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財經訊(文/周鑫)7月17日,趣店創始人羅敏與明星賈乃亮搭檔,通過其抖音帳號「趣店羅老闆」,高調地做了一場長達19小時的直播。在其直播間,背景打著「上市公司CEO」的標籤,正在直播是直播所售產品是趣店自營預製菜,顯示共有100款商品、10+菜系。
羅敏的直播炒熱了預製菜,預製菜到底是藍海還是紅海?
萬億市場「新藍海」
來自中國預製菜產業聯盟的負責人稱,2021年,我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已達到3500億元。業內預計,這一數字在2022年將達到4100億元,5年內有望攀升到萬億元以上。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預製菜相關企業有6.5萬餘家,近三年,企業年度註冊平均增速為16.9%。其中,重慶市擁有250餘家預製菜相關企業,近三年企業年度註冊平均增速為9.5%。
近日,百度聯合京東發布《百度×京東618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2年「預製菜」相關搜索同比上漲877%,其中95後占比超三成。京東「6·18」數據也顯示,95後「預製菜」成交額同比增長95.8%,成為忙碌年輕人的新選擇。
相關信息披露,自進入2022年1月以來,與預製菜相關的公司股價接連暴漲,愛燒飯、王家渡食品、三餐有料等預製菜品牌在一年內接連獲得融資,最高融資金額破億元。面對國內B端、C端的一片藍海,預製菜行業的熱情瞬間被引爆。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認為,預製菜等餐飲消費新模式的出現,既有現代科技支撐,也是消費需求拉動的結果,是餐飲市場供給與需求的雙向奔赴,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必然性,作為一個萬億元級市場規模的行業,其發展空間巨大。
預製菜已經是紅海
「預製菜」是一種針對宴席菜酒飯店特色菜在制菜過程中繁雜等特點;食品企業星級大廚通過食品工業手法對各類菜品原料進行專業分析,針對食材的不同特點運用不同的製作方法有針對性地研發,用現代標準化通過中央廚房集中生產;科學包裝;採用急速冷凍技術(零下18度)保存,以及時保障菜品的新鮮度和原味;預製菜省去了食材採購的煩惱 簡化了製作步驟,經過衛生、科學包裝,再通過加熱或蒸炒等烹飪方式,就能直接作為餐桌上的便捷特色菜品。
「預製菜」其實並非新概念,速凍水餃就是預製菜的代表作,還有自熱火鍋、自熱飯等等都算是預製菜,甚至泡椒鳳爪和魚罐頭也算是預製菜。餐飲行業將預製菜分為四大類:一類是即食食品,打開就能食用,泡椒鳳爪、魚罐頭為代表;二類是即熱食品,需要加熱後食用,速凍水餃、自熱火鍋等為代表;三類是即烹食品,相對深加工的半成品食材,配上調味料,香酥肉、椒鹽排骨等為代表;四類是即配食品,進行初加工食材,小塊的肌肉、切好的蔬菜等,以生的為主,可以自己配調料,炒燉等。
這四類預製菜,從一類到四類對技術要求越來越淺,並且預製菜在國外發展較早,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技術和用戶已經非常成熟。特別是日本,預製菜已經成為生活中必須的一種方式。在國內市場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興起,有線上平台發布預製菜消費者畫像顯示,年齡在22-31歲之間的消費者占比超過43%,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占比超過80%,消費者對預製菜的核心評價是「省時」和「美味」。
從數據看出預製菜的客戶主要是90後,而00後更傾向於點外賣,並且購買預製菜的人群主要是月收入在2萬元左右的家庭。因此,低收入、高收入和00後等人群不太能接受預製菜。有網友表示:預製菜怎麼火的?不就是疫情買不到新鮮菜,難買到新鮮菜,正常人誰吃預製菜!除了凈菜,加工步驟越多的預製菜越沒人吃,市場死得越快!比如1類2類3類絕對沒有市場。4類還好點,相當於別人幫切配了下!還保持了菜的原汁原味!很簡單,農耕記小炒肉,店裡現炒得好吃,預製菜的又貴又難吃!誰買?
在新一線城市的已經有多家預製菜門店開始關閉,據了解,每天銷售僅有幾份,難以維持門店開銷。
預製菜利潤一般
以號稱預製菜第一股的味知香為例,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共有1319家加盟店,在全年7.54億營收額中,加盟店貢獻了3.46億元,平均每家加盟店年營收額26.23萬元。
而加盟店平均毛利率為26.01%,同比下滑3.94%。這意味著,每家門店的年毛利潤只有6820元。如果計算凈利潤水平,則需要剔除門店租金、人力成本等費用,這意味著單個門店的盈利機率更低。
這還是在計算加盟店整體水平的背景下。根據味知香答覆投資者的消息,加盟商門店盈利能力及周期受門店地理位置、產品結構、人員營銷能力等多方面影響。如果拋去位置占優的「超級門店」效應,一般門店的盈利能力只會更差。
更何況,預製菜加盟店要繳納初始費用,以味知香為例,加盟店要向品牌支付1萬元的開業支持費,這無疑拉長了加盟門店的回本周期。
從當下來看,預製菜在To C端銷量還是要儘量保守,這種方式更實用與TO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