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單八將各有所長,即使是排名倒數第一第二的金毛犬段景住和鼓上蚤時遷,要想斬殺宋江也不是什麼難事:時遷背後一刀戳死宋江跳牆而去,神行太保戴宗也拿他沒轍——戴宗長跑速度驚人,但是閃轉騰挪卻非所長;不知道宋朝有沒有現在的「暖男犬」大金毛,但是段景住要是宰了宋江之後跑到北邊草原上,梁山好漢也無可奈何——當時宋朝皇帝也不敢招惹金人。
雖然時遷和段景住都有悄悄弄死宋江的本事,但是他們在宋江面前,卻比綿羊還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隻跳蚤一頭黃犬,都是宋江的小迷弟,用李逵的話來說,就是「我做夢也不敢罵他」,就更別提背後捅刀子了。
梁山一百單八將,不服宋江和盧俊義的很少,少得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很少不等於沒有,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起碼魯智深和武松就不是真正畏懼宋江——在魯智深和武松眼裡,盧俊義和宋江都不足懼,真正能讓這兩位大俠、好漢忌憚的,也就是兩三位而已,至於他們真正鬥不過的是哪位,就需要讀者諸君慧眼明辨了。
首先咱們來看看魯智深和武松是否畏懼盧俊義和宋江:盧俊義是開當鋪的大財主,上梁山前跟魯智深武松打過架;宋江上梁山前是鄆城縣押司,比陽穀縣都頭武松級別低,跟渭州兵馬提轄更不是一個檔次。
熟悉宋朝官制並熟讀水滸原著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宋江那樣的押司,屬於縣令僱傭的「灰衣吏」,不入流,不在編,去留全憑縣令一句話,所謂的「薪水」,也是縣令給的「茶飯錢」,也就是一種不固定的補貼,一般都從所在縣的小金庫里支出。被父親半真半假「告了忤逆」並記錄在案的宋江,已經失去了通過正途做官的資格。
魯智深和武松不怕盧俊義,在水滸原著中寫得很清楚:吳用把盧俊義誆到梁山腳下,魯智深、武松與盧俊義單打獨鬥,都顯得輕鬆愉快甚至有點漫不經心。
很多通行版水滸傳把魯智深戲耍盧俊義的話都改了,金聖嘆點評的版本,魯智深說話很有趣:「員外不要走!難得到此,認認洒家去!」於是金聖嘆批註:「 趣極。」
盧俊義惱羞成怒,魯智深卻閒庭信步般打了三個回合「撥開朴刀,回身便走」,完全沒把盧俊義放在眼裡,那意思就是來陪盧俊義過幾招,就算完成了宋江吳用交代的任務。
魯智深嘻嘻哈哈,武松則是連話都懶得說,上來就砍,砍完三刀掉頭就走。武松和魯智深一樣,根本就沒在意盧俊義是否追趕。
步戰單打獨鬥,魯智深和武松都不懼盧俊義,要是魯武二人齊上,估計整部水滸傳中,沒有誰能逃得活命。
魯智深力大無窮,武鬆快刀如風,他們二人聯手,幾乎可以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這一點宋江比誰都清楚,所以在忠義堂上,魯武二人硬頂宋江,而宋江只能好言勸慰。
同樣是當眾頂撞宋江反招安,湊熱鬧的李逵差點被宋江推出去斬首,對挑頭的武松和一直不服的魯智深,宋江則客氣得不得了,想做武松思想工作,還得先哄一句:「兄弟,你是個曉事的人」。
宋江這話的意思很明顯:咱們都是文明人,吵架歸吵架,兄弟你可別拔刀!
忠義堂混戰,宋江手下那幾個小馬仔根本就不是魯智深武松的對手,即使騎上戰馬,魯智深也能戰平馬軍五虎將中的雙鞭呼延灼,戰勝霹靂火秦明應該毫無問題。
魯智深武松要兄弟有兄弟,要能力有能力,大不了一拍兩散,或者回二龍山繼續七兄弟的幸福生活,或者去延安府投奔老種經略相公,根本就不必再宋江則一棵樹上弔死。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不管有容是誰媳婦,魯智深和武松都不懼盧俊義的武功,也不怕宋江的威勢。
英雄並非沒有恐懼,他們只是比尋常人更能戰勝心中的恐懼。魯智深和武松雖有英雄之氣、天人之力,但畢竟不是真正的天神,在他們心中也會有一些忌憚,於是有人說,這二位大俠在梁山上至少要忌憚三個人,其中頭一個就是軍火專家轟天雷凌振。
對這種說法,筆者是不太認同的:宋朝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步槍和火炮,突火槍跟現在的禮花炮差不多,至於火炮,也沒有真正應用於實戰,在宋朝兵書《武經總要》中,炮(炮)還是投石機,而且操作起來並不容易,打到哪裡全憑運氣,對付單兵並沒有多大實際效果。
即使凌振的火炮真像水滸傳寫的那樣,「能去十四五里遠近,石炮落處,天崩地陷,山倒石裂」,那也得有個裝填和發射過程,這都不是凌振一個人能做到的,所以要論打鬥,十個凌振能否擊敗一個魯智深或武松,也是個問題。魯智深一急眼,就能拿出倒拔垂楊柳的手段,將凌振的火炮一把掀翻。
還有人說魯智深武松可以不忌憚其他梁山好漢,但是卻不能不在乎神醫安道全——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中傷,生病負傷的時候後,任何人都是神醫們砧板上的魚肉。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種說法還真不無道理:孔融嘲笑曹操把袁紹的兒媳分配給曹丕是學了周武王,並表示這是「以今度古想當然爾」,很多事情確實是古今同概,但事情總有例外,魯智深武松還真求不到神醫安道全。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郎中開藥方。魯智深武松吃嘛嘛香很少生病,即使受傷生病,也不麻煩醫生。
武松在柴進莊上發瘧疾,一點藥都吃不到,被宋江踩翻裝炭火取暖的鐵鍬,出了一身汗就好了。
征方臘時被包道乙飛劍差點斬斷左臂,武松自己做了截肢手術:「武松醒來,看見左臂已折,伶仃將斷,一發自把戒刀割斷了。」
魯智深只有一次吃藥經歷,那是在大樹十字坡張青孫二娘的黑店裡,武松江湖經驗豐富,根本就不喝那碗蒙汗藥酒,反而把母夜叉孫二娘撂倒在地:「武松就勢抱住那婦人,把兩隻手一拘,拘將攏來,當胸前摟住。卻把兩隻腿望那婦人下半截只一挾,壓在婦人身上。那婦人殺豬也似叫將起來。」
神醫跟開黑店的,還是有一點區別的,武松降服孫二娘,大家也別想歪了:潘金蓮尚且不能讓武二郎動心,更何況長得對不起觀眾的孫二娘?
孫二娘並不像兩個版本的電視劇演的那樣,是一個珠圓玉潤的鄰家大嫂形象,她的相貌,西門慶和矮腳虎王英看了都得捂著眼睛逃掉——那簡直就是豬剛鬣的前妻、福陵山雲棧洞的女主人:「眉橫殺氣,眼露凶光。轆軸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腳。厚鋪著一層膩粉,遮掩頑皮;濃搽就兩暈胭脂,直侵亂髮。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鈕。」
武松和魯智深不怕造火藥的,也不怕賣膏藥的,但是卻可能怕前胸後背貼膏藥(八卦陰陽魚)的,這是第三種說法:他們必須對入雲龍公孫勝保持敬畏,因為這老道一發威,盧俊義也得跪。
魯智深和武松需不需要怕公孫勝?這個問題肯定至少有兩個答案:其一,公孫勝除了師父羅真人之外,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其二,公孫勝的法術並非百試百靈,對魯智深未必有效。
公孫勝確實很厲害,要沒有公孫勝相助,盧俊義就折在金劍先生李助手裡了,但是我們同樣也可以看到,包道乙的玄天混元劍傷了武松,卻奈何魯智深不得:「魯智深一條禪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時,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將斷,卻奪得他那口混元劍。」
不管那口妖(法)術加持的玄天混元劍是魯智深奪得還是武松奪得,都說明在絕對的力量和頑強的意志面前,妖(法)術也不完全好使。於是我們今天的問題就出來了:梁山上數一數二的大俠魯智深武松,既不怕盧俊義也不懼宋江,他們真正忌憚的,在梁山好漢中是只有一位還是兩三位?不顧一切地豁出性命死戰,魯智深武松能否打贏公孫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