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曼生壺,很多壺友都有所了解,說到曼生十八式有的壺友更是如數家珍。
傳世「曼生壺」,無論是詩,是文,或是金石、磚瓦文字,都是寫刻在壺的腹部或肩部。
曼生十八式的由來
曼生是一位在書畫、金石、文學上有相當影響力的人物,他因篆刻造詣被後世尊為「西冷八家」之一。
陳曼生像
在藝術創作上,曼生主張「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時見天趣」,從中可以看出他的藝術審美觀。
在溧陽為官期間(嘉慶二十一年前後),他結識了宜興的制壺名手彭年、楊寶年、楊風年兄妹,親自動手設計茗壺,交予楊氏兄妹製作。
曼生十八式
再由自己於壺上題銘書刻,這些加工製作的茗壺正契合了中國文人雅士在美學上追求幽野之趣的理念,在當時極受文人雅士的喜愛,故稱之為「曼生壺」。
《陽羨砂壺圖考》
其實曼生所設計的茗壺,遠不止18把。成書於一九三七年的《陽羨砂壺圖考》中收錄的曼生壺就有26把。據考證,曼生壺至少有40多種式樣。
我們今天所說的曼生十八式,即後人歸納總結出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常見的18把曼生壺。
曼生十八式
石瓢壺
壺身銘文:畫竹多而作書少,人道余書無竹好。偶然作此當竹看,又道竹不如老。子治自祀
井欄壺
壺身銘文:汲井匪深, 挈瓶匪小, 式飲庶幾, 永以為好。 曼生銘
合歡壺
壺身銘文:八餅頭綱, 為鸞為鳳, 得雌者昌。 曼生銘
周盤壺
壺身銘文:吾愛吾鼎 ,強食強飲。 曼生作乳鼎銘
橫雲壺
壺身銘文:此雲之腴 ,餐之不癯 ,列仙之儒。
提梁壺
壺身銘文:開心暖胃門冬飲 ,卻是東坡手自煎 。
石銚提梁壺
壺身銘文:銚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種。 曼公作石銚銘
石瓢提梁壺
壺身銘文:煮白石, 泛綠雲, 一瓢細酌邀桐君 。曼銘
乳甌壺
壺身銘文:乳泉霏雪, 沁我吟頰。 曼生作銘
石扁壺
壺身銘文:有扁斯石,砭我之渴。
匏瓜壺
壺身銘文:飲之吉,匏瓜無匹。
笠蔭壺
壺身銘文:笠蔭喝 ,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無說。
卻月壺
壺身銘文:月盈則虧,置之座隅,以我為規。
葫蘆壺
壺身銘文:作葫蘆畫,悅親戚之情話。
合斗壺
壺身銘文:北斗高,南斗下,銀河瀉,闌干掛。
半瓦壺
壺身銘文:正面:延年 背面: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飲之甘泉 壺底方印:阿曼陀室
半瓢壺
壺身銘文:宜春日強,飲吉 壺底方印:阿曼陀室 把梢方印:彭年 另有一壺銘文:曼公督造茗壺,第四千六百十四為羼泉清玩
半瓜壺
壺身銘文:梅雪枝頭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 壺底方印:阿曼陀室 把梢方印:彭年
感謝閱讀,請點擊關注,每天持續更新紫砂內容,買壺詢價請點擊我的頭像在我的簡介里添加我的vx。添加vx便可免費領取粉絲大禮包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