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長安首款電芯下線,長安汽車駛入新能源快車道

2023-11-24     波帆說車

前腳才在廣州車展發布電池品牌「金鐘罩」,後腳就迎來了長安與寧德攜手打造的首個電芯下線,這密集的發力頻率顯示出長安汽車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

因此,11月24日的首款電芯產品下線,對於全面進軍動力電池賽道的長安汽車來講是值得銘記的日子。

首款電芯產品下線,長安汽車下場動力電池賽道的實質性一步

新能源時代,動力電池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動力電池供給層面,目前就屈指可數的幾家。對於一般的主機廠來講,不是不想研發動力電池,而是有著巨大的投入與技術門檻等,但對於長安汽車來說,欲在新能源時代站穩腳跟、實現長遠發展,「三電」技術必須掌控,其中包括動力電池。

意識到這點,長安汽車、深藍汽車與寧德時代攜手成立時代長安,正式進入動力電池賽道,而在短時間內就實現了首款電芯產品下線,這可以看作是長安汽車下場動力電池賽道的實質性一步。

時代長安作為一家科技型製造企業,其集結了動力電池、新興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研發、製造與銷售等全方位業務能力。其項目總投資額達60億,產值150億,占地1000餘畝,近2000名員工,生產能力達25-30GWH,是一座動力電池超級工廠。

技術上,時代長安電芯也很有看點,比如應用了最新一代超級拉線技術,能夠實現超高柔性、快速換型;且自動化率在95%以上,從投料到成品產出的周期內,可實現1秒產出一個電芯。此外,在產品先進性、電池安全性、節能環保性等方面都創造了多個之最。

補齊短板,實現新能源全面布局

從另外一個層面看,時代長安首款標準電芯下線也是長安汽車「香格里拉」計劃的重要一環、是又一重要成果落地。

對於如何深耕新能源領域,長安汽車投入力度歷來比較大,此前一直在智能化以及電驅、電控領域,隨著近些年來的成果顯現,長安汽車已經將技術端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在新能源市場高歌猛進。如今進入動力電池賽道,基本實現了對新能源的全面布局。

隨著短板被補齊,這標誌著長安汽車在電動化產品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上又邁出重要一步。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講,為長安汽車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注入了新動能。

在此前的廣州車展上,長安汽車已經宣布了電池規劃,不同的技術路線並進;

產品布局上,計劃2030年推出液態、半固態、固態等8款電芯,形成不低於150GWh的電池產能。而首款CTV技術將於2024年開始量產,實現成組效率≥86%。

寫在最後: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確保供應鏈穩定

目前,長安汽車新能源發展進程已經進入深水區,從技術、品牌、產品以及市場看均是如此,此時動力電池的供給穩定無疑是一道命門。如今,這道命門被長安汽車自己牢牢掌控。

要知道,長安汽車旗下已經布局、合資多個新能源子品牌,分別應對不同的細分市場,包括長安啟源、深藍汽車以及與華為、寧德時代合資的阿維塔,不同品牌的產品疊加基本實現了對高、中、低市場的覆蓋。要保障這幾個品牌未來安全、有序發展,動力電池端的保障必不可少。

從這個角度來看,時代長安就是確保了長安汽車供應鏈的穩定性、安全性,而對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同時又能降低成本,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可以預測,長安汽車在新能源的路上正在駛入快車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96855f0bebb36ca707475d2c7c9bc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