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家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父母要早知道

2023-04-11     老張育兒

原標題:哪些家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父母要早知道

最近被一則視頻刷屏,播放量更是突破好幾億……

年僅13歲的小姑娘,卻被多名同學霸凌。視頻中,小姑娘被很多人圍毆,場面一度失控。

哪怕是經歷過很多事情的中年男人,隔著螢幕也會覺得痛心。真的不敢想像,小姑娘的父母看到視頻,會是怎樣的心境。

關於校園欺凌的事件,其實每年都會發生,想想都讓人覺得心痛。最可恨的是,這些霸凌者大多都是未成年,不能接受法律的制裁。對欺凌者來說,這段記憶會成為他們一輩子最大的傷痛,甚至餘生都走不出來。

最讓父母不解的是:為何霸凌的手段,從最初的排擠,到語言傷害,再到現在的武力傷害呢?按理說,現在屬於文明社會,為何孩子們變得「更壞」了呢,這也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事情。

為何有些孩子,會成為霸凌者呢?

1、家庭問題

很多孩子並非天生就如此惡毒,他們只是長期生活在不健康的環境中,所以才養成了相對暴力的方式。

1)父母經常當孩子面吵架

2)父母教育孩子時,喜歡用打罵的方式;

3)父母對孩子漠不關心,仿佛陌生人一樣;

4)父母經常貶低孩子,而且用特別惡毒的語言;

5)父母離婚,把孩子當做皮球,沒有人管。

之所以成為施暴者,是因為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全然沒有感受到想要的幸福、快樂和安全。尤其是經常被打罵的孩子,他們習慣性用暴力解決問題,把自己不幸福的一面,統統施加在別人身上。

2、掩飾自己的軟弱

不想成為被排擠和欺凌的對象,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入霸凌者,以此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軟弱。研究發現:內心強大的孩子,他們從來都不會霸凌別人,即便遇到問題,也會合理解決。

反倒是那些軟弱的孩子,不想被別人看不起,但自身能力又不足,於是和「壞孩子」同流合污。說到底,還是害怕被「同夥」欺負,只能以此來尋找存在感。說真的,這樣的孩子最可悲,從小到大都沒有出息。

3、想要被更多人關注

在學校成績一般,不被老師待見;在家如同隱形人,經常會被父母忽略。不管走在哪裡,貌似都不夠出眾,很難引起別人的關注。對於孩子來說,太渴望被別人關注的時候,就容易犯錯。

霸凌別人,可能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別人覺得自己很「牛」,然後被關注。只可惜,他們用錯了方式,不僅傷害了欺凌者,而且還是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代價真的有些大。

若是仔細研究那些被欺凌的孩子,會發現他們的性格、處事方式,總是有些驚人的相似。導致他們出現這些問題的最大原因,自然還是家庭教育,因為性格、習慣的養成,全部都源於父母。

這些家庭,最容易養出被欺負的孩子

1、父母比較軟弱

父母的性格比較優柔寡斷,平時被欺負,也只是一笑了之,或者獨自忍受。所以從小到大,父母給孩子傳遞了錯誤的信息,導致孩子遇到事情也採用了忍受的方式。

除此外,還會口頭教育,讓孩子遇到事情忍讓,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父母忘了,只教會自己的孩子忍讓,卻沒有考慮過別人的孩子會是怎樣。到頭來,自家孩子性格軟弱,肯定會被欺負。

2、凡事替孩子做主的父母

總是覺得自己很愛孩子,凡事都替他們處理,生活的重心都是圍繞孩子。遇到這樣的父母,真的不知道是孩子幸福,還是悲哀。因為凡事都有父母應對,孩子慣了聽話和依賴,沒有一丁點的處事能力。

真正遇到問題,孩子壓根沒有自我解決的能力,除了手足無措之外,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悲催的是,他們面對欺凌的時候,完全沒有招架能力,也不敢向父母求助。

3、沒有霸凌意識的父母

如今網絡這麼發達,隔三差五就能從網上刷到被霸凌的視頻,可偏偏還有父母覺得無所謂。也正是如此,父母沒能及時向孩子傳遞關於霸凌的事情,更沒有教會他們如何保護自己。

因為父母的不自知,孩子最後承受了嚴重的後果。雖說沒有被欺負,但「預防」總要做到位,讓孩子提前知道如何應對。若是那天真的碰到這樣的事情,他們也能勇敢的面對,而不是緘默不言。

寫在最後: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重視家庭教育,也能重視校園欺凌,教會自家孩子如何防護,同時也教會他們如何跟別人友好相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78013a39b762532533d7cfff85910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