

這大概正是愛情片存在的意義所在,它們能夠陪伴一代觀眾一路走完他們自己的愛情之旅,為觀眾提供情感共鳴。這種深刻的情感表達使得這一系列電影成為觀眾心中的珍貴回憶,與他們共同成長和演變。

所有為什麼這一次《前任4》能在觀它不僅是一部娛樂作品,更是一個反映了當代社會和年輕人情感狀態的鏡像。

《前任4》從告別前任到探討「早婚」,觸及了許多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焦慮,讓觀眾在螢幕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這種情感共鳴和情感投射使得觀眾難以割捨,因為他們在電影中找到了自己的一部分。

而這一部分可能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一直在探尋的答案或情感釋放的出口。

「有單身信念的人,更容易遇到靈魂伴侶,這樣的人,對待感情反而更加純粹。更可怕的是,還特別享受這種孤獨。」

這樣的孤本金句,怎麼能不激發觀眾的共鳴呢!

所以我說它絕對是最懂中國觀眾的愛情片。

在電影《前任4》的結尾,故事並沒有給出一個閉合的結局,而是讓所有的思考和情感碰撞繼續發展,就像現實生活一樣順其自然。

這種開放式的結局其實是在鼓勵觀眾在電影結束後繼續與身邊人思考和對話,讓電影的主題和情感留在觀眾心中,引發更多的討論和反思。

這讓我想到了孟雲被前任問及「現在想明白人為什麼結婚了嗎?」,他面對著鏡頭自嘲一笑,這一瞬間恐怕觸動不少銀幕前觀眾的內心。

因為電影正是在探討著這一代年輕觀眾最為疑惑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愛情和婚姻?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處理親密關係?

高明的是,電影並沒有為這些問題提供明確的答案,就像觀眾在電影外也往往無法找到答案一樣,這正是電影和觀眾之間可以相互傾訴和共鳴的地方。這種共鳴讓電影不僅僅是娛樂,更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和安慰。

有觀眾問導演,這一部是《英年早婚》,如果有《前任5》,會不會拍離婚生活?

寫到這裡,還是想用導演的一句話作為結尾:

「至於未來還有沒有(《前任》系列的)五、六、七,我只能說我得先生活下去,繼續感受,繼續觀察,才知道有沒有新的東西,因為《前任》系列最大的意義在於,是這一代都市男女的一個對自己情感的一種紀念,它是留念式的。」

所以,還是那句話,且行且珍惜,永遠珍惜眼前人,別等失去才懂得挽留……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8f51e0622fc4424221114d6b0ffc5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