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歌而贊》第二年,一批音樂人正在這裡成長起來

2022-04-30     深度文娛

原標題:《為歌而贊》第二年,一批音樂人正在這裡成長起來

「歡迎百贊主打歌獲得者回到舞台!」當螢幕緩緩拉開,抖音音樂人阿達娃和Lambert出現在聚光燈下,《為歌而贊》第二季第四期現場陷入一片歡呼和尖叫聲中。

這或許是《為歌而贊》第二季節目值得記住的一個場面。Lambert第三期對百贊團說:「去年我也是站在你們(百贊團)的位置,所以你們也可以的。」一年間他從百贊團走上了《為歌而贊》第二季的專業舞台,更獲得「百贊主打歌」的榮譽。這段經歷也在告訴像他一樣的抖音音樂人:我們都可以有機會站在這麼大的舞台上。

在過去幾年中,抖音平台正在成為音樂推廣和音樂人出圈的關鍵力量。而通過《為歌而贊》第二季這樣的舞台,新時期的音樂人們獲得了更合適、更高效的上升渠道。當阿達娃與Lambert站在聚光燈下,改變正在發生。

如房琪所說:「很希望Lambert能繼續發光發熱,讓更多的人知道,在抖音創作者中有這麼多有實力的人。」

用音樂說話

就是音樂人們的最好舞台

「做更多貢獻的是Lambert,他一開口所有人都在『哇』,我當時就覺得有信心了。」阿達娃在和Lambert表演完《那一刻心動》後如是說。在上一期節目中還被百贊團評價舞台表演力比較弱的Lambert,本期一開嗓就引來百贊團一片歡呼,並且與阿達娃高默契度地完成了表演,更在演唱結束後讓全場高呼「在一起」。不得不說,阿達娃和Lambert把《那一刻心動》演繹的讓人很心動。

Lambert兩場演出的不同反饋或許足以說明,這確實是一個靠音樂說話的純粹的舞台,對「歌曲」的尊重是歌手與台下爆贊團、百贊團共同的表達。

在這裡,音樂新人的舞台會有人鼓掌,阿達娃和Lambert帶來的《那一刻心動》獲得百贊團送出的83個音符,以優異的現場表現贏得「百贊主打歌」;年輕的音樂人表現出進步也會有收穫,抖音創作者出身的張欣堯第四期帶來的《ICE CREAM》有了更高的完成度,獲得的音符數也比上一場多了一倍。

《為歌而贊》並非以往的單向輸出,台下的爆贊團、百贊團通過現場與歌手的溝通和送出音符,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雙向對話場景。這些交流也都以「歌」為核心,幫助音樂人更好地成長和完成作品,有直接的建議,更多的是鼓勵的聲音。對阿達娃和Lambert的出色表現,韓雪會稱讚「觀眾緣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有的人站在舞台上,他就是能一瞬間打動你」,而房琪會代表更多的抖音創作者,從短視頻創作者的角度為音樂人喊一聲「加油!」

為很多歌手送出正能量的房琪,在節目中的幾度發言甚至讓#房琪好會夸#登上了微博熱搜。她會鼓勵初次唱跳的楊宗緯「這世界很喧囂,做你自己就好」;也會誇讚郁可唯「我覺得郁可唯是白色的,它可以折射大部分的可見光」;她把張含韻比作「清風」,「十五六歲的那股清風吹到今天,你也還是最好的年紀。」真摯的鼓勵讓張含韻熱淚盈眶。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美好的雙向互動,讓歌手們願意在這裡大膽嘗試、突破自我,楊宗緯帶來了首次嘗試唱跳的《反差》,黑豹樂隊在翻唱《時光背面的我》時大膽嘗試說唱;袁婭維也帶來過一首甜到全場尖叫的抖音熱歌《靠近》,她坦言或許做專輯的時候不會寫這樣的歌,但在這裡她願意嘗試更多的風景,真實地與觀眾互動。

而《為歌而贊》第二季的高質量舞美,讓這裡的音樂表達更加出彩,也通過貼合新型編曲的舞台秀創意,在視覺層面以音樂的通感實現更好的演出完整性,百贊團稱讚孫楠的《生生不息》舞台「想閉上眼睛欣賞,但這麼美的舞台讓我不忍心閉上眼睛」。同時,更多元化的編曲和演唱風格,也帶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表達。

這些都在放大《為歌而贊》第二季以「歌」為核心的屬性,讓更多出色的音樂人和好音樂被看到,也讓像張欣堯、Lambert這樣的抖音音樂人獲得成長的機會,為音樂行業輸送在創作、演唱和舞台呈現等領域的潛力人才。只用音樂說話,《為歌而贊》第二季成為他們最好的舞台。

從節目到平台

抖音為音樂人打造上升全鏈路

《為歌而贊》第二季第一期,柳爽演唱了火爆全網的原創歌曲《漠河舞廳》,他不無感慨地表達了對抖音的感謝:「以前我們巡演的時候宣傳都是貼貼海報,然後有了抖音這樣的平台,它幫助了很多默默無聞、在音樂現場裡埋頭巡演的音樂人。有一首歌被人知道了,我們巡演被看到了,我們能活下去了。」節目第一期播出後,首日即獲得3.8億的短視頻播放量,累計合輯播放量5209萬,且節目總互動量達到394萬,越來越多的觀眾由《為歌而贊》第二季的舞台注意到這些年輕的音樂人們。

在音樂可視化的年代,音樂不止需要被聽到,更需要被看到。這是《為歌而贊》第二季繼續探索視頻層面音樂傳播的新價值,同時,這也解決了當下很多歌曲「歌紅人不紅」的問題,通過直觀的影像助推新時代的音樂人「人歌共火」,讓真正有能力的音樂人被市場看到和認可,節目本身成為一個重要的宣推窗口。

節目目前播出至第四期,正如去年鳳凰傳奇的《海底》讓觀眾大呼「顛覆」,一批翻唱熱歌正在搶占觀眾的歌單,不僅有成熟藝人的舞台演繹,更多的是許多有實力、但或許並不被大眾熟知的抖音音樂人也在此蓬勃生長。

柳爽的《漠河舞廳》在精緻的舞美設計加持下網友讚嘆賦予了「電影級質感」。王赫野帶來了《指紋》的深情翻唱,在現場收穫不少爆贊團和百贊團成員的誠摯建議和鼓勵。張欣堯在這裡突破了自我,第二輪新歌陣營的演唱收到的音符數比上一輪多了一倍。阿達娃和Lambert《那一刻心動》的舞台更是獲得第四期的「百贊主打歌」,即將得到百位抖音優質創作者的聯合推廣。

在此基礎上,宣發模式的創新為音樂作品提供了二次破圈的機會。百贊團除了在現場可以和歌手進行直觀的交流,他們圍繞音樂的二創嘗試,也通過抖音平台的特點賦予了音樂作品新的生命,更反哺音樂行業反思未來樂壇的發展,如何更好地與時俱進。

此外,平台跨屏的「點亮主打歌」玩法,也將對節目的評判和討論進一步放大至廣泛的市場受眾層面,觀眾可以在觀看過程中參與點亮「主打歌」,表達自己的喜好和認知。這種宣發模式可以說是打通了PGC-PUGC-UGC的雙重破圈鏈路,從節目和平台的不同發力方向上助力好作品破圈。

而在這背後是整個抖音平台為音樂人實現夢想的路徑搭建。從上游音樂人的培養和在線積累,到中游輔助音樂人成長、與前輩音樂人溝通,創造「歌紅人紅」的更多可能性,再到下游宣發推廣的新模式,《為歌而贊》第二季可以說是深度嵌入到整個抖音音樂宣推的體系里。

這對原本抖音的音樂推廣效率進行了某種升級,通過視聽體驗構成的完整音樂傳遞、現場的對話體系、專業音樂人的建議等,為音樂人成長打造了更具效率和價值的路徑。Lambert無疑是最明顯的例子,出身抖音創作者的他獲得了令其他人羨慕的機會;同樣從抖音走出來的張欣堯,如韓雪所說「你承載著他們所有人的一種上升的可能,一種職業前景的轉化,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從節目到平台,《為歌而贊》第二季與抖音串聯起了完整宣發鏈路和培養機制。曾憑藉《大風吹》走紅的王赫野,在第一期帶來《熱鐵皮房頂的夏天》後真誠地坦言「一個歌手有一個代表作我覺得是很重要的,我也很榮幸能夠有這樣一首歌」。抖音和節目為這些音樂人提供的,也正是這樣「一首歌」的機會,也是如房琪所說「抖音給了年輕人跟這個世界平等對話的資格」。

助力華語音樂正向發展

抖音的變與不變

目前,抖音正在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音樂生態的關鍵一環,也在深度影響受眾審美和音樂消費方式。《為歌而贊》第二季中出現的《我想要》《刪了吧》《漠河舞廳》《嘉賓》等抖音熱歌,大多都誕生於近兩三年之內。《2021中國音樂營銷發展研究報告》顯示,80.2%的受訪音樂人選擇入駐短視頻平台和粉絲互動。

抖音也在持續探索助力華語音樂的正向發展。在平台比較突出的宣推層面,抖音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推廣玩法,從視頻挑戰、二次創作等不同方向鼓勵熱歌使用;對原創音樂人的培養也進一步發力,早在2020年抖音已經推出看見音樂計劃和抖音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目前抖音音樂活躍推廣達人已超10萬,今年2月,抖音音樂開放平台宣布品牌升級,正式命名為「炙熱星河」,助力音樂人一站式管理作品、獲得更多流量曝光機會。

而通過《為歌而贊》第二季來看,抖音的音樂發展策略,也表現出變與不變。

不變的是初心和責任。短視頻成為音樂宣推重鎮的背後,是流行音樂的傳播渠道完成了「自下而上」的重塑,是觀眾的喜好和多元化的評判標準,是正在掌握影響音樂流量的話語權。

抖音正是這個過程中的關鍵力量,這也是為什麼會在現場試圖搭建一個歌手與大眾對話的平台,完成音樂作品在市場流通過程的可視化「擬態」,讓歌手獲得更多反饋聲音。在這種努力背後,我們能看到平台對行業的敬畏心和承擔責任的擔當。

變的則是探索更加豐富多元的上升機會和渠道。

在這個層面上理解百贊團,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必要性如前文所言,可以真實反饋當下音樂市場的聲音;而重要性則在於,當他們將抖音上的「轉贊評」搬上節目,進一步推動了長、短視頻可能的結合,也將過程中的發聲、二創轉化為新的內容,百贊團也是內容創作者,成為音樂作品推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台上台下,大屏小屏,成為新時代下音樂百花齊放的重要一環。

更多的Lambert們將在抖音平台成長起來。聚集在抖音平台的新生代抖音音樂人們,有實力也有獨特的音樂表達,正表現出更強的專業化、多元化趨勢。通過《為歌而贊》第二季的舞台,這些抖音音樂人正在被看到。這仿佛一個華語音樂前進路上的加油站,助力更多阿達娃、Lambert、柳爽、王赫野、張欣堯們從小螢幕走向更大的舞台,也點亮屬於自己的音樂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24c376aeb21fcfbc5dcadb791e3e3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