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秘史:劉岱殺橋瑁竟是為了滅口?

2020-06-05     我獨沉吟

原標題:三國秘史:劉岱殺橋瑁竟是為了滅口?

初平元年(公元年),關東諸侯討董,聲勢浩大,然而最終卻落得個「糧盡而散」。雖說劇情很狗血,但如果仔細分析諸侯之間的關係,便不難發現,散夥其實是早就註定的結局。甚至整個漢末三國的勢力分野,也早就暗暗埋下了伏筆。

一、陳留首義

我們知道,起兵討董的提議,始於廣陵射陽人臧洪。臧洪出身名門,才智出眾,廣陵太守張超專程請這位「海內奇士」出任郡功曹,功曹相當於太守助理兼人事主管,權限非常的大。當時不少太守都樂於請一位牛叉人物當功曹,委以政事,自己則甘作傀儡,不但輕鬆,還能博得知人善用之名。張超便是這樣做的,廣陵郡「政教威恩,不由己出,動任臧洪」。

「明府歷世受恩,兄弟並據大郡,今王室將危,賊臣未梟,此誠天下義烈報恩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動枹鼓,可得二萬人,以此誅除國賊,為天下倡先,義之大者也。」

臧洪的慷慨陳詞打動了張超,於是他帶著臧洪到陳留去見兄長張邈,結果一拍即合。在張邈的引見之下,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也接受了臧洪的革命理念。

接著大夥便歃血而盟,由於各自謙讓,結果主誓人推來推去變成了臧洪,聯盟的主要參與者有五位: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廣陵太守張超。曹操或許也在起事者之列,但由於當時沒有官職在身,故而只能列席。

這個最初的討董聯盟,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領袖,但畢竟是張氏兄弟發起的,再憑藉兄弟二人的實力,我們大致可以認為,張氏兄弟占有主導地位,並且張邈話語權最大。

張邈

不過這裡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東郡太守橋瑁的加入。在《三國志臧洪傳》中,一開始完全沒有提到橋瑁這個人,到聯盟成立時他卻出現了。是他聽到風聲主動要求加入,還是另幾位中有與他關係密切的人拉他進來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橋瑁的加入,是聯盟擴大化的一個先兆,也是張邈話語權旁落的先兆。

二、三大勢力

當時袁紹在渤海被冀州牧韓馥守得動彈不得,袁術剛出奔南陽,陳留的反董五人組不但是首義,而且是當仁不讓的主力。

不過局勢緊接著就發生了變化,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雲「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

於是包括冀州牧韓馥在內的諸郡望風而動。聯盟迅速擴張開來,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這六鎮諸侯加入到聯軍中來,並共推袁紹為盟主。

除去上述六位,各地遙相呼應的更是不計其數,其中最積極的當屬長沙太守孫堅。孫堅是臧洪之父——前揚州刺史臧旻的故吏,而且與董卓素有舊怨。孫堅北上之後,劉表填補了荊州的空缺,他在荊襄豪族的支持下迅速掌控了荊州局勢,也與大家一道承認袁紹的盟主地位。

擴大後的聯盟雖然實力更盛,但其實已經悄然分裂成三大勢力,分別是屯兵河內的袁紹、盤踞南陽的袁術以及陳留的酸棗諸軍。

而為這三大勢力打頭陣的則分別是王匡、孫堅和曹操,其中王匡還受袁紹之命殺了自己的妹夫胡母班,只因為胡母班是董卓派來的使者。

王匡

三位打頭陣的先鋒都和董卓的軍隊交過手,而且皆遭慘敗,其中王匡在河陽津被董卓「大破之津北,死者略盡」,曹操在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孫堅則「移屯梁東,大為卓軍所攻,堅與數十騎潰圍而出」。

孫堅

三、改換門庭

失利後的王匡回到泰山重新招募士卒,但他已經不願意再做袁紹的炮灰了,而是準備改與張邈聯合。

被打得灰頭土臉的曹操回到酸棗,憤怒地指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的盟友們,結果張邈等人無動於衷。

失望的曹操只好「與夏侯惇等詣揚州募兵」,刺史陳溫和丹楊太守周昕「與兵四千餘人」,可惜到龍亢後發生了叛逃事件,跑得只剩五百來人,一路招募下來,最後也僅湊得千餘人馬。和王匡一樣,曹操也對自己所在的陣營失掉了信心,他轉投到袁紹旗下,屯兵河內。

曹操和王匡這兩位先鋒相當於互換陣營,不過孫堅還是矢志不渝的跟著袁術,他收拾殘兵繼續強剛董卓,終於「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並順利進駐到洛陽。

由於曹洪與陳溫關係非常鐵,所以究竟是曹操出於袁紹的授意到揚州募兵,還是曹操募兵後才將陳溫和周昕拉入袁紹陣營,我們暫時難以判斷。但不管怎麼說,陳溫和周昕成了袁紹勢力的一部分,並在日後捲入到袁紹、袁術兄弟之爭,這裡暫不贅言。

袁紹

四、重新洗牌

其實在曹操離開之前,酸棗聯軍已呈瓦解之勢。

橋瑁為袁紹詐作三公移書,顯然是袁紹一黨。劉岱則一方面保持著與張邈的表面同盟,另一方面又「與袁紹、公孫瓚和親」,以至於「紹令妻子居岱所,瓚亦遣從事范方將騎助岱」,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叭叭響。另外,在諸郡響應之後,袁紹堂兄山陽太守袁遺也進駐到酸棗。這樣一來,首倡義兵的張邈瞬間便泯然眾人矣。

不過張邈還不能算孤家寡人,除了弟弟張超以外,還有一位與他保持步調一致的,那就是濟陰太守吳資。而且不久之後,形勢又有了新的變化。

《續漢書五行志》注引應劭曰:東郡太守橋瑁負眾怙亂,陵蔑同盟,忿嫉同類,以殞厥命。陳留、濟陰迎助,謂為離德,棄好即戎,吏民殲之。

應劭的這段記載,顯然與《三國志》中「劉岱與橋瑁相惡,岱殺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是同一件事。那麼,陳留、濟陰迎助的究竟是劉岱還是橋瑁呢?劉岱與橋瑁又發生怎樣的矛盾呢?

應劭乃時任泰山太守,而且他後來投奔了袁紹,顯然也是堅定的袁紹一黨。但他卻說「東郡太守橋瑁負眾怙亂,陵蔑同盟」,我們不得不懷疑橋瑁的立場出了問題。

橋瑁領東郡太守多年,而劉岱兗州刺史是董卓擅政之後才任命的,橋瑁仰仗自己的資歷與實力,對劉岱言語不敬甚至心生兼并之意皆有可能。加上橋瑁曾詐作三公移書,不排除他引以為功,四處宣揚。若如是,劉岱殺橋瑁,一則自保,二則樹立權威,三則為袁紹殺人滅口。

漢末兗州區域圖

張邈、袁紹、曹操這些人,相互都是知根知底的,不論與袁紹的矛盾是否公開化,橋瑁與劉岱的不和,張邈應該都是樂見的,必要時插上一手,從中取利也在情理之中。

應邵所說的「陳留、濟陰迎助」這一句省略了賓語,從語法的角度來看,省略掉的這個賓語顯然應該就是上一句的主語——東郡太守橋瑁。

正因為張邈和吳資迎助的是橋瑁,應劭才說他們「離德,棄好即戎」。當然,應劭這樣說與他的立場密不可分,換到張邈的立場,又會是截然不同的說法了。史書上記載張邈「正議責紹」,或許就與橋瑁之死有關。

隨著王肱領東郡,劉岱鞏固了自己在兗州的地位,如果不出意外,他的下一個目標很可能就是張邈。

那麼,張邈又將如何應對呢?歡迎關注,我們明天接著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VIMhXIBd4Bm1__YlH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