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領導相處,領導那點心思,你琢磨透了嗎?

2019-06-25   思維分享心得

在和不同的領導相處的時候,領導的心思,你是不是難以琢磨呢?因為在中國是一個人情達練及文章的一個民族,有的人講話喜歡遮著、掩著、悶著,不會直接說。在職場上,到了領導這裡,他更是如此了,領導都是有一些心計的人,沒有心計的人是當不成領導了,有心計也是管理的一種必要。這就意味著從領導嘴裡說出來的話不一定是真的,也可能只是某種官方的話語,但並不代表他自己的意見。所以在回答之前你必須得好好的過一下腦子,琢磨琢磨,別信以為真就掏心掏肺的回答他,那可能你的回答並不是他所想要的,這可就麻煩了。

(一)領導不想聽真話,真話也得委婉表達

有不少的員工都會有這樣出現這樣的一個問題,當領導一臉真誠面對你的時候,一臉真誠的對員工說,希望你們都能講真話,我要聽的也是真話,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你們說出真話。這個時候很多員工都會非常激動,覺得領導真民主,一陣狂喜,老闆要聽真話,那我必須要如實回答。如果有幸說出了真話,那說明我展示的機會也就來了,於是一通的傾訴了他在工作單位上遇到什麼不滿,或者是公司存在的種種問題。

但是你想著領導真的會聽進去嗎?就算能聽進去,老闆的心情還會像之前那樣陽光燦爛嗎?

就像以前古代的皇帝一樣,大部分的皇帝在朝堂上希望群臣講真話,但是如果一個忠誠他屢次在朝堂上直言諫言,指出皇帝的不是,道出問題,那麼你想這個皇帝會容忍這個忠誠之士?雖然忠言逆耳易於行,但是皇帝擔心的就是挑戰了皇家的威嚴,可能最後的忠臣會落得人頭落地,滿門抄斬。

到了我們的職場上,那你說真話也未必對你是沒有影響的。

(二)要聽懂領導的弦外之音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領導直接說出來的話是不可信的,但是它隱性的含義卻十分可信。所謂這個隱性的話,就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弦外之音,用弦外之音來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

在職場中,很多員工曾經都遭遇過弦外之音的這種現象,弦外之音在職場中是非常普遍的。特別是在和領導的溝通過程中,你作為下屬更能領會你的上司的弦外之音,這樣才會對你有好處,不然可能你的升職機會就會被這弦外之音所影響。

小王平日和領導的私交是非常好的,有一次領導特意安排小王和他一起去國外出差。當時想和領導出差的人很多,所以大家也都對這件事情議論紛紛,考慮到領導作風影響問題,領導當著大家的面問了一句:"小王你的英語不錯吧。」可當時小王沒有考慮太多,老老實實的就回了句,我英語很差。

這話剛說出口,他身邊的同事便毛遂自薦說自己英語還不錯,而這時小王卻發現自己做了件傻事,領導只是在給自己找一個去的理由,只管點頭不就好了。這下把機會拱手讓給別人了,那我們最後能想到之前毛遂自薦的同事順利的和領導出差公幹,可小王知道當時在場的幾個英語其實都不怎麼樣,但是就因為自己的一個回答就讓這個機會溜走了,也讓領導覺得不夠聰明,在領導面前失了面子。

所以有的時候領導的弦外之音,一般會涉及到升職、加薪、績效考核等一些令人敏感的話題。而弦外之音,以這種形式來試探、提問方式,所以對領導說的話,我們要多留一個心眼。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在不經意的談話,可能就是要你對現在工作總結和下一步工作的安排。

還有領導突然對你特別關愛時,這個時候也要注意小心別自曝缺點,壞了你自己的前途。如果你在一個企業紮根扎的久了,對公司的一些制度,身邊的環境和自己的上司都已經熟悉了之後,可能一切對你來說就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那在這種的形式下你更能夠聽懂領導的弦外之音,所以在平常工作中一定要對領導的性格、興趣、習慣做出觀察,以便使平時的弦外之音有跡可循。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職場老油條能夠深得領導喜歡的原因了。

在工作中領會領導的弦外之音,是對自己職場上情商高低的一個測驗,考驗自己能否在職場上做到遊刃有餘。你表面上能聽懂、看懂、讀懂,那並不是最關鍵的一點。重要的是你在每一次的嘗試、判斷、經歷之後能夠做出分析和總結,多留個心眼,多考慮事物的另一面,多進行換位思考,領會領導的弦外之音就不是問題了。

(三)從領導的眼裡摳不出假話

那從領導的嘴裡可能很難掏出實話來,但是從領導的眼睛裡面,你幾乎摳不出來假話。

我們讀懂一個人的眼色,那就可以知道一個人的內心狀況是什麼樣的,他內心深處的慾望和情感最先是反映在眼神上的。視線的移動方向,瞳孔的收縮、擴大都是表達了不同的心理狀態。那常見的表現就是,當表示反感時,瞳孔會縮小,那相反睜大眼睛則表示同情和懷有極大的興趣,還表明贊同和好感。所以目光中除了能看出上級和下級,恐懼還是驚喜,那還能揭示出很多東西。當領導在說話時不看著你,就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他想用不重視來懲罰你,說明他不想評價你,這種情況在公司其實並不少見。

在辦公室里領導對每一個進門的員工都點頭示意,但唯獨當你進門時,領導卻將頭扭了過去。這個時候你就發覺不妙了,因為可能領導對你有成見了。通過領導看你的眼神,你就能夠判斷你在他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形象。當領導不看你的時候,的確不是什麼好兆頭,那當領導從上到下看你一眼,這表明他有著優勢和支配權利,還意味著自負,當領導不眨眼睛盯著你看時,表明他想知道關於某個東西更多的情況,當領導友好、坦率看著你時,那說明他對你評價比較高或者想鼓勵你,當領導用銳利的眼光目不轉睛盯著你的時候,那表明他在顯示他的權力和優勢。

所以如果領導的眼光,你能巧妙的利用,這也是作為你在職場上能夠升遷的一個拐杖。你可以根據領導的一個眼神,判斷他的心理神態,調整你自己的行為。眼神比語言更可靠,學會從對方的眼睛中獲取信息,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遇到過一個非常棒的銷售員,他在拜訪客戶的時候,他這樣子告訴我們。如果看到客戶萎靡不振,睡眼朦朧,這個時候就要禮貌的告辭,告訴客戶下次再來;在交流的過程中,如果客戶眼神流露出不耐煩,這個時候就要停下來徵詢客戶的意見,不要沒完沒了的自顧不暇地說著;如果客戶對產品不屑一顧,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諮詢客戶的想法和思路。

如果你報出的價格,客戶表示驚訝並露出微笑,表示對價格很滿意,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絕不能殺價,如果客戶表現出不耐煩,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懂得去給客戶讓步,在價格上、產品上給出一定的優惠。所以眼神比語言更可靠的,能夠從對方眼神獲取到更多。

眼神傳遞的信息是非常之多的,我們需要在職場中實踐中用心觀察和思考,不斷的積累經驗。因為你的領導習慣,性格決定了他的所有表現。時刻把握對方眼睛中所傳達出來的種種信息,就能夠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和意圖

高水平的人總能夠捕捉到對方的眼神中所傳遞出來的信息,並採取相應的策略,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

所以在職場上察言觀色的功夫一定得過硬,一個優秀的員工,不僅要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還需要能從領導瞬間的眼神中判斷領導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