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劇集回顧之現代篇 | 先聲奪人,佳作頻出

2023-12-26     深度文娛

原標題:2023劇集回顧之現代篇 | 先聲奪人,佳作頻出

今年的現代劇市場,如果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開門紅」。

一部《狂飆》不僅捧紅了多位實力派演員,提振了市場對於現代題材的信心,而且還意外帶火了豬腳飯,為文旅協同作戰開闢了新思路。

以《狂飆》的火為起點,今年現代劇迎來一波大爆發,而且即使在古裝劇傳統強勢檔期——暑假,現代劇的表現也毫不遜色。

4月底播出的《漫長的季節》,讓辛爽導演的金字招牌變得更亮了。它是成為2018年以來豆瓣評分最高的懸疑劇,實現流量、口碑雙豐收。

有觀眾說,「辛爽是最會拍東北往事的導演之一」,確實沒錯,但在這部劇中,他一改之前影視作品中,對東北「悲」的一面的刻畫,轉而去挖掘東北人幽默樂觀、積極生活的一面。這就讓觀眾感受到了,不同於其他東北題材劇集的新鮮感。

此外,市面上以老年人為主的影視作品不多,但老年人作為刻畫主體其實不僅能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而且更能看到時代的變遷以及大時代對個體造成的影響。

進入到第三季度後,現代劇的攻勢更猛,今年下半年台網雙端均有佳作出現,而且豆瓣評分也不低。年尾,一部《新聞女王》更是再度引起市場熱議,甚至某種程度上託了一把TVB。

可以說2023年是現代劇高歌猛進的一年,接下來就讓我們從不同題材類型深入討論一番今年現代劇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所折射出的劇集公司的動作。

現偶劇,可以再加一把勁

深度文娛(ID:shenduwenyu)曾經分析過現偶與古偶之間此消彼長的有趣現象,一般來說古偶火爆必然伴隨著現偶衰落,而現偶情況看漲,古偶則關注下滑。今年,這種現象仍舊存在,但出現了一些令人欣喜的變化。

年初,在以《狂飆》為代表的一眾重頭男人戲中,《去有風的地方》片如其名,宛如清風吹進觀眾心裡。從劇情來看,這部劇的內容並不複雜,也沒有多少所謂男女主愛而不得反覆拉扯的橋段,讓觀眾看著舒服。

有人說這是一部「種田綜藝劇」,美景美食和美人才是看點。這種說法確實沒錯,這部劇有效拉動了雲南文旅,幾近滯銷的彩色大圍巾在神仙姐姐的帶貨效應之下,又火了。

古裝大戶歡瑞,今年也貢獻了一部現偶劇《南風知我意》,巧合的是《南風知我意》的播出時間恰好在《蓮花樓》之後,成功地承托住了「李蓮花」為成毅帶來的熱度。

再說回劇集本身。《南風》的劇本其實有著不少當下熱門的元素,比如男女主雙強的設定,男二後期黑化,斯文敗類人設以及女二的小太陽屬性等等。可以說,觀眾喜歡的偶像劇搭配,都能在這部劇里找到。

另外,與其他追求現實主義的現偶劇相比,《南風》倒是很回歸原教旨主義,因為它的劇情中有不少誇張的、超現實的設定。其實觀眾看偶像劇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短暫逃離現實,有個造夢空間嗎?與其一味追求現實感、真實感,《南風》這種徹底回歸原教旨的做法或許更容易打動觀眾。

再說去年憑藉《蒼蘭訣》大熱的恆星引力,今年推出了一部現代劇《我要逆風去》,講述的是投行精英與廠二代的愛情故事。這部劇以都市勵志情感為定位,品質並不差,尤其是廠二代的設定,「回家繼承工廠的大小姐」更是去年年底開始才在網際網路上被廣泛關注的現象,可見劇方對社會熱點的捕捉還是很及時的。

劇中的不少台詞與橋段,也很貼合當下青年的觀念與選擇,例如愛人和搞錢之間,一定毫不猶豫選擇搞錢。該劇在上線之後,得到了不少金融、投資行業人士的認可,其中的人物群像也因接地氣和真實的描述,引發年輕人的共鳴。劇集立足於當下,與社會議題和時代背景相結合,給出了不一樣的「現偶」答卷。

年代劇表現亮眼,職業劇打破定式

年代劇可以說是現代劇中最熱門的品類,幾乎每一年討論度最高。國民度最高、觀眾緣最好的劇集,都出自這一品類,像《人世間》《狂飆》都是如此。關於《狂飆》的討論已經太多,深度文娛在這裡就不過多贅述,讓我們來看看這一賽道的其他選手。

自從2019年《陳情令》大爆後,新湃傳媒一直沒有再拿出新的爆款,今年他們轉型到了年代劇賽道,拿出一部8.3分的《父輩的榮耀》,這部劇在台端成績不錯,而且也算是口碑與收視雙收的表現。

這部劇講的是林場工人面臨著走出去還是留下來的兩難問題如何抉擇的故事,而不同的抉擇又導致了不同的人生走向。這種敘事方法在年代劇中很常見,而觀眾也很容易因為「不同岔路口通往不同人生」而聯想到自己,繼而動情。

其實年代劇本身,因為時光濾鏡的原因,特別容易得到觀眾的青睞,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今年不止新湃,不少公司都在這個賽道上持續發力。

比如西嘻影業。成立僅三年的他們,今年一口氣推出了三部劇:都市劇《好事成雙》、年代劇《夢中的那片海》以及古偶劇《神隱》。

《夢中的那片海》將視角對準了什剎海,通過描述幾個愛滑冰的年輕人的人生起伏,對照大時代的風起雲湧。其實這個劇情設置也並不算新鮮,但同題作文才能看出功底,從這部劇的口碑和觀眾反饋來看,雖然是舊瓶但還是釀出了新酒。

其他年代劇,如改編自古早IP的《龍城》、以「街頭青年」為刻畫對象的《似火流年》等,口碑都很不錯。可以說,對於創作者來說,年代劇基本上是個不會失手的好題材,只要別拍得太離譜,都會收穫不錯的成績。所以,相信明年也將會是年代劇爆發井噴的一年。

除了年代劇,職業劇也是現代劇市場中的熱門題材。但必須指出的事,職業劇往往會與偶像劇嫁接,導致觀眾認為劇中對職業的刻畫不夠專業等等。這或許提醒了我們的從業者,在前期宣傳口徑上,一定要注意區分職業劇和現偶劇,以免節目播出後被觀眾指出貨不對板。

今年的職業劇中,檸萌的《問心》很值得一說。

曾經一提到醫療劇,大家的第一反應是「醫生的愛情故事」,對於專業性內容刻畫少,而重點都放在情感糾葛上。但話又說回來,如果全篇都是專業性內容,那醫療劇和醫療紀錄片之間又沒了區別。

《問心》在專業與情感方面的把控就很到位,主角之間的感情是隨著醫療中各種突髮狀況逐漸推進的,沒有喧賓奪主,而且這部劇中也刻畫了一些醫院科室之間、醫患之間的問題,在專業醫療敘事之外沒有迴避現實的尖銳,而是拎出來給出開放式的討論。該劇在映照現實的同時,傳遞溫暖的治癒力量。不少醫療行業從業者表示,這部劇非常專業非常真實。所以《問心》能夠拿下8.4的高分,實至名歸,它拱衛了醫療現實表達新高地。

此外,《問心》的創新表達不僅對醫療劇有啟發,其他職業劇也可以觸類旁通。觀眾看劇固然要看情感糾葛,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劇集對某個職業有所了解,有所思考。

今年另一部優秀的職業劇,當屬《新聞女王》。這部劇不僅讓TVB一眾藝員再獲內地觀眾的關注,甚至將熱度反哺至TVB。

其實從劇集內容來看,《新聞女王》也有失真之處,還有人指出它本質是宮斗劇。但至少,它在職業刻畫方面大體還原,也滿足了人們想看真正職場女性的需求。給予觀眾他們想看的內容,劇方就會獲得成功,《新聞女王》再度證明了這一點。

都市劇處於轉型期,諜戰校園各有佳作

都市劇,曾經也是現代劇中的「王牌題材」,早年間很多大熱劇都屬於都市情感品列,比如《蝸居》《雙面膠》等。

但一方面是年代劇的強勢崛起,另一方面是都市劇與現偶、職業劇之間的界限模式,使得這幾年我們好像很難想起來有什麼特別出圈的都市劇。但市場上,仍有許多公司在堅持,或許目前的都市劇需要的,只是一些調整的時間。

上文提到了西嘻影業今年的三部劇,《好事成雙》就是一部都市情感劇,主打雙女主設定,有影后張小斐的加盟。

西嘻影業在劇集品質方面向來穩紮穩打,單從內容來看,全職媽媽重歸職場的話題,算是切中了當下的社會熱點,也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但像全職媽媽工作難的問題,每個人都知道且有所了解,所以或許需要把痛點再挖的深一些、狠一些才會引發討論效應。

一樁匿名報警,揭開一場職場性侵案。浩瀚娛樂的《不完美受害人》是在「律師」這個職業之上,又疊加了時代洞察與話題,使得內容有了更重的分量,觀眾也很容易通過這些話題洞察而共情,並且去主動傳播。同時,「敢拍,質感,真實 」是觀眾對《不完美受害人》劇播期間的高度認可。這不僅要得益於編劇老師對於劇集內核的大膽深焦與剖析,更需要演員們在完全理解角色後細膩的演繹塑造。

在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社會議題被深度探討,比如家暴、網暴、PUA等,更重要的是它不是拋出一個話題,而是真的通過劇集內容去討論這些社會現象背後的發生邏輯,對案件真相和內里原因進行深層次探究,向觀眾傳遞關懷與力量。深度文娛也很高興看到我們的職業劇,不止停留於「帥」「颯」,而是真的去通過劇集內容向觀眾普及法律常識、傳達出法律人性化的進程對於大眾的重要意義。

新麗的《縱有疾風起》也是一部都市情感劇。男女主之間因誤會而分手,因誤會而奮鬥,最終誤會解開相互理解。演員陣容強大、演繹到位,劇集品質也過硬,如果對於痛點的洞察再深入些,破圈程度將會更大。

創業、失敗、被客戶折磨等等,也是所有普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因為大家都會遇到,所以就需要給出更多信息增量,這樣觀眾才會有討論熱情。目前都市劇整體遇到的問題,就是缺乏「更進一步」的深度洞察。這也讓人為這些劇集本身還不錯的品質,感到有些惋惜。

再說諜戰劇。這幾年諜戰劇已經不再像過去那麼多,而是走上了量少質優的道路,比較典型的就是新麗的《潛行者》。

這部劇以解放前的上海為背景,講述了男主周旋在多方勢力之下的故事。多面間諜的設定,本身就有傳奇性,觀眾愛看,而家國大義的加持,更容易激起觀眾的愛國情懷。

男女主假扮一家人的設定,在其他諜戰劇中並不罕見,比如《潛伏》就是這樣。但女主與男主之間還有一重童養媳的關係,這就增添了別樣的戲劇衝突。加之主演的演技在線,劇本本身對於多方勢力的波雲詭譎刻畫也到位,這部劇拿下高分也在情理之中。

永遠有人年輕,也永遠有人懷念校園生活,校園題材每年都不會缺席,今年也是如此。踩在年尾播出的《鳴龍少年》就值得說一說。

或許一直與年輕人密切接觸的公司也更了解年輕人的需求,《鳴龍少年》的切口就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人生大事——高考,而主角是一群所謂的差生,這很能引起觀眾的共情心理。另外,劇中也討論了重組家庭問題、校園霸凌問題等等,特別是繼父裝攝像頭偷看繼女那段戲,很大膽也很真實。

從整體表現來看,2023年的現代劇先聲奪人,雖然全民爆款的好勢頭沒有一直延續到年尾,但這一年還是有不少佳作出現,而且也能看到劇集公司在製作上均動了心思,單獨拎出來每部劇都並不差,只是可能沒踩准情緒痛點。

期待明年的現代劇,深度文娛在新的一年裡將會繼續和各位一起對市場保持長期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b690e6cc02560fff62dcea188d86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