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訂一套戲服,小生花旦輪著演

2024-11-05     錢江晚報

飄逸的水袖、華美的錦袍、喜慶的鳳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越劇,有的甚至還定製越劇戲服,讓自己穿上後閃閃發光。

「以前基本都是劇團來訂購的,現在不少戲迷也來購買戲服,訂單除了國內的,還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我們的年銷售額已超過400萬元。」昨天,嵊州越都戲具苑生產工坊創始人李華英這樣告訴記者。

工坊里,工人正在熟練地排料裁剪。伴隨著「噠噠噠」的聲響,四五台繡花機高速運轉,一隻振翅欲飛的火鳳凰令人眼前一亮。

李華英在旁指導著。只見她刀尖向下,「嚓嚓」地快速下剪,三兩刀就把花片的邊緣修得整整齊齊。

擁有一雙巧手,李華英歸結於經驗豐富,「我與戲劇結一輩子的緣分了。」她的祖父是越劇戲班的大衣師傅,祖母是越劇演員,祖父輩返鄉後從事傳統戲劇服裝製作。

「以前,家裡的閣樓堆滿了各種越劇道具、服飾,我喜歡戴上鳳冠披上戲服,跟著奶奶學唱戲。」從小受家庭影響,李華英對傳統戲劇服裝製作情有獨鍾,2000年起學習打樣製圖、手推繡花、裁剪等核心技藝,並漸漸成為行家,是嵊州市級黃澤戲劇服裝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這幾年,喜歡越劇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慕名來李華英的工坊下單。「一天差不多要做二十來套戲服。」李華英介紹,越劇戲服的製作需要經過選料、染色、設計、畫圖、放樣、刺繡、裁剪、合成、整燙等10多道工序,常常早上開工,忙到晚上九十點才結束。

台州越劇愛好者黃女士是80後,近六七年來一直在李華英的店裡買戲服,基本每月入手一件,一件差不多七八百元。「她家的衣服面料好、花飾新穎。」黃女士說。

閒暇之餘,黃女士喜歡穿上清新淡雅的戲服,和小夥伴們一起表演。她比較喜歡小生、花旦的形象,偏愛《梁祝》等經典曲目。

為了滿足年輕人對越劇的喜愛,李華英還推出了迷你戲服小擺件。迷你戲服按照大約5∶1的比例縮小,用木質支架撐起來,旁邊則擺上同款盔帽,造型小巧可愛。李華英通過開網店、直播帶貨等渠道來推廣這些創意產品,「下單的大多是年輕人,每年能賣上百套。」 本報記者 俞倩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f1d9cc9f3c7c8e3ffa8949e32d2fa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