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你是樂觀主義者,還是悲觀主義者,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的解讀令人恍然大悟!
我們還可以在對人進行分類時採用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人們對待困難的態度。
首先是樂觀主義者,這類人的性格總體上是沿著直線發展形成的。他們能勇敢地面對所有困難,不將困難放在心上;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對人生持樂觀的態度;他們極具自知之明,所以對生活不存在過多的要求,並且他們也絕不會妄自菲薄或自怨自艾。所以,相比那些在困難面前表現出軟弱無能的人而言,樂觀主義者可以更加輕鬆自如地承擔人生道路上的諸多困難;就算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還是泰然自若,相信一切均會變好。
我們可以藉助於觀察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以確定其是否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通常情況下,樂觀主義者均無所畏懼、暢所欲言,而且還表現得不卑不亢。倘若用相當形象生動的語言來形容這類人,那麼我們會這樣說:「他們將雙臂張開,隨時打算將自己的同伴擁抱。」
樂觀主義者對人無戒備心、不多疑,所以顯得更加平易近人,極易交到朋友。他們快言快語,其風度、舉止以及步態舒展自如,相當自然。
當然,純粹的樂觀主義者在生活中特別少,或許僅在天真無邪的童年時期才會存在吧。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倘若可以具備一定程度的樂觀精神和社交能力,那麼幾乎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了。
悲觀主義者是和樂觀主義者截然相反的一類人,而他們的身上反映了教育方面最棘手的問題。
這類人因為幼年的經歷和印象一般會形成「自卑情結」,於是每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認為生活並非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
受悲觀情緒的影響,他們習慣於看到生活的陰暗面,而之所以存在這樣的表現,是因為他們在兒時一度受到過錯誤的對待。
相比樂觀主義者,他們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困難,所以更容易喪失勇氣,更容易產生不安全感。
在不安全感的折磨下,他們總打算向他人尋求支持和幫助。我們可以清晰地由其各種言行舉止中感受到那種對幫助的強烈渴求。例如,他們不能忍受一個人獨自待著;如果是小孩子,他們會一直吵著要媽媽,一旦媽媽不在身邊,他們就會哭著鬧著找媽媽,這種找媽媽的哭喊聲甚至在其垂暮之年也會經常縈繞於心、無法揮去。
悲觀主義者通常極其小心謹慎,有時甚至到了不同尋常的地步,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其畏首畏尾、提心弔膽的表現中看到。他們總是左思右想,想像著諸多潛在的危險。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其睡眠必定很糟糕。實際上,睡眠是衡量一個人發展好壞的重要標準,倘若一個人睡不安穩,那就是其過分小心,生活在不安全感的折磨下的表現。
為了躲避生活中的危險,這類人會時刻保持著高度警覺,甚至連睡覺的時候也如此。看看,其人生樂趣真是太少了!其對生命的理解又是多麼淺薄!
如果一個人睡眠不好,那麼其生存能力也會相應變弱。如果他的擔心得到了證實,那麼他必定更加無法入睡,原因是倘若生活當真如其想像中那樣悲慘,於他而言,睡覺就是一件奢侈而多餘的事了。
實際上,悲觀主義者的睡眠問題和睡眠本身不存在任何關係,他僅僅是對睡眠之類的自然現象持抗拒態度而已,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他還不曾完全做好應對生活的準備。
除此之外,倘若一個人總是對房門是不是鎖好充滿擔憂之情,或者總是做些和盜賊或強盜相關的夢,我們也可以從中發現此人具有悲觀主義傾向。一個人是否是悲觀主義者,我們還可以由其睡姿辨別。有的人睡覺時習慣於蜷作一團,有的人則喜歡將頭用被子捂住,這均是悲觀主義者的做法。
- END -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轉載圖文只為交流分享,感謝原創。如有涉及侵權等問題,請告知,我會及時更正。
讀書|思考|感悟
把時間交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