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光進:做有遠見的教師——教師專業發展的七個維度

2023-03-25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井光進:做有遠見的教師——教師專業發展的七個維度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做有遠見的青年教師

作者|井光進

青年教師剛剛入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首先就要想清楚、弄明白,為師從教這一生,應該實現什麼樣的目標、有什麼樣的狀態、走一條什麼樣的路。

我們國家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要率先實現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作為90後、00後的青年教師,從年齡上看,到2035年的時候,正好是教育上的「黃金一代」;到2050年的時候,大部分也還在立德樹人的崗位上。所以說,新時代的青年教師是最幸運的一代,因為整個人生的從教經歷將伴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的全過程。

此外,從學生的角度來看,現在的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的學生,到2035年的時候,將是黨和國家的中堅力量。現在的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孩子,到2050年的時候,同樣也是中堅力量。這些學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代,他們將擔當民族復興的大任!青年教師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承擔著培養時代新人的重任,確實應當志存高遠,過一種不一樣的教育生活。

1、遠見:看多遠就能走多遠

教師崗位其實是豐富多彩的,因為面對的都是日新月異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自身也在不斷成長,所以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這就要學會起點上的終點思考,也就是想清楚我們終身的職業追求是什麼?要達到什麼高度?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有把這些問題想透了,才能不為外因所惑。作為青年教師,一定要把眼光放長遠,看到更遠處。因為年輕,職業生涯還很長,樹立一個高遠的目標,將引領我們一路有意義地前行,始終做有遠見的人。

2、格局:博大的胸懷成就未來

格局很重要,當一個人、一個團隊的事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制約自己的天花板就是格局和境界。青年教師要有格局,一開始的職業定位就要鮮明、遠大,就要成為名師、特級教師、卓越教師,成為有影響力、有話語權、學生喜歡和同行敬佩的教育家型教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誰的格局大,誰就走得更遠。切記,不要在一些無謂的小事和小節上糾結,從而影響自己的判斷。

3、心態:做高水平的情緒管理者

每一位青年教師都要做自己高水平的情緒管理者。用心呵護每一位學生的心情,因為好心情會帶來好的師生關係,師生關係好帶來的就是好成績。作為教師,我們的情緒是寫在臉上的,體現在眼神里的。當你站在講台上的時候,學生們一定能很敏感地捕捉到你所流露的各種信息。要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心態,前提是我們自己要有好心態。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能夠隨時調試自己的心情,是做教師的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4、專註:用十年堅守報答自己

教育是農業,需要靜待花開。當教師,首先要樹立以慢為快的職業發展周期律,急於求成不適合教師行業。專注我們所任教的學科,用至少十年的堅守來定位、來研究、來踐行。可以先確定一個十年的目標,再分解到五年、三年、兩年、一年,然後再制定具體的計劃。但是,有一個科學合理、適合自身的長周期職業發展規劃是必需思考的重大課題。

5、包容:讚美我們遇見的每一個人

參加工作之後,我們需要面對不同的學生、家長和同事。每一所學校都有迥異的文化和管理機制,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要有一種心態,就是善待我們遇見的每一個人、用心讚美每一個人、時時成就每一個人。要知道,讚美會感染別人,會傳遞愛意,會製造和諧。以開放包容的胸懷成人之美,換來的一定是別人的讚譽和配合。只要有了這種心態,教師的生涯就會一路溫馨。

6、自律:不為物慾所誘惑

有遠見的前提是行穩致遠,不被虛名浮利遮住望眼。當教師,從工資待遇上看,註定難以與企業高管、金融投資者等高收入群體相比,但也不會遇到他們的壓力和艱辛。其實,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關鍵是「和誰比、比什麼、怎麼比」。單純比金錢、比物質,產生不滿、抱怨,甚至違背師德要求的底線,這是不值得的。做有志氣、有骨氣、有底氣的教師,就要堅守自己的追求,靠品行自律、靠人格修為。

7、協同:放低身段只為更好成長

不同學科之間的教師需要育人上的配合,同一學科的教師也需要集體教研,學校的很多事務需要合力去完成。作為青年老師,要放低身段,主動向同事們學習,學習的目的是超越。遇到需要協同參與的時候,應該多做、多學、多看、多付出。這種實踐的閱歷註定會轉化為能力的提升。從長遠看,唯有多幹事才是最聰明的選擇,也是最快的成長機會。

8、反思:把想到的寫出來

於漪老師說,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這種「學」,主要就是不停地反思。反思就是要把想到的寫出來,把問題總結出來,把經驗提煉出來。要想成為名師,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堅持寫上幾年教學反思。當然,這種反思主要是基於學生的成長變化。寫著寫著,你就走在了眾人的前列。堅持把想到的、看到的寫出來並堅持下去,一定會成為一位有思想、有見解的高素質教師。

9、主動:不當置身事外的旁觀者

現在當教師,特別是青年老師,可能學校會安排一些像疫情防控、學生安全、心理疏導、家校溝通等與教學不直接相關的任務。另外,學校層面一些涉及改革發展、涉及利益調整的工作事項,都會徵求教職工的意見、組織研究討論等。青年教師應積極參與,躬身入局,不當旁觀者。不要當大家都登上了一艘快速航行的大船,你還站在碼頭上。在積極主動參與學校各項事務的過程中,不僅收穫能力,還能獲得大家的認同和擁護。長此以往,自然就有了領導力和影響力。

10、家庭:為愛我們的人負責

家庭是每個人都要停泊的港灣,青年教師同樣應當建設美好家庭。要用心對待自己的父母、家庭和子女,他們都是對我們最重要的人。除了教書育人、愛崗奉獻,還要茶餘飯後、詩與遠方。當然,對他們負責的最好回報,就是公平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立足崗位干出不負期待、實實在在的教學業績,做受人尊重的教育工作者,讓那些愛我們的人為之放心並為我們的努力付出鼓掌!

來源|名校長工作室、守望新教育。

新教育實驗的教師成長——書寫教師的生命傳奇

新教育實驗的實現路徑——沒有教師的成長,就沒有學生的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的七個維度

原創|井光進

來源|光明日報教育家雜誌社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個老話題,確實非常重要。在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新課標等一系列「新」的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有新的內涵。作為長期從事教師專業發展的服務者和促進者,筆者認為在建設高質量教育、加快教育現代化的征程中,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聚焦七個「度」。

定位要有高度。

我們常說,看到未來有多遠,就能走多遠的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從人生定位上看,作為教師,如果僅僅定位為「教書匠」,那就只能走一條狹窄的小路。如果胸懷國之大者,追求當一位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時代新人的「大先生」,那一定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之路。

從專業目標上看,如何將新課標要求的核心素養及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每一個學科落實到位,這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大課題。以《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為例,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內容是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以及信息社會責任四個方面。但在大部分學校的日常教學中,突出的是應用能力,也就是對技術的掌握能力,如何實現「四個方面」的要求需要專業支撐。

從成長姿態上看,教師有什麼樣的日常狀態,事關專業發展的高度。能否有「望盡天涯路」的人生定位、「學高為師」的專業目標、「新竹高於舊竹枝」的成長姿態,將最終決定一位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

教學要有精度。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旨在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育質量。在有教無類基礎上,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精準施教應該是教師的必備能力,也是專業發展的最終指向。其外在表征是,教師要在學情分析、學業設計、備課研課、課堂授課、質量評價、人格培育、作業布置等各個方面都能基於每一位學生的真實需要,採取更加精準務實的教學策略和方式。

比如,有價值的講授和探究對話是課堂中最常見的兩種教學法。但我們發現,很多教師都是預設問題,也就是在備課環節就已經設計好了課堂提問的問題或者是基本指向。應當關注的是,這些問題是不是過多關注了那些能給課堂提問帶來正確答案的學生,而忽視了那些不能帶來正確答案或者沒有發聲的學生。如何在教學中關注到每一位學生,既需要學習方式和治理體系的變革,更需要每一位教師不當旁觀者,將其作為專業發展重要突破來進行深度研究,並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有效的實施路徑。

育人要有溫度。

每位教師都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有溫度地實施育人,否則,其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的教養、精神上的發展、道德面貌的形成,所有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賴於在課餘時間內進行的、不列入課表的工作。一個教師,只有他成為孩子們在其中度過其精神生活並建立彼此間道德關係的那些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的情況下,才會是一個教育者」。因此,如何建構與學生之間有感情、有溫度的溝通,就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

不僅是師生關係,教師和家長同樣需要建立有溫度的關係,進行心貼心的交流。學生只有「親其師」,才會自覺追隨老師。當情感能量在師生互動中自然生髮出來,變為同化與維繫力量,會增強教學成果、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會激發學生產生更深的動機和興趣,營建更加長久穩固的良好關係,並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理想的課業成績。如何讓育人更有溫度,需要每位教師在專業發展之路上常思常想、不斷創新實踐。

落實要有力度。

新的時代背景下,黨和國家對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教師如何在教學育人過程中創造性落實到位,是亟需提升的專業能力。筆者認為,當前需要實現如下幾個方面的轉變:

在育人目標上,由重視智育轉向五育融合,落實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的培養要求,為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在育人理念上,由集中講授轉向精準施教,突出個別化、差異化和增值性評價。

在育人體系上,由學段分治轉向貫通銜接,構建適合一體化的學生成長新機制。

在育人環境上,由傳統教室轉向學習空間,提供更多泛在學習、自主學習和項目學習的生態空間。

在育人模式上,由以教定學轉向為學而教,落實學習者中心地位,全方位滿足學生成長需求。

在育人載體上,由常態課堂轉向數智校園,讓人工智慧及數字化智慧教育資源更多更好賦能師生髮展。

在育人氛圍上,由以校為主轉向家校社網絡,凝聚各方合力,實現全環境育人。在這個的過程中,都需要教師基於教情、學情去落實,也可稱之為教師的行動力。

專業要有厚度。

當前,各種教學實踐經驗層出不窮,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鑑。但作為一位有底氣、有志氣的教師,必須在學科上深耕、在育人上深研,有自己厚實的專業功底。

例如,當前的數學學科,要想達成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就要研究並講透數學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讓學生認識並欽佩、數學家,讓學生從中認識到取得最終成功的付出與艱辛,不僅能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堅忍不拔的精神,還能提升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想像和運算等層面的素養,培養優秀數學品質,積澱做基礎研究的毅力。

如何培育專業厚度?在理論上,應廣泛閱讀本學科基礎理論以及各類最新探索;在認知上,應不停學習總結,建構起本學科的知識體系以及教育教學體系。這就離不開持之以恆的讀書、反思、寫作、探析以及問題解決,這本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之道,也是必不可少的辛苦付出。

學識要有廣度。

新時代的教師,不僅應精通本學科,還要善於跨學科融合教學,熟悉跨學科教學的知識維度、方式方法。比如語文課的《木蘭詩》中有這樣一段:「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學生們可能就會問,為什麼替父從征還要自帶武器?這就需要歷史學方面的知識。作為語文教師,這時就要懂南北朝的徵兵制度。

除了知識層面的內容,最明顯的就是時代性的新要求,需要各個學科的教師掌握。比如在地理學科講授貴州喀斯特地形特點時,如果引入中國天眼建設的來龍去脈,就會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天眼」知識的講解,又激發了學生潛心科研、當科學家的志向。再比如國家大安全觀,為什麼要強調大安全,大安全觀在每一門學科中如何滲透,都需要思考。另外,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最新成果,特別是社會變革的樣態呈現,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到數字經濟,乃至呼之欲出的生物經濟,這些都需要教師能夠清晰地把握。

除此之外,一位有品質的教師,還應有自己的特長和愛好。會打籃球的老師、會唱歌的老師、會素描的老師,會彈吉他的老師……這些可都是學生心目中的魅力教師。

成長要有梯度。

作為教師,專業發展不會一蹴而就,而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我們設定一個一個的「小目標」。正如美國著名傳媒記者沃爾特·李普曼說的那樣:「我們以由表及里、由遠及近的探求為己任,我們去推敲、去歸納、去想像和推測內部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它的昨天意味著什麼、明天又可能意味著什麼。在這裡,我們所做的只是每個主權公民應該做的事情,只不過其他人沒有時間和興趣來做罷了。這就是我們的職業,一個不簡單的職業。我們有權為之感到自豪,我們有權為之感到高興,因為這是我們的工作」。

人生的梯度很漫長,需要拾級而上,可能會有「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也可能會有各種質疑和非議,但我們應該始終懷揣三個問題:「為人師者到底應該有什麼樣的追求?實現這種追求需要什麼樣的胸襟?如何從容而堅定地走好自己的專業發展之路?」其實,關鍵在於我們對自身、對專業發展有一個什麼樣的定位與追求。

當然,「梅花香自苦寒來」。教師的專業發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著實不易,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人生如茶,剛開始總是苦的,但只會苦一陣子,久之便苦中回香。作為教師,我們不能也不會苦一輩子,總有讓自己怦然心動的幸福與快樂。當你把幸福捧在手裡,看似微不足道,可是一旦放手,你便會後悔不迭。只有像茶葉一樣,在滾水中反覆折騰,浸泡,才能把內在的潛質逼出來,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諦與價值。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專業發展也自然就「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收穫滿滿,受人尊重。

成長,就是不斷打破認知——人越活越有價值的三種能力

教師成長需要關注的三個方面:個體、團隊與研修

郝曉東:自我進階的有效途徑,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網絡寫作,新網師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與啟示

李鎮西: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是什麼?——「四個不停、四個學習」,讓教師的生命之花燦爛綻放!

遇見美好,向美而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因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6a4326eee2f4b7da0fa13cb471f6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