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送給明朝一頭獅子,皇帝很喜歡它,大臣卻想害死它

2023-12-08     阿斗愛

原標題:外國送給明朝一頭獅子,皇帝很喜歡它,大臣卻想害死它

但凡古代大一統王朝的皇帝,都有一個嗜好,特別喜歡所謂「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的感覺。看到周邊小國的國君對自己俯首稱臣,畢恭畢敬前來朝貢,君臨天下的虛榮心瞬間得到滿足,覺得自己儼然真成了名副其實的「天下之主」,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未免會覺得他們有些妄自尊大,但古人卻把這種現象視為國家強盛的標誌,畢竟只有強大武力和雄厚經濟實力做後盾,才會贏得周邊小國的尊敬。

中原大一統王朝,按照慣例被稱為「宗主國」,而周邊臣服的小國,習慣被稱為「藩屬國」。中原王朝與周邊小國的關係史,是封建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這種關係模式中,也並不總是中原王朝占據優勢。每當中原王朝衰弱、武備廢弛時,或者對外政策出現失誤時,不僅得不到周邊小國的尊重,相反還可能招致它們的武力進攻,招來頻繁的外患與戰火。故此每個封建王朝都很重視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明朝初中期,隨著明朝國力的強盛,國際影響力日漸提高,到明成祖朱棣在位時,藩屬國達到歷史最高峰,一度達到一百多個。明朝在絕大部分時間內,都執行較為強硬的對外方針,故此基本一直能保持對藩屬國的優勢地位。為了表示對明朝的尊敬,藩屬國經常會向明朝皇帝進獻一些奇珍異寶、珍禽異獸作為貢品。

《明史》記載,明孝宗在位初年,西域小國撒馬兒罕,派遣使者前來朝拜大明。他們來之前,想獻給明孝宗一頭獅子,但不知皇帝是否會喜歡,於是為了謹慎起見,先把獅子的圖像交給明朝甘肅鎮守內監傅德,讓傅德代為進呈御覽。明孝宗一看獅子的圖畫,表示很感興趣,結果遭到大臣耿裕的反對。耿裕認為,「且獅子野獸,無足珍異」,獅子不過是普通野獸,不足為奇,「彼復潛稱可汗,興兵犯順」,當時撒馬爾罕正在興兵侵犯鄰國,明朝如果接受它的禮物,會助長其氣焰,反對接受這頭獅子。明孝宗善於納諫,聽從了耿裕的勸諫,與獅子失之交臂。

《明孝宗實錄》記載,過了幾年,另一個西域小國迤西國,也派遣使者向明孝宗進獻了獅子。獅子為中原所無,且相貌威猛,體型巨大,明孝宗非常喜歡它,在宮中建立「獅子房」,派遣專人照看獅子,並且「召各番使進入大內看戲獅子」,引以為豪。由於對獅子過於喜愛,明孝宗甚至「寵其使臣,厚加優待。臨行又差內官伴送」,給以破格優待。

明孝宗的失態之舉,引起了大臣們的警覺。大學士劉吉對皇帝的「玩物喪志」傾向十分不滿,專門上表進行勸諫,意見十分尖銳,甚至想把這頭讓皇帝失態的獅子害死。《明史》記載,劉吉的奏章中說,「獅子諸獸,日飼二羊,歲當用七百二十」,獅子一年需要吃掉七百多隻羊,「又守視校尉日五十人,皆繁費」,還要派五十個人看守,實在是極大浪費。不如「宜絕諸獸食,聽自斃」。斷絕獅子的口糧,讓它一死了之。

獅子如今是保護動物,但古代卻沒有這種觀念,因此劉吉為了防止皇帝玩物喪志,才會提出這種建議。不過明孝宗卻動了惻隱之心,並未聽從劉吉的建議,「帝不能用」,這頭獅子也得以保住性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40a8094e1e3a2973aca10a802dfb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