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能忽視行動二字的力量!

2022-09-30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能忽視行動二字的力量!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中國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剛式的斥責和鞭撻,雖痛快卻無濟於事。對於中國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動與建設,只有行動與建設,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顛覆性的批判與重構。——朱永新

朱永新榮獲「一丹教育發展獎」!為推動教師發展,他做了這些努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

編輯|俞水 杜京虹

重磅!2022年「一丹教育發展獎」於今日揭曉。

蘇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教授榮獲2022年「一丹教育發展獎」。

該獎項表彰其在推動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方面的貢獻。

一丹教育發展獎評審小組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研究院理事——多蘿西·戈登(Dorothy K. Gordon)表示:

「朱永新教授致力於推動教育公平和教育普惠——與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所關注重要教育議題不謀而合。新教育實驗鼓勵以全方位學習帶來個人成長,為此,培養教師及學生的閱讀、寫作和溝通能力至關重要。這些措施逐漸改變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和學生在校內外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他提醒了我們:學習也可以充滿快樂。」

朱永新教授自2000年發起「新教育實驗」,並在全國推廣。經過20多年的深耕,新教育實驗惠及全國8300多所學校,50多萬名教師及800多萬名學生,其中超過半數來自農村及偏遠地區。

朱永新說:「新教育最大的成就,是點燃了許多普普通通老師的理想與激情,讓他們知道教育原來可以如此美麗,教師原來可以如此生活。」

就像朱永新所說的那樣:一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老師加入了新教育,會變得自信滿滿、激情滿滿;智慧多多,幸福多多;樂此不疲,樂而忘返……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朱永新教授在20多年的新教育實驗探索中,對「教師發展」這一話題持有的主張與觀點,以及對推動教師發展所作出的努力。

新教育實驗二十年:回顧、總結與展望(上)

新教育實驗二十年:回顧、總結與展望(下)

01

"職業認同,是教師成長的內在動力機制"

在朱永新教授看來,促進教師成長,是新教育實驗的邏輯起點。

他認為,教師是教育過程中最重要、最關鍵、最基礎的力量。沒有教師的發展,學生的成長,就成為無本之木;沒有教師的研發,課程就成為無源之水;沒有教師的實踐,理想課堂就成為水中之月。

對教師職業價值的強調,會使教師的職業尊嚴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教師對職業越認同,越會在教育生活中收穫幸福,越會獲得愛護學生的不竭動力。」朱永新教授十分重視教師職業價值感的尋找。在新教育實驗推動過程中,他把教師成長分為職業認同與專業發展兩個方面。

他說:「職業認同,是教師成長的內在動力機制。」

朱永新提出,職業認同以生命敘事理論為基礎,主張每位教師的生命都是一個故事,他既是故事的主人翁,又是故事的作者。能否把自己的生命寫成一部偉大的傳奇,取決其本人是否真心用心地書寫自己的生命故事。

02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是朱永新的核心理念,他認為,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幫助每個人發揮自身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他所期待的理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長大的孩子,從他們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財富是有汗水的,科學是有人性的,享樂是有道德的。」

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朱永新老師這樣的教育理想的點燃下,開始自覺地將自己的生命與學生的生命編織在一起,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其實,這就是朱永新帶領的教育人的承諾,也是他們的夢想。

03

「專業閱讀,成就幸福教師」

「沒有教師的閱讀,就沒有教師真正意義上的發展。」 朱永新非常關注教師的閱讀問題,推動新教育實驗進行了以下探索。

1.編制教師專業發展地圖

朱永新教授帶領新教育研究編制了教師專業發展地圖。這個地圖由三部分組成:本體性知識(即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以及職業知識、人文及科學背景知識。這三部分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支撐,有共同的知識背景和價值觀。

2.主張共同閱讀

朱永新教授主張教師應該通過共讀的方式來相互切磋,使閱讀不成為一個走馬觀花的過程,而成為共同磨刀的過程,成為鍛鍊彼此思維能力與理解力的過程,這是專業閱讀的有效方式。

3.強調關注根本書籍

朱永新教授強調應該關注根本書籍,即奠定教師精神及學術根基,影響和形成其專業思維方式的經典書籍。

04

「一個人的專業寫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

朱永新說:「一個人的專業寫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

為了推動更多老師開始專業寫作,朱永新老師曾經開了一個「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他對老師說:你每天堅持寫1000 字,記錄你的課堂、你的故事。寫十年,不成功我賠償,以一賠百。這麼多年下來,一大批教師在「保險公司」中成長。新教育實驗專門做了新教育種子計劃,培養年輕教師,幫助他們很好地成長,帶動周邊的人。

朱永新發起的新教育專業寫作具有以下特點:強調理解與反思,反對表現主義、強調與實踐相關聯、強調客觀呈現,反對追求修辭、主張師生共寫隨筆、注重案例研究。

談到新教育的教師專業寫作,朱永新老師說:「不以外在的名利為終極目標,不為寫作而寫作,而是使寫作恢複本來面目,服務於日常教育教學實踐,成為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促進師生幸福完整生活。」

05

「一個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

「在專業閱讀、專業寫作的基礎上,藉助專業發展共同體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因為,一個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朱永新說。

他發起的新教育教師專業交往有兩個重要特徵:

一是採取「底線+榜樣」的形式。底線是要求教師有底線,底線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的,也是必須做到的。但底線如果沒有榜樣是遠遠不夠的,榜樣是需要共同體來培養的,因而新教育的共同體既建立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又擁有一個良好共同體寬鬆氛圍的土壤。

二是共同體成員必須形成共同的願景。對於共同體而言,共同願景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戰鬥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建立在共同願景基礎上的共同體,具有一般組織所不具備的特質。教師通過閱讀寫作,通過與團隊的對話,其精神狀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朱永新:從一個人到一群人——2022年教師節致新教育同仁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我們一直在路上:新教育實驗歷屆年會掠影(2022版)

06

「不能忽視行動二字的力量」

朱永新說:「今天的中國缺少的不是批評家,不是理論家,而是真正的行動家。我們應該提倡的,是要用腳踏實地的行動向著理想邁進。」

在發起新教育實驗的一開始,他就強調:「不能忽視行動二字的力量。」

2002年,最初從崑山玉峰實驗學校起航的時候,提出了「五大行動」,到2013年,正式提出了「十大行動」。

1.營造書香校園

「營造書香校園」,是指創造濃郁的閱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閱讀資源,開展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而推動書香社會的形成。

朱永新堅信,沒有書香的校園,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沒有書香的校園,只是一個教育訓練的場所。

2.師生共寫隨筆

「師生共寫隨筆」,是指通過教育日記、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記錄、反思師生日常的教育和學習生活,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自主成長。

朱永新認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為了寫得精彩,就必須做得精彩、活得精彩。

3.聆聽窗外聲音

「聆聽窗外聲音」,是指通過開展學校報告會、參加社區活動、研學旅行等形式,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形成多元價值觀。

朱永新認為,學校的格局有多大,未來孩子們的胸懷就有多大。學校里看到的世界有多大,未來孩子們的發展空間就有多大。

4.培養卓越口才

「培養卓越口才」,是指通過講故事、演講、辯論等形式,讓孩子願說、敢說、會說,從而形成終身受益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朱永新說,表面上看來是「說」,其實「說」的背後是思想,為了說得精彩就必須研究得精彩。而人際間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恰恰是我們教育里所缺乏的。

5.構築理想課堂

「構築理想課堂」,是指本著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理念,在課堂上建立人類文化知識和學生生活體驗之間的有機聯繫,實現課堂的個性化和高效性,讓師生產生與知識、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鳴。

課堂是學校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學校最重要的舞台,是師生生命展現最重要的一個場所。

6.建設數碼社區

「建設數碼社區」,是指通過加強學校內外網絡資源的整合,建設學習型的網絡社區,引導師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和交流,培養其信息意識和信息應用能力。

7.推進每月一事

「推進每月一事」,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學校與社會生活的節律,每月開展一個主題活動,通過主題閱讀、主題實踐、主題展示、主題評價和反思等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從多角度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公民意識。

朱永新帶領新教育通過每月重點培養一個好習慣的方式,在整個中小學階段螺旋式訓練,以幫助學生養成一生受益的習慣。

8.締造完美教室

「締造完美教室」,是指在新教育生命敘事和道德人格發展理論的指導下,以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為目標,師生通過「晨誦、午讀、暮省」共同建構知識和編織生活,形成有個性特質的教室文化,書寫一間教室的成長故事。

朱永新說:「『守住自己的教室』,就是要擦亮每個日子,呵護每個孩子,讓每一個生命在教室里開出一朵花來。」

9.研發卓越課程

「研發卓越課程」就是要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基礎上,鼓勵教師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和整合創造,通過課程創新使課堂成為匯聚美好事物的中心,並引領學生進行認知體驗、合作探究,建立知識與世界的內在聯繫,將所有與偉大知識的相遇轉化為自身的智慧,從而使得師生的生命更加豐盈。

10.家校合作共育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過建立和發展家庭、學校、政府和社區多方教育主體之間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完善家校政社共育機制,拓展和改善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和條件,並影響家庭、家教和家風,促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強化社區和諧共生、家校政社共育機制,實現家庭、學校、政府和社區的協調發展,促進父母、孩子與教師等相關人員的共同成長。

20年,朱永新老師帶領新教育實驗通過專業閱讀、寫作與交往,提高教師職業認同,促進教師成長,點燃教師的理想。

感謝朱永新老師為推動教師成長所付出的努力!

新教育榜樣故事匯:以行動書寫,用生命言說——新教育是由無數鮮活的實踐和生動的教育敘事組成的

因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實驗通識與實踐五十講: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最後,送給所有老師朱永新曾寫過的一首詩,希望每一位老師都能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享受著教育的幸福

——朱永新

生活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生活

生活離不開教育

教育創造新生活

你如何理解生活

你就將擁有怎樣的生活

你如何理解教育

你就將擁有怎樣的教育

你的眼裡沒有色彩

你的生活就不會繽紛

你的心裡沒有陽光

你的教育就不會輝煌

有人面帶微笑

擁抱每一輪新的太陽

有人心懷煩惱

拒絕每一個美的希望

拒絕會換得拒絕

擁抱會贏來擁抱

你的一切實際上都是自己釀造

有一種態度叫享受

有一種感覺叫幸福

學會面帶微笑才能享受生活

懂得播種快樂才能收穫幸福

那麼,親愛的老師

讓我們面帶微笑

讓孩子的心田充滿陽光

讓我們播種快樂

讓學生的明天更加輝煌

讓我們也把微笑和快樂

貯滿自己的心房

享受著教育幸福

你就多了一雙發現的眼睛

每一個孩子的潛能就會激情迸射

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就會輕舞飛揚

而你

也就如同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享受著教育幸福

你就多了一份快樂的心情

你會把每一個挫折看成是考驗

你會把每一種困難看成是磨鍊

你時時刻刻都會聽到花開的聲音

享受著教育幸福

你就多了一股創造的激情

你會把課堂精彩地演繹

你會把每一句話精心地鍛造

你會把校園變成卓越的教育夢工場

享受著教育幸福

你就多了一種生活的詩意

你能從平凡中品味出偉大

從失敗中咀嚼出成就

你能讀懂每一個孩子的臉龐

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房

你會驚奇地發現:

幸福從此熙熙攘攘

編輯|俞水 杜京虹。

專訪|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專訪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

遇見美好,向美而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道在日新。 德貴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1805c33b225fc3875881466e68f43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