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玩的孩子,才更聰明!關鍵是要玩對

2023-07-15     老張育兒

原標題:會玩的孩子,才更聰明!關鍵是要玩對

「會玩的孩子,才更聰明」!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特別不理解!甚至覺得它有一些矛盾。

會玩和聰明之間,怎麼會有關係呢?要知道,父母最怕的就是孩子貪玩,因為貪玩的孩子都特別調皮,平時最拿手的就是闖禍。

心思都用在玩上了,哪裡還有心思去做其他事情呢。作業潦草不堪;成績一塌糊塗……

為人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學習問題。畢竟,在這個「內卷」的時代,成績優異的話,選擇機會會更多一些。

這也是為何,父母說起孩子貪玩時,都特別無奈的原因。生怕他們光顧著玩,而忘了其他的事情。

會玩的孩子,真的更聰明嗎?

對於這句話,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是持質疑態度,壓根不相信。

但實際上,這句話是對的,而且還是經過相關實驗和研究得出來的結論。

之所以說會玩的孩子聰明,是因為他們的思想更活躍,性格更開朗。這也造就了孩子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應對和解決事情的能力,都相對更強一些。

換句話說:孩子現在的心思不在學習上,但只要他們認真學習,成績都不會太差。畢竟,他們的各方面能力更強一些,學習起來不會太費勁。

當然,這裡所說的「貪玩」,不是父母以為的只顧玩手機遊戲、看電視,而是真正的「玩」。

在這個注重教育的年代,學習已經不是唯一的出路。成績優秀固然重要,但是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像德智體美勞也是一樣重要的。

千萬不要小看玩耍,很多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更容易激發他們身體內在的潛能,培養出更多的好習慣。

之前看過一位媽媽的分享:

上小學之前,她做得最正確的事情,就是陪著孩子一起玩。只要有時間,就跟孩子玩他喜歡的樂高積木,兩個人一起探索、拼裝,玩得不亦樂乎。

無形中,把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慢慢培養出來。每次玩的時候,就發現孩子的想法特別多,是個很有主意的人。

重點是,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寫作能力,明顯要優於其他孩子。尤其是在幼兒園生活中,這兩方面的表現,特別出眾。

如何玩,才是變聰明的重點

1、把手機遊戲,換成動手實踐

現在的孩子,他們太喜歡手機遊戲了,尤其是假期的時候,每天花在遊戲上的時間,長達六七個小時之多。照這樣下去,不僅眼睛視力受損,而且還會越來越笨。

聰明的父母,壓根不給孩子玩手機遊戲的機會,從一開始就斷了他們的念想。而是把玩手機遊戲的時間,換成動手實踐的事情,效果真的不一樣。

換個角度理解,動手實踐就是所謂的「手工」,涵蓋的內容也特別多。可以是孩子喜歡的剪紙、樂高,也可以是做家務、做飯等等。

總之,多讓孩子動手,除了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之外,還會順帶著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

2、把學習補習班,換成興趣社團課

為何要把補習班,全部換成興趣課呢?要知道,補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多學習知識,將來可以提高成績。而興趣課,沒有太大意義,完全就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這也是為何,假期補習班的人數明顯比興趣班人數多的原因。在父母心裡,學習成績還是更重要,興趣班都是次要的。

但實際上,假期的時候,還是別逼著孩子學習了,尤其是所謂的補習班。趁此機會,倒不如去參加興趣課,體驗一些平時沒有學過的東西。

很好理解: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他會更願意花時間。學習,本來就要面面俱到,更何況在興趣班,也能培養孩子的耐心、專注力。

3、利用性格區別,找到更好的玩耍項目

性格開朗的孩子,可以多為他們找一些安靜的活動,像手工、畫畫、積木類……

性格內斂的孩子,要選擇人多的項目,像競技類的球類活動,大家一起玩耍……

總之,因材施教的時候,父母要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要知道,未來人生中,性格對命運的影響最大。

不僅要發現孩子的優點,而且還要想辦法彌補他的缺點。只有全面發展,才能讓孩子更加優秀,自然也會聰明。

會玩耍,和不會玩耍的孩子,其實他們在生活中的行為表現特別明顯。

大家會發現,會玩耍的孩子,他們渾身上下都透露著機靈勁;而那些不會玩耍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處事能力,總感覺會慢別人一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03c517a1fe22bbb8d7389034183d6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