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單八將,只有好漢三條半。這種說法可能有些道理,但那三條好漢分別是誰,半條又是哪個,說法可就不一致了。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九紋龍史進、拚命三郎石秀、浪子燕青,都可能入選。
還有人說美髯公朱仝是一條或半條好漢,筆者是萬萬難以認同的:朱仝身為鄆城縣馬兵都頭,鋤強扶弱捉賊捕盜秉公執法的事情,他一件都沒做過,倒是先後放走了托塔天王晁蓋的生辰綱盜伙、坐樓殺惜的及時雨宋江、當街殺人的插翅虎雷橫,如果都頭都像朱仝一樣貓鼠同眠,鄆城縣百姓可就遭殃了。
梁山好漢三條半,究竟哪四個人能入選,咱們還是拋開小說來看史料——宋朝史料至少記載了三十七個梁山好漢的名字和事跡,宋江受招安也不是貪圖榮華富貴:「張叔夜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江乃降。」
「副賊」就是梁山軍二把手,不知是盧俊義(李進義)還是吳加亮,不管被擒的是誰,宋江不投降,被擒者就可能掉腦袋,宋江放下武器,也算挺講義氣。
受小說和影視劇影響,宋江往往被看成是投降派的代表,事實上宋江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宋江嘯聚亡命,剽掠山東一路,州縣大震,吏多避匿。」
《宋史》詳細記載了宋江的征戰軌跡:宋江起於河朔,轉戰十郡,打得淮陽軍、京東、江北、楚州、海州等地官兵望風披靡,最後宋徽宗趙佶只好讓徽猷閣待制張叔夜出任海州知府進行阻擊。
徽猷閣待制正四品,龍圖閣直學士從三品,張叔夜在宋朝也算高級官員副部級高官,所以說「宋江被小知府帶民兵剿滅」是不準確的——宋朝的「知某州」、「知某府」可不是小官,如果能「權知開封府」,那可就是太尉都惹不起的朝中大佬了,太師和樞密使都得給他三份面子。
正史中的宋江絕對是一條好漢,筆者手邊有一本繁體字豎排版的《宋江三十六人考實》,該書搜羅宋朝史料,記載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梁山好漢英雄事跡,還收錄了元朝書法家、藏書家陸友仁的《題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京東宋江三十六,懸賞招之使擒賊。後來報國收戰功,捷書夜奏甘泉宮。」
秦、漢、唐三朝有甘泉宮,而宋朝沒有,陸友仁以漢唐宮殿指代宋廷,可能是因為宋江在對遼金作戰時立功,但元朝人卻不能明寫,以免被脫脫或帖木兒那幫人說是指桑罵槐而問罪。
宋江的名字頻繁出現在宋朝史料中,說明當時他的影響力並不小,手下的「三十六人」,應該是三十六個頭領各帶一支部隊,而不是梁山軍只有三十多個人,宋江能聚攏起這麼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說明他還是有些本事的。
史書中的宋江是一位縱橫河朔所向披靡的好漢,小說中的宋江是個貪生怕死且貪圖榮華富貴的奴才和鷹犬——事實上施耐庵原本也是想把宋江寫成英雄的,但不知為什麼七十回以後,宋江忽然變了一副模樣。
也許水滸傳的後五十回是他人續寫、改寫甚至代寫,為了彰顯宋江的「忠義」而畫虎類犬,把一個好漢寫成了小人。
如果以史料為依據,宋江無疑是一條好漢,同樣在史書中有記載,並且是真好漢的,還有一位大刀關勝。
史料中的大刀關勝是濟南府驍將,善用大刀,多次擊敗金兀朮(完顏宗弼)和撻懶(完顏昌)並分別載入《宋史》和《金史》:「有關勝者,濟南驍將也,屢出城拒戰。」
曾寓居濟南大明湖的王向春在《齊音》中證實,關勝的「大刀」綽號實至名歸:「金兵薄濟南,守將關勝善用大刀,屢戰兀朮。金人賄劉豫誘勝殺之。」
梁山好漢在副帥被擒後歸順朝廷,然後被分別調派到各地,大刀關勝到了濟南,黑旋風李逵去密州當了「樂將節級」,在金兵南下時,跟「守將節級」杜彥一起獻城投降——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史書里,李逵都不是好人,更不是好漢。
李逵、關勝等人到各地當中下級軍官,青面獸楊志則被分配到種家軍,歸小種經略相公种師中指揮並充任「選鋒」。
在與金兵作戰時,「招安巨寇楊志」臨陣脫逃,种師中身陷重圍力竭戰歿,如果楊志真是「五侯楊令公之孫」,那可真是丟了楊家將的臉面了。
史書中還有「賽關索王雄」、「一撞直董平」、「浪里百跳張順」、「病尉遲孫立」、「沒羽箭張青(不是張清)」、「鐵鞭呼延綽」、「浪子燕青」、「船火兒張橫」、「女將一丈青」等數十人,但是都不如打虎英雄武松名氣大,而且也不如武松真實:武松殺蔡虎,不但有史料記載,還有其真人墓葬出土,當年的青幫大佬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三人出資為其遷墳,還從棺木縫隙中看到了「極其長大」的武松遺骨。
要是依據史料和出土文物評選梁山好漢,第一名當然是「河北劇賊」「淮南盜」宋江,第二名和第三名應該是抗金遇害的大刀關勝和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武松,而魯智深,似乎只能算半條好漢——史書對魯智深的描述極少,有史料說在宋朝末年,才出現了一個和尚和女盜一丈青一起打家劫舍。
之所以說魯智深是史料中的半條梁山好漢,是因為小說中的魯智深是有歷史原型的:種家軍第一代經略相公手下,有一個很能吃肉很能喝酒,打仗也很厲害的和尚,水滸傳中花和尚的體貌特徵,就是來自那位僧人「法嵩」。
魯智深大俠形象是民間傳說和史料真人糅合而成,所以要是以正史為依據,他只能算半條好漢——其他三條好漢,都是史料確鑿、名姓一致、貨真價實。
宋江、關勝、武松都算一條好漢,娶了一丈青的花和尚魯智深只能算半條好漢,這個評選的依據,當然是史書而不是小說水滸傳。
史書的宋江和小說中的宋江有極大差距,將宋江列為梁山三條半好漢之首,可能很多讀者都接受不了,所以咱們最後換個話題來討論:如果以小說水滸傳的描述為依據,評選梁山三四條好漢,魯智深能否位列榜首?行者武松應該位列第幾?哪位梁山天罡正將,能算那半條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