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館子能處!無法不愛的帝都8家粉面
記得加西亞·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里寫到:「誠實的生活方式就是按照身體的意願行事,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繁瑣細碎的家務俗事中,藏著不易察覺的幸福感。有人說:「中國是被米和面統治的國度,大米和麵粉構成了國人主食的兩塊基石」。作為主食愛好者,簡直對此不能同意再多!這一篇,由分布在京城的8家小面、麵皮、螺螄粉、涼皮、酸辣粉組成,希望這些帶著溫暖的食物,可以伴我們度過這一段艱難的時光。
林林里里:面不夠?可以續!
三里屯從來不缺人氣,在這個往來熙攘的城中潮流街區里,不曾想過還有這樣一家煙火氣十足的重慶小面,一口讓人夢回重慶街頭。
林林里里開在太古里北區B1層的轉角處,門臉小、面積小、餐位是開放的,即便如此,你依然可以發現主理人藏在設計里的小心思,雖然是小平米的店鋪,但設計巧妙,可以容納三人的餐桌中間,有一顆飽含生機的綠植,令人眼前一亮。
豌雜麵、肥腸面都是這裡的招牌小面,48元一份的價格不算低,但是料足面多,如果你吃完面還沒飽,不必不好意思,可以問店家再去續上二兩,拌著碗里仍然足夠的醬料,呼嚕呼嚕吃進口中,瞬時間幸福感滿格。
小面的辣度有四檔可選,微微辣、微辣、正常辣、重慶辣,一般來說微辣已經很夠味兒了,當然如果你是特別能吃辣的話,再往上挑戰一個辣度即可(友情提示)。
除此以外,還有小酥肉、冒腦花、爽口泡菜、椒麻貢菜、手工冰粉等地道的重慶街頭小吃,一餐吃得有滋有味,來一次就想第二次。
地址:三里屯路三里屯太古里北區NLG-12C
重慶老街小面:小門臉里的十足煙火氣
這是一位重慶朋友特別推薦的小麵館子,是安定門內大街上一家並不起眼的小門臉。
每逢飯點兒,二層的館子裡坐滿了人,店裡的阿姨都操著一口親切的重慶話,有位戴眼鏡的阿姨時常端著客人點好的菜品樓上樓下的找,找不到的時候還會有些著急,這時候只覺得她格外樸實可愛。
店裡的小面和粉類種類豐富,有干拌和湯類兩種,涼麵、干拌面、回鍋肉麵、豌雜麵、泡椒豬肝面……幾乎你想吃的都能在這裡找到,而且每一款都可以選擇大份或小份,在基礎的面、粉基礎上,還可以再單加牛肉或肥腸,包你吃得盡興。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粉麵價格都在30塊以里,每一份的料和面都分量十足。別看店小,除了主食以外還有蒜泥白肉、青椒皮蛋、夫妻肺片等涼菜,外婆酥肉、糖醋排骨、酥魚等熱菜,以及紅糖冰粉、醪糟蛋花湯、小湯圓、豬兒耙等小吃,道道口味不俗。
人均40+就能吃得豐富好味,讓人很難不愛!
地址:安定門內大街103號
勇盛牛肉麵:全天營業的重慶好味道
重慶老闆開的勇盛牛肉麵,是不少北漂的重慶人心中可以聊慰鄉愁的好去處。門店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白天人來人往時並不耀眼,但當夜晚降臨時,這裡就像是為晚歸人守候的暖心燈火。
小館子吃的是味道,如果你對與環境有著嚴苛的要求,那麼這裡恐怕不會入你的眼。不大的店裡總共十來張小桌子,好多熟客都是奔著這一口兒來的,也有的拼桌拼成了好友,店裡的翻台率高,基本上只需稍待片刻就能落座。
招牌有牛肉麵、豌雜麵、肥腸面等,幾乎每一款面都是閉著眼點也不會踩雷的那種。重慶麵館最擅將鹼水面吃出驚喜感,軟硬適中的麵條根根分明,在口中越嚼越香,清亮的湯底佐紅油辣子,再澆上塊大分明的滷牛肉和肥腸,紅燒的滋味先入,隨後是麻辣鮮香的辣子混合著筋道的麵條在口中四散開來,上撒的蔥花則是點睛之筆,增加香氣的同時,又帶來一抹清新滋味,叫人欣喜。
豌雜麵也是這裡的拿手好菜,小份二兩五,大份四兩,微辣、中辣、超辣三檔辣度,即使是選擇免辣,上面飽滿軟糯的豌豆雜醬也夠你回味了。
地址:八里莊朝陽路紅廟北里85號樓底商
西街秘制涼皮:不信這一份你能自己全吃完
西街秘制涼皮,又是一家不好找的寶藏小門臉。其實連獨立的門臉都算不上,藏在定福莊西街惠客鮮生里,基本上不能堂食,只能外帶,老闆的脾氣也不太好(只是不愛說話)但就是特別實在,12塊一份的涼皮,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還是一個人根本就吃不完的那種大量(朋友拎回家好奇稱重足有2斤)!
涼皮都是每天現做現切的,晶瑩剔透,筋道誘人,自製的麻醬和麵筋也是可以香人一跟頭,黃瓜絲足夠新鮮,再來點兒油辣子,那個勾人的香味兒呦,拌的時候已經忍不住咽口水了。
還可以選擇涼皮、麵皮、牛筋面三摻,多了種類但依然量足實惠,碳水愛好者們,12元入股不虧啊!
對了,拎著涼皮回家的路上還可以轉個彎兒去席氏肉夾饃再來個肉夾饃,有多好吃就不說了,你們親自去試!肉夾饃+涼皮一個都不能少!
地址:定福莊西街萬物鮮生北門
甘肅老字號麵皮店:簋街附近的寶藏西北小館兒
有人說這裡是帝都最好吃的甘肅麵皮店,如果你不信,來吃一次你就明白了。甘肅老字號麵皮店就開在離簋街不遠的大菊胡同里,位置隱蔽,店面極小,店名是用A4紙列印出來的,連個正經顯眼的招牌都沒有。不好找到什麼程度呢?就這麼說吧,如果你是第一次去的話,請務必完全跟著導航走。
如果說川菜是全國人民都愛的菜系,那麵皮大約就是全國人民都愛的西北著名小吃了,炎炎夏日,一碗拌著紅油的麵皮下肚兒,那叫一個爽口,因為暑熱而導致的胃口不佳,在這一碗麵皮面前不堪一擊。
麵皮、牛筋面或是麵皮摻牛筋面,三種不同的口感擺在眼前,當然是選擇麵皮摻著牛筋面的,一次將筋道、柔軟同時收入才是上策(才不是貪心)。別看製作麵皮的食材簡單,但是在澆上店內秘制的紅油醬汁以後,那叫一個酸辣鮮香!每一口筋道爽滑都裹挾著誘人的醬汁,超過癮的!
除此以外,還有餄餎面、漿水面、臊子麵等特色西北麵食,打包一份回家作為晚飯,分分鐘饞哭室友。
地址:大菊胡同33號
文子姐螺螄粉:香死個人的螺螄粉
開在加州小鎮的文子姐螺螄粉實在是讓人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它的好味道,恨它是因為路途遙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家分店)。在文子姐,排隊是常態,但翻桌率也很高,如果剛好路過的話,螺螄粉同好們一定不要錯過啦!美味值得!
店內只有螺螄粉、螺螄面、叉燒螺螄粉、叉燒螺螄面、熱干拌粉、熱干拌面一共6種,在遍地開花的京城螺螄粉店裡算是少而精的館子。
螺螄粉的辣度選擇正常的就可以,如果不夠可以在小料台自行添加,辣椒醬的味道就是柳州當地同款,吃著是那種濕濕的辣,夠勁兒但不燥,很是上癮。
酸蘿蔔是一定要加在粉里的,酸香開胃,賺足眼淚。粉子入味又不失筋道,裡面的炸腐竹也是炸得恰到好處,干吃或是泡一下都好吃。
也可以再單獨加滷雞爪、滷鴨掌、鹵豬蹄(幫拆骨)等滷味,味道足夠且極易脫骨,伴著螺螄粉呼嚕呼嚕吃上一大碗,熱乎乎的一直暖到心裡。
地址:頤瑞中二路梨園地區DBC加州小鎮C區
韋記螺螄粉:青年路附近最佳螺螄粉店
韋記螺螄粉開了也有年頭了,好多人都是從他家在慈雲寺的時候就已經愛上了,雖然現在搬到了青年路附近,但是好味道始終如一,這也收穫了不少老粉們的稱讚。
門店的裝修很樸素甚至有些不修邊幅,滿滿的市井風,但食客卻絡繹不絕,光從這一點來看,更加印證了蒼蠅館子就是吃味道而非環境這一說法。
螺螄粉的湯底清亮,軟糯的粉子與靈魂酸筍、炸腐竹等配菜左右逢源,如果可以再來上一個炸雞蛋的話,簡直就是美味炸彈!如果選擇微辣的程度,可以連湯帶粉一起送入口中,一口酸香開胃;如果比較能吃辣的話,中辣會更多辣子的香味,吃得入迷時,腦門兒上會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辛辣刺激,心情也會變得更加明朗。
除了米粉和酸豆角、豬腳等可以加入粉里一起吃的小菜以外,這裡還有牛肉酸筍飯、肥腸酸筍飯、廣味臘肉飯等煲仔飯,以及爆炒田螺、桂林脆皮魚、豬腳田螺煲等桂菜,就像店裡菜單上寫的那樣,不論大菜小吃,款款「精心烹飪,絕不湊合」。
地址:朝陽路85號院4號樓一層4-6
萬記麻辣燙(國展總店):酸辣粉比麻辣燙還要好吃
開了很多年的萬記麻辣燙,在京城麻辣燙界的地位是響噹噹的,萬記的名字相傳是源於店裡的麻辣燙每天都能賣出一萬串,儘管現而今萬記在北京分店遍布,但每次想要吃的時候,還是會來西壩河東里的總店。
在四川街頭風的店內,隨處可見精心養護的綠植,柔和的燈光打在牆上的老照片上,造足氛圍感,木質桌椅也給人以踏實的感覺。
今天不說麻辣燙,雖然彼時是因為麻辣燙才尋到這裡,卻沒曾想過被店裡的一碗酸辣粉圈了粉。有手工酸辣粉和特色酸辣粉兩種可選,二者的區別在於手工酸辣粉的粉更寬更厚,吃起來的口感也更飽滿一些。與常見的湯粉不同,這裡的酸辣粉默認是干拌的,夠酸夠辣,酸味兒更勝一籌,如果你對酸口兒情有獨鍾,這一碗一定對你的味,香菜、花生碎、油辣子也是一樣不少,拌好了趁熱這麼一吃,別提有多過癮了!
地址:曙光西路西壩河東里三元大廈東北200米
PS:再補充2個最近吃得特別開心滿意的粉面,尤其是那個酸辣粉,讓本人吃成了「酸辣粉狂魔」……如需可自行網購,某寶上搜一下就出來了:
單身狗酸辣粉,獨愛素粉,裡面的辣子更多的是香而非一味地辣,隨便配上圓生菜、豆芽、油菜等都好吃!喜歡吃肉的話,還有雜醬粉可選;
青海特產拜家釀皮,自帶的麵筋有點兒少,可以再自行購買一些麵筋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