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攻李佳琦的背後是平台之間的暗戰

2023-10-30     睿財經

原標題:圍攻李佳琦的背後是平台之間的暗戰

隨著電商直播市場的迅猛發展,帶貨主播們成為了各大平台的爭奪焦點。然而,背後的平台暗戰也逐漸浮出水面,主播之間的互掐和競爭愈發激烈。

帶貨主播互掐

10月24日上午,一位京東采銷人員在朋友圈稱,京東收到了品牌商海氏的律師函,被品牌方投訴由於某款海氏烤箱的京東價格低於李佳琦直播售價,違反了他們與李佳琦簽署的「底價協議」,並要求賠償巨額違約金。

但該工作人員表示,該產品為京東自營產品,其價格低是因為京東自掏腰包進行了補貼,並質疑頭部主播有「二選一」行為。

就在「瘋狂小楊哥」直播的時候,突然向前輩李佳琦發難,聲稱他的帶貨已經涉嫌壟斷,直接把價格控的死死的,別的主播的低價連結都會被刪除,造成自己的品牌紛紛被下架。

這些事件背後,反映了主播之間的競爭和爭鬥。隨著電商直播市場的火爆,越來越多的主播湧現出來,他們成為了各大平台的爭奪對象。為了吸引主播和流量,平台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而主播們則成為了這場競爭的籌碼。在這個過程中,主播之間的互掐和爭鬥也不可避免。

競爭越大,爭鬥約厲害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直播相關企業近120萬家。近10年來,我國直播相關企業註冊量不斷增加。截至2023年前8月,新增直播相關企業53.76萬家,同比增長104.49%。再細看前三年的數據:2020年新增6.29萬家,同比增加148.62%;2021年新增19.36萬家,同比增長207.79%;2022年新增42.05萬家,同比增長117.20%。

不久前,遙望科技、交個朋友等直播電商頭部公司相繼公布了企業中期業績預告。從公開數據來看,各家盈虧不一,但總體呈現的趨勢是直播電商增速已顯著放緩。

另一直觀現象就是直播行業的頭部效應顯著,大部分流量掌握在少數頭部平台,現存流量仍不斷流失。以抖音2023上半年直播數據為例,無論是觀眾互動意願、成交量以及直播間停留時長都出現顯著下降。另有蟬媽媽數據顯示,上半年抖音直播間的點贊數、彈幕數和增粉數同比分別下降了29.6%、18.5%和25.0%。

目前大部分帶貨主播的月薪已經從去年的3-5萬元降到了1萬元左右,甚至有的只有幾千元,跌幅高達80%。

據大眾網消息,知名美妝博主李佳琦在當晚的直播中,雖然上架了約400個商品,但總銷售額卻僅為95億元,相比去年的215億有著大幅度的下滑。

這個數字的背後,反映了當前電商直播市場的嚴酷現實。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爆炸性增長後,電商直播似乎正在逐漸失去其魔力,消費者對此的熱情正在消退。

主播背後是平台的暗戰

每個帶貨主播背後都是有平台的扶持,主播也是平台重要的資源之一。之前平台之間「打架」,現在主播之間「互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平台的戰鬥變成了主播之間的戰鬥。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各大平台都在爭奪主播資源。為了吸引主播和流量,平台不僅提供豐厚的簽約費用和提成比例,還為主播提供各種資源支持和推廣渠道。然而,隨著競爭的加劇,平台之間的爭奪也變得越來越激烈。一些平台甚至採取不正當手段,如惡意詆毀競爭對手、惡意降低價格等來爭奪主播資源。這種暗戰不僅對主播造成了困擾,也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電商直播市場的競爭與爭鬥日益激烈,帶貨主播們成為了各大平台的爭奪焦點。然而,背後的平台暗戰也逐漸浮出水面,主播之間的互掐和競爭愈發激烈。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平台需要更加理性和公正地對待主播資源,避免不正當競爭的手段。同時,主播也需要保持自身的專業素養和道德底線,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影響力。只有通過合作和共贏的方式,才能推動電商直播市場的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991a2ea99cc4395b8b79986cd9f0a25.html